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创刊于1963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为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会刊。本刊为国内理化检验行业的资深权威刊物、已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CA》千种表收录期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分析文摘》(AA)及《质谱学通报(增补)》(MPBS)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曾多次获得国家机械行业、上海市优秀期刊奖。

报道范围:化学成分检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实验室实用知识与操作经验;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的专题综述;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

涉及领域:冶金机械、地质矿产、食品卫生、环境科学、商品检验、石油化工等。

主要读者:实验院所、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矿企业中从事理化测试专业的科研、测试与教学人员;购置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各级有关管理决策人员等。

广告范围:实验室通用仪器及设备;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生命科学仪器及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实验室家具、软件;行业专用仪器;测量、计量仪器;试剂、耗材、配件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第八届编辑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任: 鄢国强
副 主 任:

王海舟   方禹之   胡勇平
陶美娟

委       员:

马冲先  王   虎  王海舟
王淑华  冯玉怀  冯建跃  
朱果逸  任一平   庄惠生  
刘   英  刘劭璞   刘树深  
杜一平  李华昌   李建平  
李建军  李莎莎   吴   诚  
邱德仁  沈   虹   沈永祥  
张   毅  张兴宝   张宏鹤  
陈永丽  陈恒武   欧忠平  
卓尚军  金米聪   金钦汉  
周仕林  周锦帆   胡勇平  
胡晓春  郜洪文   施学成  
莫卫民  徐建平   郭伟强  
郭寅龙  郭德华   陶美娟  
黄杉生  曹宏燕   鄢国强  
颜流水  戴学谦

名誉主编: 吴   诚
主       编: 马冲先
副主编:    沈    虹 
胡勇平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4020
———————— 
  CN 31-1337/TB
国际名刊代码 CODEN: LJHFE2
1963年创刊 月刊 公开发行

    
主         管: 上海科学院
主         办: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编辑部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200437
电话:(021)65556775×263
          (021)55882970
Email:hx@mat-test.com

发         行: 电话:(021)65556775×311
   
广告代理:

上海市邯郸路99号200437
电话:(021)65558944
          (021)65555440
传真:(021)55882970
业务主管:顾杰
手机:
13918904529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101094000060

 
国内总发行:上海市报刊发行局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邮发代号: 4-182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 M6530
印         刷: 上海普顺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定         价: 22.00元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3年第12期目录
目录
试验与研究
工作简报
实验室管理
知识与经验
综述
 2023年59卷
 2022年58卷
 2021年57卷
 2020年56卷
 2019年55卷
 2018年54卷
 2017年53卷
 2016年52卷
 2015年51卷
 2014年50卷
 2013年49卷
 2012年48卷
 2011年47卷
 2010年46卷
 2009年45卷
 2008年44卷
 2007年43卷
 2006年42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年第43卷第2期论文目录
2015-11-07 16:32:16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93
摘要:对二甲酚橙作为光散射探针测定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基于人血清白蛋白对二甲酚橙的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强效应,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共振散射光谱法.在pH 4.00的NaOAc-HOAc缓冲溶液中,二甲酚橙只有微弱的光散射强度,但它与蛋白质的缔合物却有较强的共振光散射信号,在λ=517 nm处,光散射强度达到最大,并且与蛋白质浓度在为0.0~10.0 mg·L-1范围呈线性,检出限为0.044 ...[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6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96
摘要:建立了灭蟑膏中1%氯蜱硫磷的超声萃取前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考查了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萃取量的影响.采用μ Bondapak C18(150 mm×3.9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冰乙酸的体积比为82∶17.5∶0.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相对标准偏差为1.8%,回收率在97%~105%之间.[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6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98
摘要: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分别建立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聚丙烯的正己烷提取物及熔体流动速率的数学模型,并选择了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谱区范围及主因子数.正己烷提取物及熔体流动速率数学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8.03%及96.65%、交叉验证均方差分别为0.049 5及0.94.结果表明,预测值与标准法测定值较为接近,方法适用于大批量聚丙烯品质分析.[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6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02
摘要:合成了新试剂N,N′-双(苯偶氮水杨叉)肼(PASHZ),研究了试剂与镉的方波伏安法新体系的最佳条件.在氨水-NH4Cl缓冲溶液(pH 9.1)中,于-0.867 V(vs.SCE)出现一灵敏的方波伏安峰.Cd(Ⅱ)浓度在1.0×10-6~1.0×10-4mol·L-1范围与峰电流(Ip)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9.745×106c+2.270,相关系数为0.999 4,检出限为0.5×10-6mol·L-1.该法应用于测定矿泉水中微量Cd(Ⅱ),测...[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6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05
摘要:研究了高锰酸钾氧化叶酸荧光体系的形成条件,并建立了测定叶酸含量的间接荧光法.在pH为4.0,80 ℃水浴中,高锰酸钾可将叶酸氧化为蝶呤-6-羧酸,氧化产物的荧光值较叶酸的荧光值大大增强.荧光强度与叶酸浓度在0~1.6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51 μg·L-1,将此方法应用到孕妇强化奶粉中叶酸含量的测定,RSD为2.52%(n=6).[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6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08
摘要:在微酸性条件下,铕-苯胺蓝(ABWS)与阿米卡星(AMK)反应,生成三元蓝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正吸收波长位于676 nm,最大负吸收波长位于60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59×104和9.25×104L·mol-1·cm-1;用双波长法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38×105L·mol-1·cm-1;AMK浓度在0~1.5 mol·L-1(正吸收)和0~1.6 mol·L-1(负吸收)之间遵守比耳定律.由此建立了测定阿米卡星的单波...[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6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11
摘要:对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AES)测定以钛为基体元素的物料(如二氧化钛、金红石等)中痕量钛的最佳分析条件作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波长为310.023 nm的谱线作为分析线可避免大量钛的严重干扰.在应用适宜的同步背景校正条件下,钛及其他常见元素的干扰均能有效消除,而且在制备钒的标准工作曲线时也毋需作基体匹配.试样用HCl-HF-H2SO4混合酸消解,经硫酸冒...[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14
摘要:研究了铜(Ⅱ)与二溴对氯-偶氮氯膦(CPA-DBC)的显色反应.在pH 4.7 HOAc-NaOAc缓冲介质中铜(Ⅱ)与CPA-DBC形成了1∶2的蓝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06 nm,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104L·mol-1·cm-1,铜(Ⅱ)在0~25 μg/25 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将此方法应用于测定大米中铜,根据6次测定结果算得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6.6...[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16
摘要:研究了用于快速测定牛奶主要成分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法和漫反射光谱法,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差异,并提出将两种方法结合形成复合光谱法用于牛奶成分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复合光谱法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多变量回归分析中牛奶成分含量的预测精度.[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19
摘要: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硫氰酸铵-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水体系浮选分离Hg(Ⅱ)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结果表明:pH 5.0,在1.0 g氯化钠存在下,当0.1 mol·L-1硫氰酸铵溶液0.5 mL,1.0×10-2mol·L-1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溶液1.0 mL时,Hg(Ⅱ)可被此体系定量浮选,而Cd(Ⅱ)、Ni(Ⅱ)、Co(Ⅱ)、Mn(Ⅱ)、Fe(Ⅱ)、Al(Ⅲ)等离子在此体系中不被浮选,从而实现了Hg(Ⅱ)与这些常...[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22
摘要:介绍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方便米饭中砷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该法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计算校准曲线的标准不确定度,并充分分析和识别分析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较为全面地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该法对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具有参考作用.[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26
摘要:对离子色谱法测定磷酸锂中钾、钙、镁杂质离子的方法进行研究.采用DX-80型离子色谱仪,分离柱为Ion Pac CS12A-5 μm阳离子分离柱,用2×10-2mol·L-1甲基磺酸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2 mL·min-1,测定了磷酸锂中各钾、钙、镁杂质离子的含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6,0.999 3,0.999 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样品回收率为98.1%~100.3%.[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28
摘要:在0.2 mol·L-1的氨水-NH4Cl(pH 9.5)缓冲溶液中,1.0 mol·L-1 NaNO2存在下,钴(Ⅱ)-中性红(NR)络合物于-1.19 V(vs.SCE)处产生灵敏的极谱波,二阶导数波峰电流与钴浓度在2.0×10-8~5.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8mol·L-1.研究了钴(Ⅱ)-中性红(NR)络合物的电极反应机理,证明了该波为不可逆极谱催化波,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钴(Ⅱ)∶(NR)=1∶1...[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32
摘要: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磁性材料1YC8中钴含量,建立了测量过程分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过程不确定度来源及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了测定结果的置信区间.给出磁性材料1YC8中钴的含量及其置信区间为10.92%±0.07%.[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35
摘要:研究了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和鉴别在合成N-乙基-对-薄荷烷-3-甲酰胺中所得粗品的各组分.试验表明硅胶H(60型)为最佳吸附剂.敷有此吸附剂的薄层层析板经在110 ℃活化2 h,所用展开剂为以5与1之比混合的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展开距离最少为14.00 cm,经展开后粗品中4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展开层用碘铋化钾(KBI4)溶液和碱性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即可清楚地观察到4个色斑...[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38
摘要:在pH 4.0的HOAc-NaOAc介质中,Pb(Ⅱ)与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生成络合物,于-0.46 V(vs.SCE)处出现一灵敏的极谱峰,Pb(Ⅱ)的质量浓度在0.10~10.0 mg·L-1范围内峰电流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0.46 V处的极谱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Pb(Ⅱ)还原产生.用直线法测得络合...[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41
摘要:研究利用聚苯基荧光酮修饰玻碳电极测定痕量汞的溶出伏安法,在0.1 mol·L-1氨水-NH4Cl缓冲溶液中(pH 9.5),开路搅拌,Hg(Ⅱ)富集于修饰电极表面,通过介质交换至0.1 mol·L-1盐酸溶液中,于-0.40 V还原后阳极化线性扫描,在0 V左右处获得一灵敏汞的溶出峰.其氧化峰电流与Hg(Ⅱ)浓度在9.0×10-8~8.0×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开路富集5 min,检出限达2.0×10...[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44
摘要: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汞的分析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估计.认为在分析的全过程中,标准溶液的配制、校准曲线的绘制以及试样的分析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三项主要来源.基于这一认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关系式中的各个变量作了分析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量化.最后,按统计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47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49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51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53
2015-11-07 16:32:1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54
2015-11-07 16:32:1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56
2015-11-07 16:32:1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57
2015-11-07 16:32:1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59
摘要:对用有机染料作试剂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蛋白质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1990年至2004年间)作了评述.对测定蛋白质的反应体系中有机染料作用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论述.文中涉及的有机染料主要有:三苯甲烷类、偶氮类、酞菁类及羟基蒽醌类等(引用文献58篇).[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2:1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2期 pp.164
摘要: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中的悬浮液直接进样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进展作了评述.文中引用文献涉及年份为1988~2005年.主要的评述内容包括试样制备方法、仪器装置、校准方法、影响悬浮液进样中的传输效率和雾化效率及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因素,以及此技术的分析应用(引用文献47篇).[查看更多]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