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摘要
导弹贮运发射箱易碎端盖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Frangible Cover of Missile Launch Container

摘    要
分别从易碎端盖的开盖形式、外形结构以及碎裂方式等方面详尽论述和总结了我国在易碎端盖的研制方面取得的进展,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为国内贮运发射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缩短了与国外技术的差距,提升了国内导弹技术的整体水平。最后指出了国内易碎端盖研究尚需努力的方向。
标    签 导弹贮运发射箱   易碎端盖   开盖形式   外形结构   碎裂方式   研究进展   missile launch container   frangible cover   opening form   shape structure   fragmented mode   research progress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s of frangible covers in China we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opening forms, shape structure and fragmented mode of the fragile covers. The achievement of thes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issile launch container technology, shorten the gap with foreign technology, and improved the overall level of domestic missile technology. Finally,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fragile covers was pointed out.

中图分类号 TJ768.2   DOI 10.11973/lhjy-wl201903001

 
  中国光学期刊网论文下载说明


所属栏目 综述

基金项目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重点项目(201701-HK-C1085-016)

收稿日期 2018/11/12

修改稿日期

网络出版日期

作者单位点击查看

备注张艳(1979-),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导弹总体技术研究,13761099195@163.com

引用该论文: ZHANG Yan,LI Xianhui,ZHUANG Xin. Research Progress on Frangible Cover of Missile Launch Container[J].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part A:Physical Testing, 2019, 55(3): 145~150
张艳,李仙会,庄辛. 导弹贮运发射箱易碎端盖研究进展[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3): 145~150


论文评价
共有人对该论文发表了看法,其中:
人认为该论文很差
人认为该论文较差
人认为该论文一般
人认为该论文较好
人认为该论文很好
分享论文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参考文献
【1】王满湘,徐志跃. 导引头测试评估系统的研制[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增刊1):106-109.
 
【2】谷荣亮,杜江,时继庆. 战术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上海航天,2003(3):28-32.
 
【3】蔡银才,吴长春. 导弹发射箱箱体结构研究初步[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45-46.
 
【4】张玲翔,吕小红. 国外飞航导弹发射系统发展概况及关键技术分析[J]. 舰载武器,2000(4):16-24.
 
【5】陈愚,孙凤云. 贮运发射箱的结构与设计[J]. 包装工程,2012,33(15):132-135.
 
【6】何永全,王学智,冯刚. 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12(6):64-69.
 
【7】郑宏建,张爱华. 舰载导弹的共架发射[J]. 上海航天,2004(5):44-47.
 
【8】BOEGLIN P H. Plate-glass fitted with an explosion-cutting device:4333381[P]. 1982-06-08.
 
【9】BELL R E. Missile weapon system:5239909[P]. 1993-08-31.
 
【10】钱元. 冲破式复合材料发射箱盖结构设计和试验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11】张兆峰. 复合环氧泡沫塑料力学性能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12】边金尧,徐松林,钱海鹰. 同心发射筒研究现状[J]. 舰船科学技术,2012,34(11):3-8.
 
【13】LEACHTENAUER J C, MALILA W, IRVINE J, et al. General image-quality equation:Giqe[J]. Applied Optics,1997,36(32):8322-8328.
 
【14】常卫伟.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巡礼[J]. 舰载武器,2004(1):63-68.
 
【15】徐悦,张振鹏,陈小庆. 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技术研究进展[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7(3):22-25.
 
【16】张中利,于存贵,马大为,等. 冲击作用下易碎式密封盖数值仿真及实验分析[J]. 爆炸与冲击,2008,28(1):62-66.
 
【17】苗佩云,袁曾凤. 同心发射筒燃气开盖技术[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 24(4):283-285.
 
【18】DOANE W J. Frangible fly through diaphragm for missile launch canister:4498368[P]. 1985-01-12.
 
【19】周光明,贾德财,王新峰. 轻质穿透式薄膜盖的分析、设计与实验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36(6):693-696.
 
【20】张晓东,李月平,蒲利君,等. 一种筒/箱式弹箭武器易碎穿通盖:201020140000.9[P]. 2010-03-25.
 
【21】许寿彭,马大为,乐贵高,等. 某火箭炮易碎盖瞬态动力学与实验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26(1):418-420.
 
【22】王辉. 顶破式异型复合材料夹层盖的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23】徐强,李军. 燃气射流起始冲击波形成机理的实验研究[J]. 推进技术,2000,21(3):16-18.
 
【24】姜毅,史少岩,牛钰森,等. 发射气体动力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5】徐强,李开明,张福祥,等. 封闭式导弹发射箱内燃气流特性实验研究[J]. 弹道学报,1995,7(2):52-56.
 
【26】李学民. 导弹发射箱(筒)内燃气流特性分析——热态试验研究[J]. 宇航学报,1997,18(4):66-73.
 
【27】傅德彬,姜毅. 某导弹易碎盖的开启过程[J].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4):275-277.
 
【28】姜毅,耿锋,张强. 导弹发射筒盖开启过程数值计算及试验[J]. 弹道学报,2008,20(3):33-35.
 
【29】党海燕,贺卫东,鲁志刚,等. 激波开盖中后盖开盖压力对前盖压力的影响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2012(1):54-57.
 
【30】郭锦炎,赵衡柱,吴新跃,等. 发动机建压速率对易碎盖开盖的影响[J]. 弹道学报,2015,27(3):76-79.
 
【31】陈愚,孙凤云. 贮运发射箱的结构与设计[J]. 包装工程,2012,33(15):132-135.
 
【32】孙志彬,王新峰,周光明. 圆形复合材料易碎盖定向分离[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44(6):803-808.
 
【33】张玲翔. 试谈飞航导弹发射系统的关键技术[J]. 飞航导弹,1999(12):20-27.
 
【34】曹然. 复合材料多瓣易碎盖设计与实验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35】余洪浩. 冲破式方形多瓣易碎盖的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D]. 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
 
【36】卓毅,包睿,秦旭锋,等. 环氧泡沫塑料易碎盖结构优化设计[J]. 包装工程,2017,38(3):46-50.
 
【37】周光明,袁卓伟. 新型穿透式复合材料薄膜盖的设计、制作与实验[J]. 宇航学报,2006,27(2):276-280.
 
【38】钱元,周光明,贺卫东,等. 复合材料易碎盖薄弱区结构设计分析[J]. 航空学报,2012,33(3):487-493.
 
【39】钱元,周光明,贺卫东,等. 轻质复合材料发射箱盖结构设计与参数优化[J]. 航空学报,2013,34(4):826-832.
 
【40】李文龙,周光明,刘畅,等. 复合材料多瓣易碎盖薄弱区结构失效性能研究[J].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6,37(12):135-139.
 
【41】DYSKIN A V, ESTRIN Y, KANEL-BELOV A J, et al. A new principle in design of composites materials:Reinforcement by interlocked element[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63(3/4):483-491.
 
【42】张晓艳,王景鹤,成晓阳,等. 环氧泡沫塑料易碎保护盖结构设计及实验验证[J]. 材料工程,2012(8):4-9.
 
【43】蔡德咏,于存贵,马大为,等. 一种新型火箭炮复合材料密封盖的数值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2):284-288.
 
【44】崔二巍,于存贵,王松超. 火箭炮新型穿透式密封盖设计与仿真[J]. 兵工自动化,2013,32(10):12-15.
 
【45】KAM T Y, WU J H, WANG W T. External failure pressure of a frangible laminated composite canister cover[J]. Composite Structure,1999,47:563-569.
 
【46】周光明,袁卓伟. 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的设计与实验研究[J]. 宇航学报,2007,28(3):707-712.
 
【47】蔡登安,吴秀平,杨国平,等. 基于Taguchi方法的复合材料易碎盖结构参数设计[J].固体火箭技术,2016,39(6):797-802.
 
【48】曹然,周光明,钱元,等. 复合材料易碎盖薄弱区结构的参数化设计[J].固体火箭技术,2015,38(4):549-554.
 
【49】惠嘉,万小朋,赵美英. 复合材料胶接强度分析[J]. 机械制造,2012(7):71-75.
 
【50】DYSKIN A V, ESTRIN Y. Toughening by fragmentation-how topology helps[J].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1,11(3):885-888.
 
【51】刘红艳,赵树立,岳永志. 一种材料和结构设计的新概念[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23(3):342-344.
 
【52】魏凤春,张晓,张秀丽,等. 拓扑互锁易碎复合材料隔水罩的设计与实验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2008,36(1):41-44.
 
【53】徐振钦,韩冰. 一种定向断裂复合材料密封盖的研制[J]. 工程塑料应用,2009,37(8):48-51.
 
【54】徐振钦,乐贵高,韩冰. 定向断裂复合材料密封盖的冲击性能数值研究[J]. 振动与冲击,2010,29(4):78-81.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表面处理技术在航天材料中的应用
 4
 环氧树脂基固体浮力材料的吸水性及压缩性
 4
 导弹贮运发射箱易碎盖燃气流冲击波开盖技术
 3
 Al2O3/Cu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2
 GH648合金的热处理适应性
 2
 K60、X80管线钢连铸坯的高温塑性
 2
 Laves相Ta-Cr系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研究进展
 2
 PM2.5团聚测量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2
 Q345钢热变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数值模拟
 2
 TiSiN纳米复合结构涂层的研究进展
 2
 氨水络合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含Ta和Hf的单晶高温合金中痕量Au
 2
 表面处理对40Cr钢腐蚀疲劳寿命的影响
 2
 不锈钢硫酸-硫酸铜晶间腐蚀试验国内外标准对比解析
 2
 材料冲蚀磨损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及展望
 2
 茶叶中农药残留测定中前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2
 淬火温度对40Cr13塑料模具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2
 镀锌钢板钝化工艺研究进展
 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
 2
 芬太尼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2
 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2
 钢筋阻锈剂的阻锈机理及性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2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含钌单晶高温合金中的铟及钌干扰的消除
 2
 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36种痕量元素
 2
 高固含量无溶剂水性聚氨酯的结构和性能
 2
 高流速辉光放电质谱法测定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43种痕量元素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果蔬脆片中苯并(a)芘残留量
 2
 铬含量变化对铬锰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2
 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高温合金K18中的主量和杂质元素
 2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光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海工混凝土聚脲涂层防护研究进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