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机械工程材料
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有关工程材料的应用类技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SA和PЖ收录;2013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报道范围: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和综合述评,包括综述、试验研究、材料性能及应用、新材料及新工艺、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纳米材料、残余应力、材料基因组用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材料测试新技术、材料失效分析及预测、材料科技信息等。

涉及领域:机械、冶金、电气、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船舶海洋等所有涉及材料研究的工程技术。

主要读者:材料生产、研究相关的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单位的科研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广告范围:各类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材料加工设备;实验室各类物理性能、化学分析检测仪器及相关配件、耗材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第九届编辑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
   
顾       问: 丁传贤(院士)  田永君(院士)
刘昌盛(院士)  李鹤林(院士)
陈蕴博(院士)  周  玉(院士)
钟群鹏(院士)  徐滨士(院士)
涂善东(院士)  崔  崑(院士)
主       任: 韩恩厚
副 主 任:

马鸣图  巩建鸣  刘  刚
闫继娜  孙  丹  肖汉宁
吴玉程  张显程  康  明
谢续明  甄  良

   
委      员:

王孝广  王泽华  王晓敏
王海涛  王  磊  毛萍莉
尹志新  邓意达  石  倩
史耀武  冯耀荣  刘成宝
刘学建  刘  颖  许道奎
孙继锋  苏海军  李文戈
李永兵  李会军(澳)  李松军
李鸿乂  李  强*  杨吉春
杨  武  杨  钢  杨  睿
杨  旗  吴申庆  吴素君
余新泉  汪炳叔  张  军
张金钰  张  亮  张  振
陈  旭  陈  荐  林嘉平
欧阳柳章  周泽华  郑  婵
赵  杰  赵  斌  胡  军
胡晓凯  胡献国  段海涛
施惠基  姚志浩  栗卓新
夏和生  栾佰峰  郭方全
郭伟明  唐谊平  陶春虎
黄群英  曹占义  符寒光
董洪标(英)  曾  涛  强颖怀
雷永平  谭  毅  熊惟皓
薛小怀

名誉主编: 杨    武
主       编: 胡    军
常务副主编:  陆静娟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0-3738
———————— 
  CN 31-1366/TB
国际名刊代码 CODEN-JGCAEL
1977年创刊 月刊 公开发行

    
主         管: 上海科学院
主         办: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200437
电话:(021)65556775×368
直线(传真):(021)65541496
Email:mem@mat-test.com

发         行: 电话:(021)65556775×311
   
广告代理:

上海市邯郸路99号200437
电话:(021)65544943
          (021)65556775×311
业务主管:陈哲淼

广告经营许可证:3101094000060

 
国内总发行:上海市报刊发行局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邮发代号: 4-221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 M5868
印         刷: 上海普顺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定         价: 22.00元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2023年47卷
 2022年46卷
 2021年45卷
 2020年44卷
 2019年43卷
 2018年42卷
 2017年41卷
 2016年40卷
 2015年39卷
 2014年38卷
 2013年37卷
 2012年36卷
 2011年35卷
 2010年34卷
 2009年33卷
 2008年32卷
 2007年31卷
 2006年30卷
《机械工程材料》2023年第47卷第3期论文目录
2023-03-30 14:53:05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1
摘要:镁合金是目前实际使用的密度最小的一种金属材料,具有比强度高、导电导热性能好、切削加工性好、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但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差且表面氧化膜疏松多孔,耐腐蚀性能差,导致其应用受到严重限制。综述了镁合金在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总结了其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如化学氧化、阳极氧化、微弧氧化、有机涂层等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对镁合金在大气环境...[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07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7
摘要:在室温下对纯度为99.99%的锻态纯锡板进行不同道次(0~20道次)的等径角挤压(ECAP),研究ECAP道次对纯锡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CAP的剧烈剪切作用下纯锡晶粒中产生孪晶,并发生孪晶诱导再结晶,晶粒显著细化,当ECAP道次超过12道次时,晶粒细化效果减弱;随着ECAP道次的增加,纯锡的织构强度和最大取向密度降低,硬度、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增大;与锻态...[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07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12
摘要:通过对新型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445进行800~900℃热暴露试验,研究了合金中γ'强化相在高温下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高温下γ'相的长大受基体元素扩散控制,长大动力学遵循Lifshitz-Slyozov-Wagner熟化规律,扩散激活能为305 kJ·mol-1;合金组织稳定,即使是在900℃热暴露10 000 h,γ'相颗粒的平均尺寸也只增大至(928±14) nm,在800~900℃下热暴露10 000 h时γ'...[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08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19
摘要:在不同最大循环应力(600~880 MPa)和应力比0.1下对18CrNiMo7-6高铁齿轮钢进行棘轮试验和疲劳试验,先通过对稳定阶段的棘轮应变差值和温升与最大循环应力进行拟合来预测疲劳极限,然后再基于由棘轮应变差值和温升计算的断裂疲劳熵来预测疲劳极限,并将不同方法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稳定阶段的棘轮应变差值和温升与最大循环应力的线性拟合...[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08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24
摘要:在气体分压分别为20,0.1 MPa的CO2/H2S共存模拟油田地层水中,利用高温高压釜在不同温度(室温、100℃、180℃)下对S135钢和G105钢进行腐蚀试验,研究了温度对2种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00℃下S135钢和G105钢的腐蚀速率最大,分别为0.846 3 mm·a-1和0.850 0 mm·a-1,180℃下的腐蚀速率最小,分别为0.229 1 mm·a-1和0.230 9 mm·a-1;100℃下钢表面腐蚀产物主要...[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09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31
摘要:将12Cr1MoV钢加热至不同温度(650,750,850,950,1 050,1 150℃)保温3 h并分别进行空冷和水冷来模拟火灾现场的火烧过程,采用金相检测、小冲杆试验、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研究了火烧温度和冷却方式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火烧温度不高于750℃时,空冷和水冷方式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主要为铁素体、珠光体和碳化物,强度、断后伸长率和硬度...[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0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37
摘要:采用燃烧合成反应铸渗结合真空消失模铸造工艺,在ZG120Mn13Cr2高锰钢搅拌叶片表面制备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高锰钢复合层,研究了该复合层的显微组织、硬度以及在湿砂磨损条件下的耐磨性能,并与BTMCr20高铬铸铁和ZG120Mn13Cr2高锰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对比,测试了复合层叶片在稳定土条件下的现场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复合层与高锰钢基体呈冶金结合,其组织由原...[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0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42
摘要:采用中频感应熔炼和MgO坩埚制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对比研究氩气保护和真空熔炼工艺下合金的氧、氮、硫含量和显微组织,分析了不同工艺的除杂效果,并讨论了真空熔炼过程中延长精炼时间、添加陶瓷过滤网、加入脱氧剂碳等措施对除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氩气保护熔炼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氧、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均高于1×10-5,且组织中存在粗大的氧化铝夹杂物;...[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1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48
摘要:通过淬火和不同工艺的回火热处理得到不同回火硬度(41.2,45.0,49.3 HRC)的4Cr5Mo2V钢,采用试样在熔融铝合金中动态旋转的方法研究了回火硬度对该钢抗铝液熔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硬度的升高,在相同熔损时间内试验钢的熔损质量损失降低;随着熔损时间的延长,试验钢迎铝面先形成细密点蚀坑,随后出现局部剥落以及局部严重腐蚀,最后发生全面腐蚀;界面层...[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1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55
摘要:在直径为380 mm的锻态42CrMoS钢棒的不同部位处取样,进行850℃水冷淬火或风冷淬火以及相同工艺高温回火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硫化物夹杂形貌和数量及其对横向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棒未出现严重的元素偏析;在水冷淬火和风冷淬火条件下不同部位的横向冲击吸收功分别在21.6~35.6 J和12.7~17.7 J;钢棒中硫化物的形貌比其数量对横向冲击韧性...[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2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60
摘要:利用高温高压动态反应釜模拟油气田CO2和H2S共存环境的实际工况,通过腐蚀试验分析了20钢在不同CO2分压(0.01,0.05,0.21,0.50 MPa)和H2S分压(0.000 3,0.003,0.01,0.05 MPa)下的腐蚀行为以及CO2和H2S分压对均匀腐蚀和点蚀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H2S分压为0.003 MPa条件下,当CO2分压为0.01,0.05 MPa时,20钢主要发生均匀腐蚀,随着CO2分压的继续增大,点蚀越来越...[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2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66
摘要:通过不同时间的湿法球磨得到不同粒径分布的Ti2AlC粉末,再与Cu2O粉末和铜粉末混合,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C0.5-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Ti2AlC粉末粒径分布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2AlC粉末中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由0增加到70.27%,复合材料中增强相颗粒TiC0.5和Al2O3在基体中分散更均匀,但是当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为98.07%时,增强相颗...[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3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72
摘要:以纯镁锭、纯铝锭、纯锡锭、纳米SiO2粉末为原料熔炼铸造Mg-3Al-0.5SiO2-xSn (x=0,1,3,5,7,10,质量分数/%)合金,研究了锡添加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锡添加量的增加,粗大的Mg2Si初生相逐渐转变为块状或针状相,Mg2Sn相含量增加,当锡质量分数为5%时,Mg2Sn相分布最均匀,尺寸最小;合金的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随着锡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4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78
摘要:通过原纸拉伸试验获取蜂窝纸板的材料参数,建立蜂窝纸板的有限元简化模型(Y单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准静态加速压缩模拟,并与蜂窝纸板的面外准静态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采用该模拟方法研究蜂窝孔边长、纸板厚度和胞壁厚度对Y单元折叠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Y单元模型经准静态加速压缩模拟得到的形貌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中平台应...[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5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85
摘要: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AM60镁合金板进行热拉伸试验,研究了镁合金在变形温度200~350℃、应变速率0.01~0.1 s-1下的热变形行为;对Johnson-Cook方程应变硬化部分进行修正并考虑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的耦合效应,基于热拉伸试验数据建立了修正Johnson-Cook本构方程,利用该方程进行冲压有限元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AM60镁合金的流变应力与应变...[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5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92
摘要:对钛和铜质量比为7\:3的Ti-30Cu混合粉末进行单轴压缩、巴西圆盘和模压试验,获得该粉末Drucker-Prager/Cap本构参数与相对密度的关系;利用Abaqus软件建立粉末轧制模型,研究喂料高度对板料相对密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采用该模型研究了辊缝宽度、轧速对Ti-30Cu合金板料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辊缝宽度为1 mm、轧速为10 mm·s-1条件下,随着喂料高度由...[查看更多]
2023-03-30 14:53:16
《机械工程材料》/ 2023年第47卷/ 第3期 pp.98
摘要:某油田油井在实施侧钻过程中其井口放喷管线发生爆裂,通过宏观形貌观察、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断口形貌观察等方法以及爆裂放喷管线的抗内压强度校核,分析了该放喷管线发生爆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放喷管线在本次使用前对存在轴向穿透裂纹的外壁进行过补焊处理,但补焊焊缝厚度很小,远小于管线壁厚,导致管线承压能力不足而在侧钻过程中发生...[查看更多]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