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摘要
完善中国再制造标准体系,助推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
          
Improving China’s Remanufacturing Standard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摘    要
再制造产业作为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大力提倡发展的产业之一,而完善的再制造标准体系是助推绿色再制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从宏观角度尝试提出了建立适合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再制造标准体系框架的思路,指出再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基础标准,第二层为跨行业共性标准,第三层为行业针对性标准。在今后的再制造产业发展道路中,要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科学的再制造标准体系框架并不断完善。
标    签 再制造产业   标准体系   框架   绿色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green circular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een Circular Economy, th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ndustries strongly encouraged by the "13th Five-Year Nat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Development Plan", and a complete remanufacturing standard system is an accelerator that can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p-level design, it attempted to put forward and establish a remanufacturing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remanufacturing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The first level is basic standards, the second level is cross-industry common standards, and the third level is industry specific standard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a scientific remanufacturing standard system framework and improve it continuously in consideration of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 TH14 TH16 TH17   DOI 10.11973/lhjy-wl201906007

 
  中国光学期刊网论文下载说明


所属栏目 标准化

基金项目 上海海关科研计划项目(HK013-2018)

收稿日期 2018/8/30

修改稿日期

网络出版日期

作者单位点击查看

备注李洪涛(1980-),男,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进口工程材料与再制造产品的检验与鉴定,limaterials@126.com

引用该论文: LI Hongtao,ZHI Huibo,WANG Biao,CHEN Qingdong,WU Yiwen,TIAN Futai. Improving China’s Remanufacturing Standard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J].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part A:Physical Testing, 2019, 55(6): 391~395
李洪涛,郅惠博,王彪,陈庆东,吴益文,田富钛. 完善中国再制造标准体系,助推绿色再制造产业发展[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9, 55(6): 391~395


论文评价
共有人对该论文发表了看法,其中:
人认为该论文很差
人认为该论文较差
人认为该论文一般
人认为该论文较好
人认为该论文很好
分享论文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参考文献
【1】徐滨士. 装备再制造工程[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徐滨士. 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周文泳,胡雯,刘光富. 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全过程评价理论与方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4】徐滨士. 再制造技术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5】张安峰. 绿色再制造工程基础及其应用[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6】曹俊. 再制造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机床再制造业为例[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7】贝绍轶. 报废汽车绿色拆解与零部件再制造[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8】徐滨士. 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J]. 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4-10.
 
【9】徐滨士. 中国再制造工程及其进展[J]. 中国表面工程,2010,23(2):1-6.
 
【10】姚巨坤. 绿色再制造工业发展综述[J]. 再生资源研究,2007(5):26-30.
 
【11】李洪涛,王彪,陈庆东,等. 浅谈再制造用毛坯件的鉴定检测[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5,51(11):763-765.
 
【12】徐凌云,吴益文,汪宏斌,等. 再制造工件表面的残余应力分布[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8,54(12):887-890.
 
【13】熊俊,朱萍,陈叶青,等. 航空器活塞杆内筒尺寸修复的镀铬工艺[J].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7,53(3):169-171,181.
 
【14】都赛(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2013年都赛再制造市场分析报告[R]. 上海:都赛(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2013.
 
【15】都赛(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秘书处,再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2012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 北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2012.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进口废金属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标准与方法
 6
 浅谈再制造用毛坯件的鉴定检测
 6
 热电材料电阻率测试的影响因素
 5
 30CrMnSiA钢激光再制造件的性能
 4
 ISO 8794:2020《钢丝绳插编索具》国际标准的修订及技术创新
 4
 金属材料压痕微区力学性能试验
 4
 镀锡钢板分条翘曲的残余应力分析
 3
 冷加工变形对IF钢位错密度的影响
 3
 热处理温度对IF钢板第二相粒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热电材料的应用、研究及性能测试进展
 3
 GB/T 24183—2021标准的编制过程及技术解读
 2
 TiN和TiCrN膜层对氢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316L不锈钢性能的影响
 2
 X射线衍射法测定圆棒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
 2
 不同摆锤刀刃半径对室温冲击试验结果的影响
 2
 不同厚度电镀铬层的组织及性能
 2
 不锈钢中铬在氢和氯离子作用下的腐蚀反应机理
 2
 镀锡板生产过程中的板形分析
 2
 对DIN 10049更改ISO 4288取样长度选用规则的检验试验
 2
 防腐蚀菌与油田常用化学剂的配伍性评价及协同作用
 2
 钢领域无损检测标准体系解析
 2
 钢丝绳整绳破断力测定方法国际标准ISO 3108:2017的修定过程及技术改进
 2
 国内外石油套管无损检测标准体系
 2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金属材料镀层
 2
 解读德国能源计划 把脉未来能源走向
 2
 连续球压痕法表征幂硬化金属材料拉伸性能的有限元模拟
 2
 连续球压痕试验检测金属材料应变硬化指数方法的修正
 2
 某电厂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立管管夹变形原因及结构优化
 2
 能源战略与经济美国新能源政策的转变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
 2
 缺陷深度对30CrMnSiA钢激光再制造件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
 2
 深冷处理对GCr15轴承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