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腐蚀与防护
创刊于1980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和上海腐蚀科学技术学会主办,为上海腐蚀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刊,是国内腐蚀与防护领域最早创办的专业性刊物之一。自2004起,连续被《中文核心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同时,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也是国外的CA(化学文摘)、Corrosion Abstract、Elsevier等的收录用刊。

报道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腐蚀与防护、电化学、电厂化学、电镀、化学镀、转化膜、涂料与涂装、表面改性、激光涂覆、电子电镀、电极材料等。

涉及领域:机械,冶金,水利,电力,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建筑等。

主要读者:大学及科研单位的科研、教学人员及研究生、防腐蚀工程技术人员、发电厂、油田、石油化工、化工厂、电镀厂、矿山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等。

广告范围:缓蚀及防锈技术、电镀、涂料与涂装、表面技术、阴极保护、工程防腐蚀、电厂化学、电化学保护、耐蚀材料、防腐蚀设备、失效分析、腐蚀评价与检测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第七届编辑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
   
顾      问 曹楚南  柯   伟  周邦新
侯保荣
主      任 雷   浩
副 主 任

杨   武  韩恩厚  路民旭
孙   丹

委      员

Hiroshi Honda(日本)
丁亚平  万   斌  吕战鹏
华惠中(美国) 朱立群
刘道新  齐慧滨  孙   芃
杜   楠  杜   敏  杜翠薇
李文戈  李光福  李晓刚
李自力  李   劲  李言涛
沈品华  沈嘉年  宋雪曙
张大全  张启富  张忠铧
张诗光  张   盾  陈安仁
陈祥标  郑文龙  钱建华
郑文跃(加拿大)
郑丽群  郑   振  胡文彬
钟庆东  郭兴蓬  徐乃欣
徐雪莲  黄永昌  龚   敏
彭   晓  葛红花

 

主      编 杨    武
副 主 编 李光福  李晓刚  齐慧滨
   彭   君(常务)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5-748X
———————— 
  CN 31-1456/TQ
1980年创刊 月刊 公开发行

    
主         管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         办 上海市腐蚀科学技术学会
上海材料研究所
编辑出版

《腐蚀与防护》编辑部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200437
电话:(021)65556775×290
传真:(021)55540002
Email:cp@mat-test.com

发         行 电话:(021)65556775×311
   
广告代理

上海市邯郸路99号200437
电话:(021)65544943
          (021)65556775×324
业务主管:陈哲淼
E-mail:pro@mat-test.com

广告经营许可证:3101094000060

 
国内总发行:上海市报刊发行局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邮发代号 4-593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 M5651
印         刷 上海普顺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定         价 20.00元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2023年44卷
 2022年43卷
 2021年42卷
 2021年43卷
 2020年41卷
 2019年40卷
 2018年39卷
 2017年38卷
 2016年37卷
 2015年36卷
 2014年35卷
 2013年34卷
 2012年33卷
 2011年32卷
 2010年31卷
 2009年30卷
 2008年29卷
 2007年28卷
 2006年27卷
《腐蚀与防护》2016年第37卷第2期论文目录
2016-02-26 10:16:55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93
摘要:研究了7056铝合金经120 ℃单级时效与120 ℃×4 h+165 ℃×8 h双级时效后在EXCO溶液中的剥落腐蚀行为。观察了不同时效状态7056合金表面腐蚀形貌随浸泡时间延长的变化,并进行腐蚀等级评定;采用CHI660C电化学工作站检测了7056合金在EXCO溶液中的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借助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时效状态下7056合金的组织形貌特征,并就微观组织对剥落腐蚀行为...[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6:56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00
摘要:根据美国NACE标准研究了17-4PH钢在酸性H2S水溶液中的抗氢致开裂(HIC)和应力腐蚀开裂(SCC)的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裂纹及组织形貌,并结合理论分析了材料的氢致开裂与应力腐蚀开裂行为。结果表明:17-4PH钢在标准NACE试验溶液中会产生氢致裂纹,试样内部微裂纹主要在晶界、夹杂等缺陷处成核并扩展;标准C型环试样在0.8σs的恒应力作用下...[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6:56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04
摘要:利用SEM、EDS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N80钢不同腐蚀阶段表面腐蚀产物膜形貌和成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其在高温高CO2分压环境中的点蚀发展机制。结果表明: 在高温、高CO2分压环境中,低合金钢点蚀坑的形成和发展与腐蚀产物膜的破坏有关,同时也和Cl-的催化机制有关。[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6:57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08
摘要:采用电化学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XRD和FTIR等技术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及其复配缓蚀剂对海水中碳钢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的缓蚀率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质量浓度为5 g/L时缓蚀率达到43.4%,质量浓度继续升高,缓蚀率增大不显著;添加钨酸钠后的复配缓蚀剂使腐蚀速率进一步降低,缓蚀率达57.4%;FTIR、SEM和XRD测试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可...[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6:57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13
摘要: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柠檬酸-三乙醇胺),并采用体积排阻色谱(SEC)对其重均分子量进行了测定;在模拟冷却水中,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聚合物对碳钢Q235缓蚀性能,并采用静态阻垢法研究了聚合物对硫酸钙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聚(柠檬酸-三乙醇胺)重均分子量越大,对碳钢Q235的缓蚀率和对硫酸钙的阻垢率越大。当聚(柠檬酸-三乙醇胺)用量为100 m...[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6:58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18
摘要:采用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缓蚀剂MJ对N80钢在硫离子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及缓蚀机理。结果表明:20 ℃下,不添加MJ时,随着硫离子含量的增大,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硫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腐蚀速率最大;在硫离子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水溶液中加入MJ后,腐蚀速率明显下降,当MJ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缓蚀率可达81.9%,缓蚀效果明显优于市售缓蚀剂;MJ能使碳钢...[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6:58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22
摘要: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电化学阻抗法、失重法和扫描电镜法研究了茄叶提取液在1 mol·L-1 HCl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茄叶提取液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盐酸浓度3.0 mol·L-1、温度55.0 ℃、时间62 h;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茄叶提取液缓蚀性能优异,当茄叶提取液质量浓度为1 800 mg·L-1时,失重缓蚀率达92%以上;茄叶提取液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6:59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28
摘要:以紧凑拉伸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加载不同大小的应力强度因子KI,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不同状态下SCC裂尖氧化膜和基体金属的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裂尖区域氧化膜和基体金属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KI的变化敏感度不同;随着KI的增大,氧化膜破裂前和破裂后应力应变在裂尖区域的分布规律均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对裂纹扩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6:59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31
摘要: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在欧拉坐标系下求解连续相运动方程,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求解离散相颗粒轨道方程,并利用冲蚀方程研究了管内油、水、砂多相流中固体颗粒运动与管道冲蚀的相互关系,预测最大冲蚀发生位置。结果表明: 弯管冲蚀最严重处位于下游直管段与弯头连接处外侧,T型堵头管冲蚀最严重处位于上下游直管段交接处内侧,T型堵头管的最大冲蚀速率远大...[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0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37
摘要:根据我国海洋钢结构阴极保护设计执行标准,通过具体实例计算和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一种新型翼型阳极与传统形式阳极的阳极材料用量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新型翼型阳极在满足初期保护所需电流密度需求及中、后期的阳极质量要求的同时,有效降低牺牲阳极材料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制造、运输和安装费用,降低成本,减少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0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40
摘要:为研究冷轧钢板表面耐蚀性在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对冷轧钢板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表面清洁度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静态湿热试验和交变湿热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冷轧钢板的耐蚀性随生产过程不同而变化,其中退火过程降低了表面耐蚀性,干平整过程提高了耐蚀性,重卷涂油过程因表面附着有导致或加速腐蚀的物质,而使钢板耐蚀性大幅降低。[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1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44
摘要:针对铸造铝合金的成分和性能特点,设计了四元浸锌工艺,用于铸造铝合金的镀前处理。采用加热试验法检测镀层的附着力;使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浸锌时间的延长,四元浸锌层越来越致密,浸锌60~90 s可满足铸造铝合金镀前处理要求;经过四元浸锌处理后的镀铜层具有较好的附着力;XRD分析显示镀铜层为多...[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1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47
摘要:为提高某结冰风洞喷雾系统使用寿命,避免雾化喷嘴在使用中发生孔径改变或堵塞,交付风洞安装前需对喷雾系统整体进行酸洗钝化。根据系统结构特性分析和耐酸性试验结果,酸洗钝化常用的浸渍法、膏剂法、喷淋法等无法用于该系统,而循环法也不适于这种末端开放式系统。经分析验证,以PU管、乳胶管替代喷雾系统中结构精密和不耐酸蚀的器件管件,用PU管、乳胶管...[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1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51
摘要:采用FeCl3溶液点蚀试验和点蚀电位测量,结合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分析,腐蚀形貌观察和失重试验,对采用三种工艺焊接的316L钢内衬复合管焊接接头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耐点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用三种焊接工艺焊接的接头耐点蚀性能依次为: 端部堆焊+625合金焊丝+钨极氩气保护焊工艺>端部封焊+625合金焊丝+钨极氩气保护焊工艺>端部封焊+药芯焊丝对焊工...[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2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56
摘要:设计室内干扰试验,模拟现实中各类因素下交流杂散电流干扰对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影响。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对电位信号的采集,滤波系统对交、直流信号的分离,分析得到交流干扰下管道真实阴极保护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交流干扰下的管道阴极保护电位会产生较大的IR降,使得管道真实的阴极保护电位偏离地表参比法测得的电位值;同时,在交流杂散电流干扰的瞬间...[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2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60
摘要:在海水干湿交替条件下研究了干湿比、环境湿度对铝合金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铝合金牺牲阳极的溶解形貌、腐蚀产物以及电流效率,讨论了造成铝阳极电化学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 随着干湿比的增大,铝合金牺牲阳极开路电位和工作电位升高,阳极电流效率由96.4%降低至76.5%,铝合金牺牲阳极表面由均匀腐蚀转变为局部腐蚀;环境湿度的增加在一定...[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3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65
摘要:交流输电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会对“公共走廊”内的油气管道产生严重的交流干扰,危害人身安全、管道涂层及管道相关设备。因此,有效的缓解技术对于减小油气管道的交流干扰,保证人身安全和管道完整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东营某油气管道为模型,对交流输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下油气管道交流干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故障点处阻性耦合交流干扰的最佳缓解...[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3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71
摘要:针对某飞机铸造镁合金件螺栓孔开裂失效的问题,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宏观观察和微观形貌观察、显微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并结合有限元应力分析和强度校核等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铸造缩松和人工加工破坏了氧化膜,使得暴露的镁基体与附着冷凝水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早期微裂纹,此外铸造镁合金中铝元素的过量添加造成晶界处偏析...[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3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75
摘要:通过断口分析、无损检测、力学试验和金相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西部某油田处理站外输气弯管爆裂的原因。结果表明: 弯管外弧侧和断口处的显微组织全部为马氏体,导致该处抗拉强度和硬度大幅升高,表现出极大的脆性;在服役过程中,弯管外弧侧的微裂纹一旦扩展,马氏体相即表现出脆性开裂。[查看更多]
2016-02-26 10:17:04
《腐蚀与防护》/ 2016年第37卷/ 第2期 pp.180
摘要:某69111半奥氏体不锈钢高压气瓶点火时发生漏气,从钢瓶宏观形貌、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硬度等方面分析了气瓶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 失效不是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气瓶开裂部位断口平整,无明显塑性变形,气瓶外表面的腐蚀物及断面可检出大量氯元素,说明气瓶开裂为应力腐蚀开裂。[查看更多]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