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电力与能源
创刊于1980年,2011年由原《能源技术》正式更名为《电力与能源》,现由上海科学院主管,上海市能源研究所、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上海市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着力搭建展示低碳技术、新能源实践应用和电力前沿技术等的交流平台,力求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综合反映电力、能源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成果与经验的研究与借鉴,具有学术性、实证性、资料性的风格,致力于为我国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 报道范围:新能源技术,电网技术,发电技术。 涉及领域:能源(储运、火电、核电、水电及风电等)、低碳经济、超高压和智能电网等。 主要读者:能源和电力及相关学科科研及技术人员、政府机构研究和技术人员、公司企业的研究及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 广告范围:电力设备、新能源设备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电力与能源》2014年第6期目录
目录
能源战略
电力技术
发电技术
能源技术
成果与经验
总目次
《电力与能源》2011年第32卷第1期论文目录
2015-06-28 17:40:25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2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 将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影响, 全球的消费模式、能源格局、物流布局、投资格局和贸易格局都会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进行调整。低碳经济带来的这种调整, 既是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挑战也给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低碳经济要求上海的能源建设向低碳能源转变, 上海的产业发展向低碳模式转变, 上海的制度模式向变革创新转变。低碳...[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26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7
摘要:介绍了低碳经济的特点, 指出低碳经济对于我国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次机遇, 通过国外一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谋略和任务, 特别强调了发展农村能源和开发海洋能的深远意义。[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26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9
摘要:对“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的电力与能源资源和消费进行了总结,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的电力与能源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北京市的电力与能源中长期供需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北京市的电力与能源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以及保证实现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所需要的政策措施。[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26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15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最新动态和政策实践经验, 分析了浙江省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条件、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浙江省可再生能源的科学规划要突出重点、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27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18
摘要: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消费国, 火电消费占了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3%。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 大幅度提高火电行业的能效水平乃不二选择。基于研发中的700℃高效超临界计划尚存在技术和造价瓶颈的现实, 应探索在现有技术的条件下的低碳煤电之路。事实上, 现有火电的技术体系中, 设备、设计、调试、运行及控制方式等, 仍存在着很大的节能空间, 上海外高桥第三...[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28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22
摘要:近年来, 华东区域电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各项指标有了显著提升, 从发电、输配电用电等环节比较分析了华东区域电力节能减排各项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异, 认为华东区域电力节能减排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用电结构上差距较大。通过比较分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找出存在的不足, 明确努力的方向, 并...[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28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26
摘要:确保大受端城市电网安全、可靠供电, 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总结大受端城市电网的特点、可能存在的大电网若干安全问题的基础上, 从调度运行的角度, 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电网、提高电源规划标准, 从“防、救、治”3个层面, 建设城市电网安全预防、快速救治、快速恢复等大受端城市电网的安全对策及建议。[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29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30
摘要:对传统集控运行模式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指出大集控运行模式的主要特征, 对新型运行模式下监控系统报警信息优化、状态检修信息平台构建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索, 并介绍了大集控运行模式的初步实践情况。[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29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33
摘要:介绍了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原理, 推导了系统主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并给出了仿真验证;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的控制方式, 给出了一种MMC的控制结构;介绍了世界范围内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应用情况, 以及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工程概况、系统运行方式及控制策略, 并讨论了用于南汇工程的直接电流控制的原理图和控制...[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0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39
摘要:提出一种考虑电网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无功规划模型, 采用基于预测-校正的原对偶内点算法进行求解, 使系统在配置最小无功补偿容量的条件下满足安全裕度要求, 并在多个IEEE 标准系统和国内某个大型电网上验证了所提规划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速度和收敛性。[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1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43
摘要:介绍了上海市用电负荷管理系统的现状, 研究了230 MHz通信瓶颈问题。在对当前建设智能化电网负荷管理系统面临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智能化电网发展的要求, 提出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 提高通信和数据安全水平, 统一数据融合和技术标准, 增强与客户互动机制和体系, 进一步推进负荷管理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及建议。[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2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48
摘要:云广±800 kV直流输电线路途径地区山脉起伏、地形复杂、雷电活动频繁, 线路防雷面临严峻的考验。结合云广线路的工程实际, 采用“ATP-EMTP”数值模拟软件, 对该线路的反击和绕击耐雷水平进行研究, 并根据《过电压保护规程》和修正的电几何法计算反击和绕击的闪络率, 为线路运行和以后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4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52
摘要:提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燃煤发电机组的智能化协调控制方法, 它能根据机组增减负荷和稳态工况, 采用合适的控制方式, 在变负荷时采用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机组变负荷性能的控制方式, 更好地满足电网的变负荷要求;在稳态时采用有利于机组稳定经济运行的控制方式, 较好地协调厂网利益。智能化协调控制策略包括协调方式的智能化控制方法、直流炉智能...[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4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57
摘要:针对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的海量控制数据及Zhetribution network分布式控制特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系统的配电网无功电压分布式协调控制框架模型, 将多Agent系统分为节点、区域和配网三层,并讨论各级Agent具体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协调控制等。这种将复杂的配电网无功控制划分为分布式的、彼此相互通信的协调控制的多Agent技术, 可以在配电网电压无功控制中...[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7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61
摘要:阐述了风光储联合发电的发展背景和基本特点, 分析了风光储联合发电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容量配比、储能装置功率和容量选择、风光储系统调度策略、智能控制调度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方案等关键技术, 介绍了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工程应用情况, 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7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64
摘要:新能源科技展示已经成为世博科技的亮点。在世博会园区及场馆中, 太阳能技术得到充分的展示, 江水源热泵和地热泵供能技术凸显了能源技术中低碳环保的理念, 储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以及其他新能源技术如风能、生物质能、清洁煤技术等也在不同场馆以不同的形式得以介绍或展示。文章还分析了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现状和趋势。[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7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70
摘要:针对甲醇蒸汽的微通道重整催化反应过程, 建立了三维稳态多组分传输反应模型, 利用数值模拟分析, 分别研究了平行矩形微通道和树形分叉微通道网络在Zn_Cr/CeO2/ZrO2催化剂下的反应情况。通过双速率模型考察这两种流道中操作条件对甲醇水蒸汽重整制氢输运规律的影响, 发现这两种微通道反应器促进了甲醇转化率和氢气产率的提高, 且有助于反应器内温度分布均匀...[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7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74
摘要: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核心器件太阳电池出发, 介绍了各类太阳电池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重点介绍了硅基太阳电池、化合物太阳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等的技术研发状况, 并分析了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路线。[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7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80
摘要:华能玉环电厂1 G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自2006年投产后, 在机组启动方面采取了合理安排启动过程, 缩短启动时间;采用单侧风机运行;汽泵向锅炉上水, 减少电泵运行时间;及时投运疏水回收系统;提高等离子系统投用率;锅炉起压后及时投入2号高加, 提高锅炉补给水温度;维持汽水分离器低水位运行, 实现WDC阀零排放或少排放等节能措施。在机组停运方面采取了控...[查看更多]
2015-06-28 17:40:37
《电力与能源》/ 2011年第32卷/ 第1期 pp.83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