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摘要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Recent Advance of Methods for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in Ginkgo Leaves

摘    要
对应用于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纯化方法和测定方法的现状(主要在1999~2011年间发表的文献)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的特点作了综述(引用文献40篇)。
标    签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纯化   测定   综述   Ginkgo leaves   Flavonoids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Determination   Review  
 
Abstract
A review covering the years from 1999-2011 on the methods for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in ginkgo leaves,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se methods, was given in this paper (40 ref. cited).

中图分类号 O65

 
  中国光学期刊网论文下载说明


所属栏目 综述

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 2011/7/5

修改稿日期

网络出版日期

作者单位点击查看


备注陆敏(1977-),女,河北定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分析化学教学工作。

引用该论文: LU Min,ZHANG Wen-na. Recent Advance of Methods for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in Ginkgo Leaves[J].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part B:Chemical Analysis, 2012, 48(5): 616~620
陆敏,张文娜. 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2, 48(5): 616~620


论文评价
共有人对该论文发表了看法,其中:
人认为该论文很差
人认为该论文较差
人认为该论文一般
人认为该论文较好
人认为该论文很好
分享论文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参考文献
【1】徐桂花,于颖.农业科学研究[J], 2008,29(3):37-39.
 
【2】张林涛,张锋,王志样,等.中国药物警戒[J], 2011,8(3):147-151.
 
【3】刘晶芝.安徽农业科学[J], 2007,35(14):4105-4106.
 
【4】郭国瑞,谢永荣,钟海山.赣南师范学院学报[J], 2001(3):45-48.
 
【5】邓启焕,高勇.中草药[J], 1999,30(6):419-422.
 
【6】曾里,刘世贵.四川大学学报[J], 2004,41(4):833-836.
 
【7】张鹏.安徽农业科学[J], 2009,37(12):5496-5497.
 
【8】吴梅林,周春山,陈龙胜,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J], 2004,16(6):557-560.
 
【9】张小清,程宁,秦蓓,等.应用化工[J], 2005,34(10):635-643.
 
【10】丁兴红,孙杰,喻治霞,等.林业科技开发[J], 2009,23(4):635-636,643.
 
【11】许明淑,罗明芳,邢新会.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集[C].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2004.
 
【12】王建伟,李岱龙,孙君社.食品工业科技[J], 2008,(4):177-179.
 
【13】卢锦花,胡小玲,岳红.应用化学[J], 2002,19(5):486-488.
 
【14】何琦,及元乔,丁立生,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J], 2001,13(1):56-59.
 
【15】周小华,曾晖,李端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J], 2005,17(1):76-79.
 
【16】应国清,王玉姣,易喻,等.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 2006,27(1):43-44.
 
【17】李艳丽.D101树脂法分离银杏黄酮类物质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 2006.
 
【18】崔堂兵,石漫莹,郭勇,等.广西农业生物科学[J], 2002,21(4):266-270.
 
【19】李月,陈莹.化学与生物工程[J], 2009,26(7):55-57.
 
【20】王慧彦,陆翠云,王妍,等.精细石油化工进展[J], 2009,10(9):31-35.
 
【21】张静泽,曹波,白淑芳,等.天津药学[J], 2008,20(3):3-6.
 
【22】徐志红,李磊,武法文,等.江苏化工[J], 2005,33(6):89-92.
 
【23】于涛,钱和.无锡轻工大学学报[J], 2004,23(6):55-59.
 
【24】刘萌,吴兆亮,孙江娜,等.过程工程学报[J], 2009,9(1):28-32.
 
【25】薛珺,李蕾,练萍.化学分析计量[J], 2004,13(5):34-36.
 
【26】邓凡政,郭东方.应用化学[J], 2007,24(7):834-840.
 
【27】许勇,黄晓瑾,陆波,等.中国医药研究[J], 2004,2(8):63-64.
 
【28】孙雪花,马红燕,柴红梅,等.中国卫生检验杂志[J], 2008,18(2):285-286.
 
【29】余琳,吴晓桦.理化检验-化学分册[J], 2007,43(8):632-634.
 
【30】杨玉兰,吴龙奇,王建华,等.河南科技大学学报[J], 2003,23(2):5-7.
 
【31】付友珍,王斌,杨天鸣,等.化学与生物工程[J], 2009,26(5):75-78.
 
【32】张平安,祝美云.广州食品工业科技[J], 2004,20(4):98-100.
 
【33】祝连彩,王伯初,刘火安,等.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 2006,29(1):117-119.
 
【34】鞠兴荣.食品科学[J], 2001,22(12):66-68.
 
【35】高媛媛,汤道权,印晓星,等.徐州医学院学报[J], 2008,28(5):307-310.
 
【36】袁倬斌,吕元琦,邬春华.分析试验室[J], 2003,22(增):159-160.
 
【37】曹玉华,楚清脆,叶建农.2002第八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C].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2.
 
【38】徐文峰.分析试验室[J], 2009,28(12):67-69.
 
【39】杨黎燕,仝建波,尤静,等.时珍国医国药[J], 2009,20(5):1226-1227.
 
【40】胡卫兵,瞿万云,吴遵义,等.化工科技[J], 2003,11(1):42-44.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4
 化学发光法在有机胺类物质测定中的应用
 4
 甲醛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4
 食品中碘含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4
 土壤中有效钼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4
 稀土元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4
 渔业领域中孔雀石绿检测的研究进展
 4
 六价铬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3
 TA18钛合金管收缩应变比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玻璃纤维中主、次量元素成分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液体样品中微量元素的预富集方法
 2
 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标准中的应用
 2
 爆炸物检测用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2
 苯系物的色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2
 铋的光度法分析进展
 2
 铋系光电材料及其在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法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2
 铂基非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2
 草甘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2
 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中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2
 场(厂)内机动车辆无损检测技术
 2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拆分和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肉碱对映体
 2
 超快伏安法研究进展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化学分析的研究进展
 2
 磁巴克豪森噪声技术的发展现状
 2
 磁性固相萃取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2
 雌二醇分子印迹技术研究与应用
 2
 单糖和二糖的定量分析的研究进展
 2
 低压离子色谱法及其应用
 2
 地质样品中氯的测定方法的近期进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