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电力与能源
创刊于1980年,2011年由原《能源技术》正式更名为《电力与能源》,现由上海科学院主管,上海市能源研究所、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上海市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着力搭建展示低碳技术、新能源实践应用和电力前沿技术等的交流平台,力求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综合反映电力、能源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成果与经验的研究与借鉴,具有学术性、实证性、资料性的风格,致力于为我国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 报道范围:新能源技术,电网技术,发电技术。 涉及领域:能源(储运、火电、核电、水电及风电等)、低碳经济、超高压和智能电网等。 主要读者:能源和电力及相关学科科研及技术人员、政府机构研究和技术人员、公司企业的研究及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 广告范围:电力设备、新能源设备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电力与能源》2014年第6期目录
目录
能源战略
电力技术
发电技术
能源技术
成果与经验
总目次
《电力与能源》2013年第34卷第1期论文目录
2015-08-03 16:16:47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1
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走转型发展的道路, 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节约能源的根本目标。传统的工业经济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导致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集中表现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性强, 并且能源效率低下。因此, 能耗总量控制并提高能效是转型发展的...[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48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4
摘要:分析了欧盟新能源战略的背景, 阐述了欧盟新能源战略的主要内容, 列举了欧盟2050能源路线图所依据的数据与事实, 介绍了路线图所采用的PRIMES模型及七种假设情景, 揭示了路线图展现的10个结构性变化及其挑战和机遇, 最后提出了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若干启示。[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48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8
摘要: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 聚集了相应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资料、资本、劳动力和科学技术, 是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横交错经济网络的枢纽和区域经济活动中心。城市的规模越大, 现代化水平越高, 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的种类越多, 各种灾害发生的概率越高, 危险性也越大。另一方面城市化与温室气体排放关系密切, 一方面传统化...[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49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13
摘要:随着能源、环境、交通、人口等资源压力的增大, 在科技的推动下, 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模式——“网络化经济”, 而智能电网是网络化经济在电网领域的渗透发展。在研究智能电网各国发展进展的基础上, 分析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负面效应, 并相应的提出对策, 供智能电网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49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18
摘要:对一种典型的超临界水堆(SCWR)设计方案中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S)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HRS)回路进行了简化, 建立了两系统在超临界压力下的统一水动力模型。利用模型对SCWR主系统和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水动力特性及输热、排热能力进行了计算,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堆芯进口温度、泵特性、回路高度、系统阻力等因素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0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24
摘要:在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螺旋板式换热器运行过程中, 传热和压降引起的耗散数与冷流体出口温度和冷、热流体的流速的关系。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 以传热和压降引起的耗散数最小为目标, 对流体出口温度和冷、热流体的流速的组合进行了优化。给出了优化实例, 根据优化解对优化效果进行了评价, 指出采用优化解对换热器进行设计, 可以减少流体流动的压降减少水泵用...[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0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27
摘要:利用最小二乘法辨识原理, 推导了电液调节系统辨识用数学模型, 并用某电厂300MW国产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的现场试验数据进行了参数辨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进行参数辨识,辨识结果基本满足精度要求,效果良好。[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1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30
摘要:随着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与常规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不同, 如何对其在现场进行有效的检验测试是一个难题。叙述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并对其故障特征和检测项目进行分析。介绍了一种利用大电容放电原理制作的便携式现场测试装置, 通过对上海110kV封周变电站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现场试验, 证明了测试原理与系...[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1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34
摘要:以60kW开关磁阻电机系统中采用三相不对称半桥电路的功率变换器为例, 设计叠层母排方案, 通过电路仿真, 研究各部分杂散电感对电路瞬态特性的影响。分析母排设计中各几何因素对杂散电感影响, 引入影响因子, 对母排设计中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据此, 为母排最优设计提供依据。[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2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39
摘要:介绍了上海市电力公司“大运行”模式下超高压变电站的组织结构, 通过比较和分析超高压变电站各类通信业务的特点, 提出了配置超高压变电站通信业务的要点。以中心站为主要研究对象, 重点剖析中心站至受控站和各级调度的各类通信业务, 并分类阐述了通信网络的结构以及网络构建的实施过程。结合超高压变电站通信业务的发展特点, 指出了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并...[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2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42
摘要:换相失败是直流系统常见的故障之一, 连续换相失败或者多回直流同时换相失败, 将会严重危害交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 换相失败的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机电暂态程序具有模型简单、仿真规模大、计算时间短等特点, 而且仿真精度能够满足电力系统的计算要求, 常常用于分析大型交直流混合电网的换相失败原因。在阐述换向失败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3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47
摘要:日负荷曲线预测是制定日调度计划等工作的基础, 典型日负荷曲线的预测对电网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电网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历史数据的预处理、初始聚类中心的设置以及最优聚类数目的确定, 建立典型日负荷曲线的聚类预测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的聚类结果以及待预测日的温度、降水量、湿度等相关参数, 得出典型日负荷曲...[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4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51
摘要:针对用电压凹陷矩阵来表示电网发生故障时产生的电压凹陷不够直观的问题, 提出了在改进故障点法基础上用三维可视图来表示电压凹陷的方法, 实现在多节点电网中可以直观地看出电网发生电压凹陷的节点及电压凹陷的深度。根据电压凹陷深度和故障距离的关系曲线对传输线分区, 在每条传输线上设置有限个故障点, 计算每个故障点上发生短路故障时, 每个节点的电压凹...[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4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56
摘要:为了提高客户对供电质量和用电可靠性的要求, 避免发生电力事故或电力故障时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研制了一种新型、实用的移动式低压开关连接装置, 用以改变在应急发电车等应急电源到达客户配电房之后, 采用扳手加螺栓的方法将应急电源接入客户低压侧的传统做法。移动式低压开关连接装置可与各类用电设备及应急发电车配套运作, 明确了用电客户、客户服务中心...[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5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59
摘要:500kV练塘站是上海电网的重要枢纽变电站。2011年3月12日和3月30日, 由于一次设备原因, 5107线和5117线相继发生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 当时保护动作正确, 自动化后台显示无误, 但是故障录波器和保护装置所录波形明显不同。从开关保护跟跳、故障波形录入、数字化变电站、IEC 61850通信等方面, 对这两起性质相同的线路跳闸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 并对厂家提供的软...[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5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62
摘要: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 是电网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排查和分析变电站的废水排放状况, 了解变电站废水排放的特点以及主要污染因子, 向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客观、全面、均衡的变电站环保评估。叙述了变电站的生活污水排放、处理方式、运行效果以及环境评价, 提出了适合变电站运行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方式和相关维护措施, 用以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6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66
摘要:使用符合美国Ontario-Hydro方法(OH法)标准的测汞设备, 对某一电力集团某台安装了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装置(SCR)的660MW燃煤机组锅炉进行了汞排放状态及控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燃煤发电机组安装了SCR后, 原煤中的汞主要被电除尘下的灰吸附, 占77.65%, 另外12.72%的汞在脱硫产物中, 最后有9.6%的汞以烟气形式排放, 而底渣中的汞含量非常少。[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6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69
摘要:通过分析600MW供热机组(单机供热流量达500t/h)的供热控制对象的特性, 改进了供热保护、供热抽汽流量控制、供热抽汽温度控制等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7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73
摘要:研究了遗传算法及模糊决策下微电网中分布式能源接入变电站的网架优化问题, 以减小节点电压偏移、线路损耗、运行成本、安装成本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五大目标作为多目标函数, 优化了分布式发电的变电站容量和位置, 并做模糊决策隶属度分析选取最优解。根据变电站的定容定址最优解, 将配电网进行分区后, 采用剪枝最小生成树算法优化网架结构, 以此达到分布式...[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7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78
摘要:滩涂地区的土层分布很不均匀, 土层承载力较低。而风力发电机组对塔架倾斜十分敏感, 对基础不均匀沉降要求特别高。介绍了山东利津三期风力发电工程的概况及地质条件, 通过预制桩与灌注桩的工程造价比对, 得出单个风机预制桩基础要比灌注桩基础造价低2.2%。由于工程地处沿海滩涂地区, 为了防止海水中的氯离子侵蚀基础, 泥浆护壁需要消耗大量淡水, 而且水下成...[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7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82
摘要: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性能与当地太阳能辐照特性直接相关。利用南京地区全年辐射强度统计数据建立了逐时太阳能强度及其计算模型, 结果可以作为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提供性能分析和方案论证的参考依据。[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8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85
摘要:以太阳能直接蒸汽直接发电系统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为研究对象, 在建立其热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对集热器的传热与流动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 提高工作流体的初始温度, 集热器效率反而降低; 增加流量可以提高集热器效率; 太阳辐射强度越大集热器的效率越大, 并且影响较大。[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8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88
摘要:以太阳能槽式直接蒸汽发电(简称DSG系统)为研究对象, 根据南京全年辐射强度统计数据及全年辐射平均强度确定该系统汽轮机的型号、集热器的个数和给水流量等参数, 给出了一个无储热的5MW太阳能槽式直接蒸汽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9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92
摘要:以无储热的5MW太阳能槽式直接蒸汽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 基于南京全年辐射强度统计数据及其变化规律, 进行了全年稳态运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 在低辐射强度下系统的主汽温度较低; 在高辐射强度下主汽压力下降明显。因此当辐射强度较低时, 前移汽水分离器位置可以提高过热汽温和发电量; 当辐射强度较高时, 降低给水流量可以稳定主汽压力。[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6:59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94
摘要:上海吴泾热电厂11、12号机组除灰系统, 采用微正压稀相气力输灰。机组燃煤由设计煤种改为配煤掺烧后, 输灰量超过设计值, 引起灰斗积灰、输灰不畅等问题, 给输灰系统正常运行造成重大压力。通过增加除灰系统的输灰能力、优化程控中气锁阀的参数设定和增加一电场灰斗保护等措施, 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 解决了除灰系统出力不足的问题, 提升了300MW燃煤机...[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7:00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97
摘要:介绍一种新型的GDZ110kV干式高压电缆终端头的设计原理和结构特征, 主要是具有沿面电压分布均匀、污闪电压高、无油、无瓷、结构轻巧、价格便宜等特点。基于该设备研发了电缆终端头登塔(杆)装置, 主要是通过横担将电缆终端头的固定和架空导线的挂点功能两者合一, 简化了电缆终端头与架空导线的连接方式。在110kV变电站进线工程中推广使用后, 设备运行状态良...[查看更多]
2015-08-03 16:17:00
《电力与能源》/ 2013年第34卷/ 第1期 pp.100
摘要:在“大营销”体系下, 供电服务围绕着“客户导向型”的建设目标, 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及客户服务水平, 为市场提供优质、及时、用心的服务, 与客户建立并保持一种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 才能使用电服务工作跃上新台阶, 为上海转型发展创建智慧城市做出新贡献。结合供电服务的现状, 提出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和继续提升用电服务水平的理念和策略, 使得供电企业在...[查看更多]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