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摘要
S135钻杆管体断裂原因分析
          
Analysis of Fracture Cause of S135 Drill Pipe

摘    要
某井发生井涌之后一根S135钻杆断裂.对钻杆断裂事故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钻杆在使用过程中所受载荷远低于钻杆的承载能力,钻杆材质本身符合标准要求,可以排除钻杆过载断裂的可能性.钻杆断裂原因是H2S应力开裂所致.并提出了预防钻杆发生H2S应力开裂的措施.
标    签 钻杆   硫化氢   硫化物应力开裂   断口   drill pipe   H2S   SSC   fracture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TG172.9

 
  中国光学期刊网论文下载说明


所属栏目 失效分析

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 2009/11/25

修改稿日期 2009/12/17

网络出版日期

作者单位点击查看


引用该论文: NIE Cai-jun,LV Shuan-lu,YUAN Peng-bin,XIE You-xin,KUANG Xian-ren,MA Hong-ying,SHENG Shu-bin. Analysis of Fracture Cause of S135 Drill Pipe[J]. Corrosion & Protection, 2010, 31(10): 820~822


论文评价
共有人对该论文发表了看法,其中:
人认为该论文很差
人认为该论文较差
人认为该论文一般
人认为该论文较好
人认为该论文很好
分享论文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参考文献
【1】Specification for drill pipe[C]//API Spec 5D.1999.
 
【2】GB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S].
 
【3】GB/T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S].
 
【4】吕拴录,高林,迟军,等.石油钻柱减震器花健体外筒断裂原因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2008,32(2):71-73.
 
【5】周德惠,谭云编著.金属的环境氢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
 
【6】张远声编著.腐蚀破坏事故100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7】吕拴录,李金凤,江涛,等.H2S导致钻铤断裂[J].腐蚀与防护,2009,30(4):283-284.
 
【8】NACE Standard MR0175-88.Sulfide stress cracking resistant metallic material for oilfield equipment[S].
 
【9】吕拴录,骆发前,周杰,等.塔中83井钻杆SSC断裂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7,19(6):451-453.
 
【10】吕拴录,骆发前,周杰,等.铝合金钻杆在塔里木油田推广应用前景分析[J].石油钻探技术,2009,37(3):74-77.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AT-16井钻杆NC50内螺纹接头胀大原因分析
 6
 J55长圆螺纹套管粘扣原因试验分析
 6
 J55平式油管粘扣原因分析
 5
 某稠油井φ88.9mm×6.45mm 110EU油管挤毁原因分析
 5
 水平井中S135钻杆断裂原因分析
 5
 DN2-12井不锈钢油管酸化作业后粘扣及腐蚀原因分析
 4
 DN2-6井套管压力升高及油管接头粘扣原因分析
 4
 IEU钻杆刺穿断裂原因分析
 4
 定向钻穿越S135钢级钻杆的断裂分析
 4
 镀镍钻杆内壁腐蚀原因
 4
 高压气井不锈钢油管特殊螺纹接头工厂端泄漏和腐蚀原因分析
 4
 某高压气井13Cr油管柱泄漏和腐蚀原因分析
 4
 石油钻杆焊缝裂纹成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4
 石油钻杆焊缝异常组织分析
 4
 钻杆接头纵向裂纹原因分析
 4
 139.7mm加重钻杆外螺纹接头断裂原因分析
 3
 73.0 mm EU J55油管短节断裂原因分析
 3
 H13钢冲头模具断裂原因分析
 3
 低合金高强度油管应力导向氢致开裂腐蚀失效分析
 3
 高强度套管断裂失效预防及标准化
 3
 含H2S井钻铤本体断裂原因分析
 3
 某井114.3 mm油管接箍破裂原因分析
 3
 某油田钻具失效统计分析
 3
 塔里木油田非API油、套管失效分析及预防
 3
 提升短节外螺纹接头断裂原因分析
 3
 油、套管脱扣、挤毁和破裂失效分析
 3
 钻杆焊缝刺漏原因分析
 3
 钻铤断裂原因分析
 3
 ±800kV特高压锦苏直流输电线路融冰技术
 2
 ∮139.7mm钻杆摩擦对焊焊接接头缺陷产生原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