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材料研究一周纵览 日期:150831-150904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让小编我现在还在感叹中国带给世界的震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真的是一点没错呢,我们相信中国会越来越重视对科研方面的投入。
本周带给大家的惊喜大部分是中科院发来的科研捷报。这频频的科研进展的突破,让小编我好像看到中国的科研水平正一步步赶超国外,马上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了呢~不多说了,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福建物构所发现新型无铍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

深紫外激光由于波长短、能进行更高精度加工的优点,在半导体光刻、激光光电子能谱仪和激光切割上具有重要的应用。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罗军华课题组基于元素周期表的对角线规则,利用Al3+取代有毒的Be2+,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无铍深紫外NLO材料Rb3Al3B3O10F(RABF)。该材料不仅保留了良好的光学性能,且其层间作用力也提高了约一个数量级。
目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JACS。
二、山西煤化所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可控降解研究获进展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回收方式主要包括机械回收、热回收和化学回收,其中化学回收是最具开发前景的回收手段。但化学回收的降解产物成分复杂,难以循环利用,而且对纤维损伤严重。
近期,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侯相林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选择性断键降解回收热固性树脂的新思路,并利用配位不饱和或弱配位的金属离子选择性地断裂树脂化学键,实现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效降解和全成分回收。
三、大连化物所锂硫电池工程技术取得新进展

锂硫电池是以硫元素作为电池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的一种锂电池。对环境基本没有污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锂电池。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陈剑等人通过进一步优化电池的关键材料和制备技术,使锂硫电池的质量比能量可达目前锂离子电池质量比能量的3至4倍。另外他们还研究开发了高性能纳米结构碳硫复合材料、高硫担载量硫正极极片和大容量锂硫电池等技术。
四、深圳先进院在多组元异质结构纳米合金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深圳先进院成功合成出一种特殊形貌的多重异质结构贵金属纳米合金,通过精确设计纳米合金在晶体生长阶段实现活性中心的表面富集,该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该研究有望开发不同贵金属合金异质结构及较多活性晶面及位点的合成路线。
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五、固体所在高压调控关联电子材料量子序研究取得新进展

高压在研究材料新物性,尤其在探索新型超导材料中是一种干净纯粹且强有力的手段。
近期,固体所、强磁场中心和南京大学合作,在高压强磁场极端条件下对WTe2材料的物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高压技术,通过研究电输运和磁化率,首次观测到了高压诱导的超导电性。并理论计算了超导电性随压力的演化过程。
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子刊《自然-通信》。
国内材料的科研进展一直保持着奋发前行的劲头,随着国家逐渐重视材料的发展,我们相信我国的材料产业总有一天会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来源: 材料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