搜索热:超声 韩恩厚
扫一扫 加微信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创刊于1963年,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和失效分析分会会刊,是国内理化测试专业领域最早、且具权威的一本应用类技术刊物,多次获得国家机械行业和上海市优秀期刊奖,并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科学院《中国物理文摘》引用期刊和机械科学研究院《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收录期刊。

报道范围:金相检验、材料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测试等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以及报道应用上述专业技术在新材料研制,先进工艺的制订,产品的质量控制及寿命评估和失效分析等领域取得的应用性成果等。

涉及领域:机械、冶金、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等。

主要读者: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及高校中从事材料研究、工艺制定、理化测试的人员等。

广告范围:试验机、引伸计、硬度计、光学显微镜、金相样品制备设备、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电子探针X射线微区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应力仪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编辑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
   
名誉主任 李鹤林(院士)  周玉(院士)  钟群鹏(院士)
主        任 朱德祥
副 主 任:

王  滨   杨振国   董  莉
董  婷

委         员:

卫志清   王立坤   王   伟
王泽民   巴发海   历   妍
方   健   古兵平   乐金涛
卢书媛   卢国清   申庆波
田青超   史   伟   冯耀荣
宁   玫   皮晓磊   吕   丹
朱利洪   伍超群   刘柯军
刘祖强   刘   艳   刘   莹
刘海英   孙   丹   孙远东
孙国峰   孙洲渝   李和平
李平平   李荣锋   李海滨
李   璞   杨文静   吴益文
吴立新   吴利飞   余征跃
汪瑞军  宋鸿印    张华伟
张兆峰   张红宇   张建军
张   亮   张   烨   陆燕玲
陈秋龙   陈   斌   林晏民
金冬岩   周志超   胡   军
施可扬   姜传海   高怡斐
贾元伟   凌   霄   栾兆亮
郭   健   唐家耘   盖秀颖
董   强   程云斌   温   娟
薛   欢

主         编: 李和平
副 主 编: 乐金涛(执行)  巴发海
吴益文   高怡斐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4012
———————— 
  CN 31-1338/TB
国际名刊代码 CODEN-JGCAEL
1963年创刊 月刊 公开发行

    
主         管: 上海科学院
主         办: 上海材料研究所
编辑出版: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编辑部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200437
电话:(021)65556775×361
直线:
(021)55540001

Email:pt@mat-test.com

发         行: 电话:(021)65556775×311
   
广告代理:

上海华亿展览广告有限公司 
上海市邯郸路99号200437
电话:(021)65547443
传真:(021)55540001
业务主管:王依瑶

广告经营许可证:3101094000060

 
国内总发行:上海市报刊发行局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邮发代号: 4-183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 M5868
印         刷: 上海普顺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定         价: 20.00元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2023年59卷
 2022年58卷
 2021年57卷
 2020年56卷
 2019年55卷
 2018年54卷
 2017年53卷
 2016年52卷
 2015年51卷
 2014年50卷
 2013年49卷
 2012年48卷
 2011年47卷
 2010年46卷
 2009年45卷
 2008年44卷
 2007年43卷
 2006年42卷
2023-03-09 10:09:23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飞机舵机壳体在服役过程中多次发生漏油故障,采用化学成分分析、荧光渗透检测、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漏油壳体进行检测及分析,对不同批次壳体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脉冲油压的作用下,舵机壳体传感器孔壁萌生裂纹,并进一步扩展导致漏油;故障批次壳体材料为再结晶等轴晶组织,正常批次壳体材料为枝晶网状晶界组织,组织差异导致材...[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3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05Cr17Ni4Cu4Nb不锈钢轴和轴套在试验过程中发生黏连,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该轴和轴套黏连的原因。结果表明:该不锈钢轴和轴套在装配时,操作人员未涂润滑脂,该轴和轴套配合间隙较小,在振动和旋转试验过程中,轴和轴套间存在受力偏载现象,接触部位发生微动磨损,使氧化膜破裂,金属间直接接触,...[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发动机压气机三级转子叶片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并结合叶片振动模态分析,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疲劳起源于叶片叶盆面距离进气边约0.8 mm的腐蚀坑处;腐蚀坑降低了叶片的抗疲劳能力,是叶片发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叶片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存在11阶...[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40Cr钢油缸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油缸断裂主要与硫元素含量超标、硫化物聚集、表面凹坑缺陷及热处理不均匀有关;硫元素易产生“热脆”,聚集的条状夹杂物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使油缸产生微裂纹,在表面凹坑处产生应力集中,热处理不均匀使组织产生内应力,萌生的裂纹...[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1Cr11Ni2W2MoV钢高压涡轮轴在进行疲劳试验后,其涡轮轴端面和轴体转接处存在沿圆周方向的长度为200 mm左右的穿透性裂纹。采用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等方法分析裂纹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该裂纹性质为疲劳裂纹,涡轮轴的材料正常,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涡轮轴的上、下支撑板轴承安装孔同轴度偏差较大,导致涡轮轴在疲劳试验过程中呈偏转状态,最...[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采用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某衬筒零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衬筒端头经过局部淬火处理后,其显微组织变为异常粗大的马氏体,硬度增大且脆性增加;在使用过程中衬筒受到摩擦和挤压的作用,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衬筒发生脆性断裂。[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QSTE500TM钢零件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折弯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零件的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零件中的硫元素和锰元素含量较高,以及锰元素的偏析是钢中产生带状组织的主要原因;带状组织中分布着非金属夹杂物,夹杂物与基体界面的结合力弱,使零件在变形时产生裂纹;试样中的硫化锰使零件形成了多...[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核电机组阀门引漏管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维氏硬度测试、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引漏管的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漏管开裂的原因为应力腐蚀,腐蚀介质为氯离子,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高强度螺柱在服役10个月后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螺柱断裂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大交变载荷的作用下,断裂螺柱螺纹牙底的折叠位置萌生裂纹并扩展,最终发生疲劳断裂。[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采用渗透检测、金相检验、断口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锅炉给水预热器管箱高温段环焊缝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焊后热处理不符合要求,使环焊缝及热影响区形成马氏体;设备在服役过程中,马氏体分解产生析出相,使晶界蠕变能力降低,在高温运行环境下,环焊缝产生再热裂纹并发生沿晶开裂。[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高温再热器入口集箱刚性吊架螺纹吊杆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纹吊杆断面附近存在明显颈缩现象,整个断面上均存在蠕变孔洞,蠕变孔洞长大、聚集并形成蠕变裂纹;炉顶大包内实测温度大幅超过了原设计值,在实测温度下轴向应力...[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某铝合金箔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断带,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断带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铝合金箔的厚度较小时,夹杂物影响了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形成了孔洞和裂纹,裂纹扩展导致铝合金箔发生断带。[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对12Cr1MoV钢板进行了不同试验温度下的断裂韧度测试,再按照3个标准分别计算了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按照ASTM E1820—2020b和GB/T 21143—2014标准计算得到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较小,而按照ISO 12135:2021标准计算得到的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较大。当材料的断裂韧性计算结果在裂纹尖端张开位移的最小允许值附近时,计算依据的标准不同,...[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采用压痕法研究了钛铌合金表面(TiNb) C强化层内层状组织对显微硬度的影响,在有效测试载荷的作用下,测量大量压痕的尺寸及裂纹长度,再利用经验公式,对断裂韧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测试载荷的增加,在垂直表面方向,“硬壳-软底”结构导致的基底效应逐渐显著,有效测试载荷为2 N,L-II层的平均硬度为2 594.13 HV;在垂直横截面方向,强化层厚度导...[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2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为了研究火电机组调峰运行对设备的损伤情况,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导汽管在调峰运行工况下的应力变化进行分析,结合材料的疲劳寿命数据对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仅考虑内压应力时,导汽管内壁应力约为40 MPa,外壁应力约为27 MPa;考虑热膨胀后,导汽管同样位置的内、外壁应力分别达到了98.73,62.159 MPa;导汽管的应力受结构热膨胀应力的影响...[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1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采用热损伤试验、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孔隙率检测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飞机树脂基复合材料初始热损伤的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基于硬度测试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并给出了检测参数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对应关系,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1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以7085高强铝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设定不同的慢拉伸应变速率,研究材料的氢致应力开裂,同时对试样断口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初步探讨了应变速率与氢脆敏感性的关系,为高强铝合金材料氢脆敏感性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1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以标准JJG 901—1995和GB/T 15075—1994为指导,根据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不同分项的检定原则,并结合其软件功能,实现了分析仪便捷、快速的状态检定;探讨了JJG 901—1995标准中相对比较陈旧的流程和指标,以及该标准中需要更新的方法和规范。结果可为操作人员掌握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的状态、第三方计量机构的仪器检定工作和JJG 901—1995的更新工作提供参考。[查看更多]
2023-03-09 10:09:1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2期
摘要:对GB/T 24183—2021标准的编制背景、意义及过程进行介绍,并对有关章节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GB/T 24183—2021标准为第一次修订,为了充分了解国际标准,以薄钢板和铝合金板为试样进行标准的符合性试验。该标准为指导和规范金属薄板、薄带的生产和验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还可提升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的研发能力与工艺性能。[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8:0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某公司生产的电动后桥壳在台架试验及路试过程中多次出现断裂,且断裂均发生于包壳与套管的环焊缝处。采用宏观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焊缝熔深测试、有限元仿真分析等方法,对该电动后桥壳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后桥壳包壳与套管的内径不一致,拼装后衬套台阶与包壳间存在间隙,导致包壳无法被完全焊透,在端面形成了尖角,尖角处...[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8:0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某铁路车轮锻压过程中其下芯棒频繁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下芯棒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下芯棒R角尺寸偏小,在下芯棒工作时,R角处因应力集中而发生断裂。对倒角部位的尺寸进行优化,可以避免下芯棒发生断裂。[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8:0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热镀铝锌钢板表面锌花尺寸不均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锌花尺寸不均匀是钢基板铁元素的溶解差异引起的;浸镀时,正常钢基板表层溶解了足够量的铁元素,过饱和的铁元素限制了铝枝晶的形核速率,同时促进了硅元素的分配,共晶析出的硅针少,外覆层凝固时铝枝晶的形核数量少,长大成正常的大锌花;表面带有羧酸铁的...[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8:0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某回转窑托轮在热装后产生裂纹。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托轮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裂纹是由补焊形成的缺陷引起的,托轮与托轮轴的装配过盈量大、托轮的热处理工艺不当及屈服强度不符合要求促进了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8:0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T22/TP347H异种钢焊接接头早期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在T22钢侧熔合区发现了氧化缺口;T22钢与焊缝的边界附近存在元素浓度梯度,产生了马氏体脆化层。建议选用合金元素含量更高的焊材或者镍基焊材,避免早期失效的发生。[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8:0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某电厂汽包分散下降管所有恒力吊架的冷、热态均指示向上卡死,管道竖直向热膨胀严重受阻。采用载荷测试及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该分散下降管恒力吊架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散下降管恒力吊架的故障原因是恒力吊架选型过大,导致管道最大应力升高了约9%,端口推力矩显著提高,但端口区域的应力仍在安全范围内,能够满足安全运行的需要。[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某型风电偏航双列球轴承外圈在服役过程中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轴承外圈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轴承外圈断裂源部位存在应力集中,接触表面有摩擦塑性变形损伤,腐蚀部位产生疲劳裂纹并逐步扩展,最终导致轴承外圈发生断裂。[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某检查杆在服役期间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检查杆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检查杆中存在原始裂纹,在使用过程中该处属于薄弱环节,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受到循环载荷后,检查杆发生疲劳断裂。[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某304不锈钢编码器小轴在服役时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该编码器小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编码器小轴断裂位置位于连接杆一侧的焊接热影响区;编码器连接杆一侧母材的碳元素含量偏高,组织中存在大量长条状非金属夹杂物,导致其力学性能较差,在较大的外力冲击作用下,该编码器小轴...[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在对轴承渗碳钢滚子进行无损检测时,发现滚子支柱孔内存在不同程度的表面磁痕。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低倍组织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该滚子表面磁痕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滚子内部存在发纹缺陷,在渗碳淬火以及二次淬火时,材料内部产生较大的应力,导致滚子内部的发纹扩展,最终发生开裂,在无损检测时形成磁痕。[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8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某铁路主桥钢桁梁杆间20MnTiB钢高强螺栓发生断裂。采用复检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螺栓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形式为氢致断裂,断裂原因是螺栓中锰元素含量偏高,导致耐腐蚀性下降,长期在潮湿环境下服役,致使螺栓发生氢致断裂。[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8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光学显微镜等设备,对合金化热镀锌无间隙原子钢板表面白色点状压印缺陷进行分析,查明了该缺陷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该缺陷表面合金化不充分,平整印较多,锌层局部偏厚,部分溶锌后发现有氧化铁皮;钢板表面氧化铁皮局部偏厚,酸洗时氧化铁皮未能被完全溶解,并压在钢板表面,镀锌合金化后呈白色点状压印形貌。采用降低卷取温度的方法...[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8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船舶系统典型材料的失效分析案例中,经常会涉及复杂的载荷和工况环境。通过建立船舶系统典型材料失效分析案例数据库,有利于更好地统计船舶系统典型材料的失效情况,为典型材料零件安全、可靠地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7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使用聚焦离子束制备含有贯通纳米孔的石英玻璃平面TEM试样时,会出现试样硬度高、导电性差、试样片厚度过大等问题。改变试样U型切割时的倾转角,可在低加工束流下将试样薄片快速截断、分离并转移,避免加工时试样发生漂移损坏,或因长时间加工而出现反沉积现象,制备出的贯通纳米孔石英玻璃平面TEM试样衬度均匀、损伤少。该方法为深入研究激光刻蚀对石英玻璃结构...[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7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采用DSC,DIL和DMA法分别表征了Zr60Cu28Al12和Zr63.78Cu14.72Ni10Al10Nb1.5两种金属玻璃的热力学特征温度。结果表明:采用这3种测试方法都能有效界定金属玻璃的玻璃化转变和结晶过程;DSC和DMA法表征玻璃化转变过程比DIL法更敏感;用DSC法的转变中点、DIL法的拐点及DMA法的起始点表征金属玻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得结果相当;DSC和DIL法都能有效分离多重结晶过程...[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7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针对鼓风机叶片在共振中因大变形而引起的裂纹或断裂问题,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原理和数字图像相关法,并结合振动学理论,研究了小尺寸风机叶片在振动过程中的变形及动态应变。结果表明:叶片的最大应变位于叶根处,且整体应变随着正弦振动的激励呈现交变状态;与应变片法测得的应变和激光测振仪测得的位移相比,采用VIC-3D数字图像相关法测得叶片根部的应变和位移相...[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6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通过对含分层缺陷的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压缩、弯曲以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分层缺陷深度对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影响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得到了层合板力学性能随分层缺陷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层缺陷深度对层合板的抗压、抗弯强度有直接影响,而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十分有限。[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6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采用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及高温蠕变持久试验等方法,对某电站主蒸汽管道12Cr1MoV钢管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高温服役后,12Cr1MoV钢管道组织中出现5级珠光体球化,晶内碳化物析出明显,蒸汽管道内壁、中间、外壁组织的球化程度、晶粒度等级均一致,管道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估算管道的剩余寿命约为4.45a。[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6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聚焦离子束和透射电镜等设备,研究了P91和P92马氏体耐热钢埋弧焊焊缝中黑线的分布特点、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黑线长短不一,主要位于焊缝的柱状晶之间,由线状排列的面心立方M23C6碳化物组成,形成原因是焊接过程中Cr和Mo等元素在柱状晶间偏聚,焊后热处理时M23C6碳化物在柱状晶晶界析出,腐蚀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5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用非调质钢材料代替调质钢材料来制造发动机胀断连杆,可以省去一道热处理工序,从而利于节能环保,采用胀断技术代替传统的平切技术,有利于提高连杆的装配精度。对胀断连杆用KNF33MAM非调质钢的化学成分、低倍组织、显微组织、非金属夹杂物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可为提高国内材料水平奠定理论基础。[查看更多]
2023-02-08 18:47:55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3年第59卷/ 第1期
摘要:在不同的低温环境下,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预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对材料形变马氏体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形变马氏体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形量和应变速率相同的条件下,温度越低,材料产生的形变马氏体越多;形变马氏体变多会使材料硬化且强度变大,并导致冲击试样缺口处裂纹的扩展速率加快,冲击韧性下降。[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4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某注塑机38CrMoAlA钢螺杆表面存在麻坑,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麻坑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螺杆表面氮化层显微组织不良,存在脉状氮化物及晶界网状氮化物,该氮化物脆性极大,且沿着晶界呈网状分布,破坏了金属基体的连续性,导致表层脆性增加;在对螺杆进行氮化后抛光时,受抛光压力的作用,表层晶界网状氮化物发生开裂,使...[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4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某高温过热器TP347H钢管焊接接头多次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试验对其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P347H钢管焊接接头开裂性质为晶间型应力腐蚀开裂,焊接时循环热导致的管材热影响区敏化以及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是其开裂的主要原因。[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4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某亚临界机组锅炉分隔屏过热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爆管泄漏,采用宏观观察、壁厚测量、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爆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隔屏过热器受热面管受到吹灰蒸汽等冲刷作用,使过热器管局部出现了严重的冲刷磨损减薄,最终导致管子承压能力不足而发生局部破裂。[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3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钢材在折弯加工后,弯曲处容易出现开裂,根据开裂的位置,可分为角部开裂和中部开裂。开裂的影响因素有加工工艺不当和材料本身质量缺陷,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折弯开裂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3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氢致开裂试验和硫化物应力开裂试验等方法对某油气管道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开裂处存在鼓胀变形、壁厚减薄等特征;断口呈韧窝形貌;管道开裂模式为过载塑性断裂,开裂原因为管道压力突然增加,使管道局部发生鼓胀,并最终发生开裂。[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3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某船用柴油机螺柱发生断裂,利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杆身部位接触了腐蚀介质,产生了点腐蚀,因此在拉应力的作用下,由点腐蚀坑引发了应力腐蚀开裂,最终导致螺柱发生断裂。[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3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在振动试验时,某航空管路补偿器的平衡式波纹管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断口分析、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波纹管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平衡式波纹管的开裂性质为疲劳开裂;平衡式波纹管上靠近裂纹一端的内层波纹管与连接圈之间焊接接头未熔合,使内部气体进入双层波纹管的夹层;平衡式波纹管第一个波峰外层内表面纵焊缝处存在表面缺...[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某20G无缝钢管在服役一段时间后发生开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开裂原因。结果表明:该20G无缝钢管内表面发生严重脱碳,且脱碳原因与穿孔和连轧工艺有关。[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在拉伸试验过程中,不同的试样连接方式会对试验系统的整体刚度产生影响,在连续屈服阶段的应变速率会超出标准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对试验数据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横梁位移速率进行修正,并消除试验机刚度对拉伸试验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以提高拉伸试验机的工作效率。[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采用盲孔法对不同注水井油管进行残余应力测试,用电化学腐蚀测试及水接触角法结合的方式对油管进行腐蚀性能测试,对不同材料的油管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镀渗钨合金油管、普通油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油管、防垢油管的残余应力依次由大到小;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油管、镀渗钨合金油管、防垢油管、普通油管的抗腐蚀性能依次由大到小。[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为了表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基于JJF 1059.1—2012标准,对TC4钛合金的疲劳寿命进行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数学模型为线性关系模型,将试验数据代入模型中进行待定系数求解。在评定不确定度的过程中,对疲劳寿命数据的正态性检验以及异常值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TC4钛合金疲劳寿命不服从正态分布,对数疲劳寿命服从正态分布。[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采用碳元素含量及细化晶粒元素添加量均不同的3种方法,对海上风电用S355ML钢进行研制。结果表明:S355ML钢板在预应变为7%,经过250 ℃,1 h的时效处理试验后,其组织无显著变化;采用降低碳元素含量、添加较多细化晶粒元素的方法研制出S355ML钢的应变时效敏感性低,其力学性能完全满足工程项目的使用需求,且该方法的成本最低。[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针对材料在塑性变形或者服役过程中,可能产生应力集中的问题,基于3MA综合无损检测技术所提取特征参数与管线钢表面硬度的关系,构建逐步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管线钢表面硬度的检测。结果表明:电磁特征信号与表面硬度存在相关性;无论是逐步回归模型还是BP神经网络模型,在10%的误差范围内,置信度可达100%。[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为研究工程机械用Q690钢的高温热变形行为,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工程机械用Q690钢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分析了Q690钢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建立了Q690钢的热变形方程和热加工图。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变形速率的减小,Q690钢的流变应力减小;Q690钢的热变形激活能为432.3545kJ/mol;热加工图表明Q690钢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均存在失稳区,实际生产...[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对电子探针定量超轻元素硼的成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获得定量硼元素的基础应用条件。通过设计单一变量试验,优化了测试条件参数,建立了适用定量硼元素的电子探针优选条件,该优选条件定量含硼元素的矿物组成较常规条件更加准确和稳定。[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分析以及透射电镜测试等方法研究5083铝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并探讨5083铝合金试样上“白色亮条”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5083铝合金试样发生晶间腐蚀后,表面的“白色亮条”使其耐晶间腐蚀性能更好;受晶粒度的影响,同一批次铝合金试样的腐蚀速率有差异,试样上拉长纤维状晶粒的尺寸更大,晶界处析出物相对较少,其耐...[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6:00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分析了通用塑料中不同放置方法的PP,HIPS,ABS以及不同载荷对热变形温度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非结晶材料ABS和HIPS,在相同标准挠度、相同载荷时,试样侧放与平放的测试结果基本一致;在相同放置方式、相同标准挠度,采用不同载荷进行测试时,方法B的热变形温度比方法A高10℃左右,方法A的热变形温度比方法C高10℃左右;对于部分结晶材料,在同样测试方法时,...[查看更多]
2023-01-11 18:35:59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2期
摘要:为提升45钢轧后组织的均匀性和综合力学性能,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45钢进行控轧控冷工艺模拟试验。通过单道次模拟轧制试验,研究45钢轧制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确定临界点及相变点,绘制试验钢的动态再结晶图及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完成45钢控轧控冷工艺窗口设计,为45钢控轧控冷工艺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查看更多]
2022-11-29 10:56:13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1期
摘要:某重载高速齿轮箱太阳轮在装配时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太阳轮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太阳轮在加工完成后和装配前,内部夹杂物使裂纹萌生,加工残余应力作用导致太阳轮发生了低应力脆性开裂。[查看更多]
2022-11-29 10:56:12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22年第58卷/ 第11期
摘要:某型号航空滚动轴承的外圈滚道表面发生了剥落。采用宏观观察、金相检验、水浸超声检测、硬度测试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轴承外圈剥落的原因。结果表明:轴承外圈滚道发生接触疲劳剥落,产生原因是材料内部存在微小缺陷,并在循环往复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了高硬度“蝶形”组织,加速了轴承外圈疲劳剥落。[查看更多]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