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电力与能源
创刊于1980年,2011年由原《能源技术》正式更名为《电力与能源》,现由上海科学院主管,上海市能源研究所、上海市电力公司和上海市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着力搭建展示低碳技术、新能源实践应用和电力前沿技术等的交流平台,力求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综合反映电力、能源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成果与经验的研究与借鉴,具有学术性、实证性、资料性的风格,致力于为我国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 报道范围:新能源技术,电网技术,发电技术。 涉及领域:能源(储运、火电、核电、水电及风电等)、低碳经济、超高压和智能电网等。 主要读者:能源和电力及相关学科科研及技术人员、政府机构研究和技术人员、公司企业的研究及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 广告范围:电力设备、新能源设备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电力与能源》2014年第6期目录
目录
能源战略
电力技术
发电技术
能源技术
成果与经验
总目次
《电力与能源》2012年第33卷第3期论文目录
2015-06-29 19:39:20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197
摘要:结合《上海市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梳理和剖析了上海市能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指出在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主流趋势, 结构调整将长期作为我国能源发展主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 转型发展将成为“十二五”上海市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上海市能源发展阶段性特征, 并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前后两个不同时期的对比, 阐述了...[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0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03
摘要:对《上海市电力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解读, 总结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电力发展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上海电力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即电力格局调整, 保电压力大, 调峰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受资源环境约束新建电厂困难, 电价上涨压力增加。因此,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将是‘十二五’时期上海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 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1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07
摘要:“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地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也是新能源发展的加速期。为了搞好上海的新能源利用和发展上海的新能源产业, 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新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对上海市新能源发展的回顾和面临形势的分析, 总结了上海市新能源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并对上海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困难进行了研判, 分析解读了“十...[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1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10
摘要:对《上海市燃气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分析了“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燃气产业面临的形势, 指出“十二五”期间将是上海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为了加快发展清洁低碳能源, 必须推动上海的城市燃气产业的转型。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燃气发展的主要任务及重点工作, 指出“十二五”期间, 上海市的燃气发展将以能源转型为主线, 以...[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1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13
摘要:分岔是一种常见的非线性现象。提出了一种追踪雅可比矩阵关键特征值的连续性算法, 该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值实部、特征值关于分岔参数的一阶和二阶灵敏度系数, 构造一个判断关键特征值的指标, 然后利用该指标来确定某几个特征值为待选的关键特征值, 最后利用连续性方法对关键特征值进行连续追踪, 直至霍普夫(Hopf)分岔点。[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1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18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人们对供电质量和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网络的重要节点, 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将对变电站自动化运行和管理带来深远的影响。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保护出口矩阵的形成方法, 将传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可编程逻辑结合起来, 做成一个“...[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1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23
摘要:为了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加大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 深度排查安全生产隐患, 梳理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 进一步提升事故抢修能力, 提出了研发一种基于人体热释电感应技术, 由热释电探测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手机报警模块、GSM网络、110指挥中心报警模块和终端手机构建的输电线路塔材防盗系统。介绍了输电线路塔材防盗系统的热辐射探测技术、模块功能、电...[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1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27
摘要:目前, 抽汽式供热燃煤发电厂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既要确保周边工业园区高质量的供热要求, 又要满足电网自动增益控制(AGC)和一次调频对大容量供热机组的调度要求。介绍了吴泾热电厂2台330 MW机组在基建调试结束后, 因控制策略牺牲了变负荷调节性能而换取稳定供热运行, 造成了不能满足电网调度对机组进行AGC和一次调频的要求。从机组控制优化和逻辑要求入手,...[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2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32
摘要:内冷水系统主循环泵是换流站的关键设备, 其驱动内冷水系统的冷却水流动, 将换流阀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带至户外冷却设备, 完成换流阀与户外冷却设备的冷热交换。介绍了±500 kV枫泾换流站内冷水系统主循环泵切换工作原理, 通过阀冷却系统深度隐患排查, 分析了内冷水系统中主控与被控的关系, 控制系统中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切换逻辑中不合理设置和抗干扰差等隐患,...[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2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35
摘要:以南桥换流站深度隐患排查为例, 介绍了阀水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排查阀水冷却系统380 V电源开关与阀水冷却系统电动机控制中心(MCC)的进线开关, 在上下级保护整定上是否匹配, 逐一分析了MCC的接线方式、电动机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反时限过负荷保护的动作电流、馈线开关与进线开关之间的逻辑关系, 并应用异步电动机的启动电流特性进行...[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2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39
摘要:介绍了南桥换流站换流阀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 从提高直流换流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着手, 排查出光通道开关量信号传输模式、处理板和数据输入输出板、带电更换故障板卡和单套系统单电源供电方式均存在隐患。通过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估, 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2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41
摘要:500 kV练塘变电站是上海第一座数字化变电站, 电压等级高、数字化设备新而且规模大。介绍了一种新型线路保护装置PRS-753, 采用相关差动法的工作原理, 在上海电网的应用情况。通过对保护装置功能的分析, 指出了其在差动保护功能、通道投退和自动化通信接口方面的特殊性和不同之处, 提出了保护装置的一些硬件功能, 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够周全, 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2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45
摘要:选取一个典型的自然循环回路, 研究超临界压力下的静态特性, 结合超临界压力下水物性特点, 建立稳态分析模型, 采用基于延拓的非线性数值方法求解, 并对结果分析。同时讨论了入口温度、功率分布、管径、回路高度及入口阻力系数等因素对静态特性的影响。[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3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51
摘要:基于美国西部联合电网(Western Systems Coordinating Council, WSCC)三机九节点系统, 建立了一个带有逆变并网接口的输电网模型。以光伏发电为例, 利用逆变并网接口模型模拟了微电网与上级输电网的连接。结果表明在上级输电网的有功与无功负荷发生突变时, 微电网的接入使上级输电系统的有功与无功功率能够实现就地平衡, 并保持系统频率与电压幅值的稳定。[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3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56
摘要:以输出功率100 W的阻力型垂直轴型风力机为例, 通过优化设计找寻最佳的叶片数目、高径比和折叠率等几何参量, 然后加入导风帘装置, 给出一个最佳结构方案。运用Fluent求解器中的有限体积法对无导风帘和三种不同长度导风帘设计的叶片周围的流场进行模拟。模拟与最佳优化方式的性能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长导风帘设计的阻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具有最好的动力学...[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3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60
摘要: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受电网调峰能力的制约。随着风电场规模的增加, 风电并网运行给电网运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对常规电源调峰能力分析, 根据电网尖峰和低谷时刻的网供电力, 建立了电网在调峰能力约束下, 电网低谷时刻风电接纳容量的计算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2015年阿勒泰地区电网风电接纳容量进行了估算, 结果表明按阿勒泰地区“十二五”规划的电网结构...[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3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63
摘要:对国外核电厂功率提升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针对我国核电发展规划及用电现状, 阐述了我国核电厂进行功率提升的必要性; 并以大亚湾核电厂和岭澳核电厂为例, 通过与国外核电机组功率水平进行比较, 分析总结了MUR、SPU、EPU三种功率提升的方法以及各自相关的工作内容。所得结论为核电厂功率提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3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66
摘要:介绍了山东电网电源结构的特点和调峰现状, 根据山东电网调峰容量预测和平衡情况, 详细分析了抽水蓄能电站在山东电网的作用及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 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在山东电网的电力平衡中充分发挥作用; 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增加调峰和备用容量, 降低火电单位煤耗, 还可作为电网的调频、调相、事故备用、黑启动电源, 对电力市场的安全和电网经营起重要作用...[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4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71
摘要: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能源技术, 可以避免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运行时对电网的冲击, 还可以用于削峰填谷平衡电网供电的峰谷差, 也是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推广电动汽车的基础, 将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 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重视。介绍了国内外大容量锂电池、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和钠硫电池技术的发展动态和一些最新成果, 以及储能产业的发...[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4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75
摘要:1996年5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设立了一个由60多个国家参与、11个国际权威组织协同的国际性大型项目, 集中对电磁环境的健康影响进行全面评估。介绍了WHO开展多年的“国际电磁场计划”的立项背景、工作框架、风险评估、标准原则及关键因素。叙述了WHO“以证据为基础”的原则, 指出现有环境中的电场与磁场(包括输变电设施及用电设备)的健康风险是弱的, 没有必...[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4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79
摘要:从上海电网的运行现状以及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出发, 结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和经验, 对建立上海电网的应急指挥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于完善上海电网的应急管理体系, 提高应急能力, 保障城市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4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82
摘要:以电力电缆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急状态为分析对象, 对电缆运行应急状态作了定义和分类, 还介绍了其特点和生命周期曲线。利用生命周期曲线图, 描述了电缆运行应急状态在无外力作用下的自然发展过程。通过分析电缆运行应急状态的产生和演变过程, 可以将生命周期特征作为依据, 由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模块构建电缆运行应急状态模型。[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4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86
摘要: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对各类主设备在线监测的要求, 发现传统的主变压器测温系统, 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智能化技术要求。在列举了传统测温技术存在不足的情况下, 介绍了一种光纤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以及将主变压器绕组热点光纤测温技术应用到泸定站改造工程中的案例。通过对主变压器在线远程绕组热点光纤测温, 解决了监测变压器内部线圈热点温度盲区...[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4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89
摘要:通过采用波形对比法, 查找和分析发电机差动保护误动的故障原因。介绍了和应涌流产生的机理、特征和非周期分量对电流互感器(TA)暂态饱和的影响。通过切磋减小或消除和应涌流对策的不同观点, 结合现场实际, 将发电机差动保护整定值由0.09 pu调整至0.25 pu, 并对二次回路负载阻抗、TA伏安特性进行试验, 检验TA伏安特性、TA精度和二次回路负载能否满足误差要求...[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5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92
摘要:叙述了燃煤热电厂主蒸汽管道、热再热蒸汽管道、冷再热蒸汽管道、高压给水管道(四大管道)和支吊架构建的管道监测系统的结构、数据处理、模型组建以及系统模块的研发路径。介绍了现场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管道设备在线监测和状态计算, 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应用效果。实时数据的接入和有限元计算的程序化,使原有的静态档案式管理模式提升为实时动态管理模式, 为...[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5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96
摘要:针对锦屏—苏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在包夹段张力放线过程中会引发较高感应电问题, 通过建立相应感应电模型, 按锦苏线两极导线分别悬空2 m和28 m仿真计算, 得出导线B悬空2 m时对地感应电压为5.032 kV, 悬空28 m时对地感应电压为55.436 kV。结合±800 kV锦苏线工程的施工特点和以往专用接地工器具的使用经验, 制定了放线时防感应电的技术措施和操作...[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5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298
摘要:介绍了300 MW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加热系统焊接型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和运行情况, 针对波纹换热板焊缝开裂及腐蚀问题, 对换热板材质作了判断, 确认为316L不锈钢; 从裂纹分布及裂纹起源着手, 对裂纹和撕裂部位进行了微观形貌观察和金属元素分析。分析认为在现有工作温度和氯离子含量等条件下, 换热板应力腐蚀开裂的风险较小。换热器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焊...[查看更多]
2015-06-29 19:39:25
《电力与能源》/ 2012年第33卷/ 第3期 pp.302
摘要:通过介绍热电阻(RTD)测温系统的特点和三线制接线方式, 总结了近年来华东电网几个抽水蓄能电站RTD测温系统发生的故障, 经过对五类样品典型RTD故障模式的剖析以及失效机理的分析, 提出了完善和提高抽水蓄能电站RTD测温系统可靠运行的措施与建议。[查看更多]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