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机械工程材料
创刊于1977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会刊,是公开发行的有关工程材料的应用类技术期刊,是中文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SA和PЖ收录;2013年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报道范围: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和综合述评,包括综述、试验研究、材料性能及应用、新材料及新工艺、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纳米材料、残余应力、材料基因组用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材料测试新技术、材料失效分析及预测、材料科技信息等。

涉及领域:机械、冶金、电气、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船舶海洋等所有涉及材料研究的工程技术。

主要读者:材料生产、研究相关的企业、大专院校和研究单位的科研与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广告范围:各类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复合材料;材料加工设备;实验室各类物理性能、化学分析检测仪器及相关配件、耗材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第九届编辑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
   
顾       问: 丁传贤(院士)  田永君(院士)
刘昌盛(院士)  李鹤林(院士)
陈蕴博(院士)  周  玉(院士)
钟群鹏(院士)  徐滨士(院士)
涂善东(院士)  崔  崑(院士)
主       任: 韩恩厚
副 主 任:

马鸣图  巩建鸣  刘  刚
闫继娜  孙  丹  肖汉宁
吴玉程  张显程  康  明
谢续明  甄  良

   
委      员:

王孝广  王泽华  王晓敏
王海涛  王  磊  毛萍莉
尹志新  邓意达  石  倩
史耀武  冯耀荣  刘成宝
刘学建  刘  颖  许道奎
孙继锋  苏海军  李文戈
李永兵  李会军(澳)  李松军
李鸿乂  李  强*  杨吉春
杨  武  杨  钢  杨  睿
杨  旗  吴申庆  吴素君
余新泉  汪炳叔  张  军
张金钰  张  亮  张  振
陈  旭  陈  荐  林嘉平
欧阳柳章  周泽华  郑  婵
赵  杰  赵  斌  胡  军
胡晓凯  胡献国  段海涛
施惠基  姚志浩  栗卓新
夏和生  栾佰峰  郭方全
郭伟明  唐谊平  陶春虎
黄群英  曹占义  符寒光
董洪标(英)  曾  涛  强颖怀
雷永平  谭  毅  熊惟皓
薛小怀

名誉主编: 杨    武
主       编: 胡    军
常务副主编:  陆静娟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0-3738
———————— 
  CN 31-1366/TB
国际名刊代码 CODEN-JGCAEL
1977年创刊 月刊 公开发行

    
主         管: 上海科学院
主         办: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200437
电话:(021)65556775×368
直线(传真):(021)65541496
Email:mem@mat-test.com

发         行: 电话:(021)65556775×311
   
广告代理:

上海市邯郸路99号200437
电话:(021)65544943
          (021)65556775×311
业务主管:陈哲淼

广告经营许可证:3101094000060

 
国内总发行:上海市报刊发行局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邮发代号: 4-221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 M5868
印         刷: 上海普顺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定         价: 22.00元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2023年47卷
 2022年46卷
 2021年45卷
 2020年44卷
 2019年43卷
 2018年42卷
 2017年41卷
 2016年40卷
 2015年39卷
 2014年38卷
 2013年37卷
 2012年36卷
 2011年35卷
 2010年34卷
 2009年33卷
 2008年32卷
 2007年31卷
 2006年30卷
《机械工程材料》2014年第38卷第8期论文目录
2015-03-20 08:09:24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1
摘要:总结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湿热条件下的吸湿行为及影响吸湿的因素; 综述了湿热老化对复合材料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其作用机理。多数树脂基复合材料吸湿的初期阶段符合费克定律, 吸湿会造成树脂基体的塑化、水解, 产生裂纹以及纤维/树脂基体界面破坏, 从而降低材料的性能。最后对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湿热老化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4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6
摘要:采用高温高压釜于25~65 ℃模拟了J55油管在延长油田井下环境中的CO2腐蚀行为, 并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温度对J55油管CO2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J55油管的平均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大, 拟合函数较好地预测了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温度的升高加快了Ca2+和Mg2+在膜中的沉积, 导致复盐Fe(Ca,Mg)(CO3)2在高温下出现, 改变了腐蚀产物...[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6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11
摘要: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AZ61镁合金在变形温度为250~400 ℃、应变速率为0.001~10 s-1的条件下进行热压缩模拟试验, 研究了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结果表明: AZ61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可用Arrhenius关系曲线来表示, 合金的应力指数为5.096, 热变形激活能为147.262 kJ·mol-1; 在相同的变形温度下, 合金的再结晶程度随应变速率...[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6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16
摘要:为研究钻、铰工艺对紧固孔件疲劳寿命的影响, 分别对LY12CZ硬铝合金疲劳试样采用钻、铰两种工艺加工出孔并进行了疲劳试验, 对钻、铰工艺下孔壁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切向残余应力以及试样的疲劳断口特征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钻削后孔壁的表面较粗糙, 其表面粗糙度为12.92 μm, 而铰削后孔壁表面非常光滑, 其表面粗糙度为1.57 μm; 钻削孔壁表层的应...[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6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20
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伸试验机等设备,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Ti55531钛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790~810 ℃), 合金中初生α相(αp)的含量减少, 合金强度升高而塑性降低; 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500~600 ℃), 合金中次生α相(αs)变粗变长, 合金强度降低而塑性升高; 随着550 ℃时效时间的延长(2~8 h), 合金...[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7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24
摘要:采用电化学试验、SEM观察、EDS分析、浸泡及失重试验等方法, 研究了Q235钢在不同含量SS411NS杀菌剂的模拟循环冷却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 Q235钢在添加有SS411NS杀菌剂的模拟循环冷却水中的腐蚀为中度腐蚀; SS411NC杀菌剂的加入能够抑制Q235钢的腐蚀, 随着SS411NC含量的增大, Q235钢的腐蚀速率先降后升, 在90 mg·L-1时达到最小值; Q235钢的腐蚀产物...[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7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28
摘要: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 研究了50W600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冷轧→退火工序间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 由于热轧板沿板厚方向的应力场和温度场存在差异, 导致热轧板不同层织构类型和强度存在差异; 热轧板表层主要存在铜型、黄铜和高斯织构, 1/4层织构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较弱的高斯织构, 中心层织构较单一, 主要为α纤维织构; 和热轧板相比, 冷轧板各层织...[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7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33
摘要:以滤纸为模板, 合成了具有滤纸微观形貌和纳米级孔均匀分布的CeO2纤维, 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镜观察、氮气吸/脱附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考察了前驱体溶液浓度对其微观结构的影响, 最后研究了CeO2纤维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02 mol·L-1时, 合成的CeO2纤维的比表面积最大, 约为84.7 cm2·g-1, 纤维长为0.5~5 mm, 直径为5~20 μm, 纤维...[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8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39
摘要:为了提高SKD61模具钢表面的硬度和抗疲劳性能, 采用激光熔凝处理方法对模具钢进行表面强化,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等分析了SKD61 钢激光熔凝处理区的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 测试了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 并对处理后的模具进行使用试验。结果表明: 激光熔凝处理后SKD61钢组织分为熔凝区、热影响区和基体三层, 熔凝区组织为极细的等轴晶和柱状晶...[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8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44
摘要:根据7050铝合金的单级淬火试验结果设计了3组分级(三级)淬火工艺, 研究了分级淬火主要工艺参数(喷水压力p、水流密度q、持续时间t)对硬度、表面残余应力及显微组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较小; 第一级淬火时采用较高喷水压力和较低水流密度能获得较大的淬硬深度; 第二级淬火时提高水流密度比延长持续时间对试样的淬硬深度更有利, 但后...[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8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48
摘要:在不同弯曲载荷水平下, 对30CrNiMo8合金钢进行了系统的弯曲微动疲劳试验, 建立了其微动疲劳S-N曲线, 讨论了其弯曲微动疲劳特性及相关规律。结果表明: 30CrNiMo8钢弯曲微动疲劳的S-N曲线明显不同于常规疲劳的, 呈现“C”曲线特征; 随着弯曲载荷的增加, 微动依次运行于部分滑移区、混合区和滑移区; 在混合区, 裂纹最易萌生且微动疲劳寿命最短; 微动损伤区的...[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9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53
摘要:对SA213-T92钢焊管在600~750 ℃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退火处理, 对退火前后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 对应力的热松弛行为进行了分析, 根据高温松弛动力学曲线计算得到了松弛激活能。结果表明: 退火前焊管接头表面的纵向残余应力高于横向的, 两者分布规律相似, 离焊缝越远, 残余拉应力越小; 不同温度退火后焊管接头表面的残余应力比退火前均有降低, 随着退火温度的...[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29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57
摘要:以稀土硫酸盐为原料, 用草酸沉淀法制备了稀土草酸盐, 然后在不同工艺下煅烧得到稀土氧化物(即稀土抛光粉); 通过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仪、XRD、TEM、抛光机等研究了稀土草酸盐的热分解行为和稀土氧化物晶粒的晶化过程、微观形貌和抛光性能。结果表明: 经不同温度煅烧后的稀土氧化物晶相均为立方CeO2, 550 ℃煅烧3 h得到结晶不完整的空心球形颗粒, 而95...[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0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61
摘要:采用氩弧熔覆工艺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TiCrCuFeNi高熵合金涂层, 采用SEM、EDS、XRD等对该涂层的组织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硬度、耐磨性、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高熵合金涂层主要由FCC固溶体、BCC固溶体及Laves相组成; 涂层表面显微硬度可达754.5 HV; 涂层的耐磨性较好, 优于熔覆钴基合金涂层的, 干磨时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涂层在3.5%NaCl...[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0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65
摘要:用扭转疲劳试验机对63Sn-37Pb和Sn-3Ag-0.5Cu两种合金钎料在扭转载荷下的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钎料均为循环软化材料, 它们的变形主要由塑性变形决定; 两种钎料的疲劳寿命均随着剪应变幅的减小而显著增大; 在相同的剪应变幅下, Sn-3Ag-0.5Cu合金钎料的疲劳寿命比63Sn-37Pb钎料的长, 即Sn-3Ag-0.5Cu合金钎料的抗剪切疲劳能力更强。[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1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70
摘要:采用聚四氢呋喃二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羧基含量的聚氨酯(PU), 然后采用乙酸锌对羧酸型PU进行中和, 制备了羧酸型PU离聚体;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仪(DSC)、拉伸测试机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研究了金属离子引入对PU离聚体的相分离程度、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1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76
摘要: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316L不锈钢表面沉积铬涂层, 并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其在0.5 mol·L-1 H2SO4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锈钢表面制备的铬涂层均匀致密,显著提高了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 自腐蚀电流密度由7.62 μA·cm-2减小到0.06 μA·cm-2, 可显著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 在腐蚀溶液中长期浸泡时, 铬涂层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稳定性。[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2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80
摘要:在铜锌合金熔炼凝固时施加时施加了旋转电磁场, 采用电化学腐蚀试验、显微组织观察等方法研究了旋转电磁场对铸态铜锌合金耐腐蚀性能、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熔炼时施加旋转电磁场得到铜锌合金的显微组织比未施加的明显细小、均匀和致密, 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2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84
摘要:采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比研究了T7热处理后重力铸造与挤压铸造Al-5.0Cu-0.6Mn-1.0Fe-1.0Ni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与重力铸造合金相比, 挤压铸造合金中孔洞和针状Al7Cu2Fe相都有所减少, 块状Al9FeNi相变得细小弥散;热处理后挤压铸造合金在200 ℃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伸长率比重力铸造合金分别提高了3.8%, 10.8%和118.5%。[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2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88
摘要:通过考察自由状态及承压状态下的三种氟橡胶O型密封圈在酸性介质中腐蚀前后的几何尺寸、力学性能以及形貌的变化, 对其耐酸性介质腐蚀性能做出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腐蚀后, 氟橡胶O型密封圈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硬度减小, 几何尺寸发生变化; O型密封圈在承压状态下的腐蚀程度比自由状态下的轻; 在承压状态下, 液相腐蚀比气相腐蚀轻, 而自由状态下则相...[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2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93
摘要:对4 mm厚6061-T6铝合金进行了搅拌摩擦焊焊接, 采用组织观察, 拉伸试验和静态腐蚀失重试验对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及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接头焊核区发生了动态再结晶, 形成了细小的等轴晶, 热机影响区晶粒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形, 热影响区晶粒发生了粗化; 焊接速度为160 mm·min-1时, 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215 MPa, 为母材的76%, 接头...[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3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97
摘要:采用应变速率循环法、恒速度法、恒应变速率法, 在450, 475, 500 ℃下分别对切割面粗糙度不同的5083铝合金进行拉伸, 研究了温度、拉伸方式、切割面粗糙度对其超塑性的影响以及应变速率循环法拉伸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 5083铝合金经上述三种方式拉伸后, 其最大伸长率分别为131%, 108%, 149%, 分别对应最佳变形温度为475 ℃, 500 ℃, 500 ℃, 而且线切割面...[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3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101
摘要:在分析高速冷滚打成形原理的基础上, 建立了热力耦合数学模型, 通过常温和高温下不同应变速率的静态和动态压缩试验, 结合Johnson-Cook流动应力公式, 建立了40Cr调质钢的本构模型;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40Cr调质钢高速冷滚打成形进行数值模拟, 在考虑加工硬化与动态软化的综合效应下, 获得了工件应力、应变和温度的分布, 探讨了冷滚打成形过程中热力耦合形成的原...[查看更多]
2015-03-20 08:09:34
《机械工程材料》/ 2014年第38卷/ 第8期 pp.108
摘要:某型发动机在进行300 h长试试车过程中, 材料为FGH4097粉末高温合金的高压涡轮盘发生断裂, 造成发动机烧毁, 对涡轮盘掉块断口进行宏观、微观观察以及能谱分析, 对故障原因进行了排查并对排查结果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失效的高压涡轮盘为疲劳断裂, 涡轮盘疲劳断裂的原因是其冷却孔边存在的夹杂物以及夹杂物周围的大面积原始颗粒边界(PPB), 夹杂物主要...[查看更多]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