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创刊于1963年,由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为机械工程学会理化检验分会会刊。本刊为国内理化检验行业的资深权威刊物、已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CA》千种表收录期刊、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分析文摘》(AA)及《质谱学通报(增补)》(MPBS)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曾多次获得国家机械行业、上海市优秀期刊奖。

报道范围:化学成分检测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实验室实用知识与操作经验;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的专题综述;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

涉及领域:冶金机械、地质矿产、食品卫生、环境科学、商品检验、石油化工等。

主要读者:实验院所、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工矿企业中从事理化测试专业的科研、测试与教学人员;购置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各级有关管理决策人员等。

广告范围:实验室通用仪器及设备;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生命科学仪器及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实验室家具、软件;行业专用仪器;测量、计量仪器;试剂、耗材、配件等。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获取期刊信息



第八届编辑委员会
按姓氏笔画排序
   
主       任: 鄢国强
副 主 任:

王海舟   方禹之   胡勇平
陶美娟

委       员:

马冲先  王   虎  王海舟
王淑华  冯玉怀  冯建跃  
朱果逸  任一平   庄惠生  
刘   英  刘劭璞   刘树深  
杜一平  李华昌   李建平  
李建军  李莎莎   吴   诚  
邱德仁  沈   虹   沈永祥  
张   毅  张兴宝   张宏鹤  
陈永丽  陈恒武   欧忠平  
卓尚军  金米聪   金钦汉  
周仕林  周锦帆   胡勇平  
胡晓春  郜洪文   施学成  
莫卫民  徐建平   郭伟强  
郭寅龙  郭德华   陶美娟  
黄杉生  曹宏燕   鄢国强  
颜流水  戴学谦

名誉主编: 吴   诚
主       编: 马冲先
副主编:    沈    虹 
胡勇平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4020
———————— 
  CN 31-1337/TB
国际名刊代码 CODEN: LJHFE2
1963年创刊 月刊 公开发行

    
主         管: 上海科学院
主         办: 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编辑部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200437
电话:(021)65556775×263
          (021)55882970
Email:hx@mat-test.com

发         行: 电话:(021)65556775×311
   
广告代理:

上海市邯郸路99号200437
电话:(021)65558944
          (021)65555440
传真:(021)55882970
业务主管:顾杰
手机:
13918904529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101094000060

 
国内总发行:上海市报刊发行局
国内订阅: 全国各地邮政局(所)
邮发代号: 4-182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外代号: M6530
印         刷: 上海普顺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定         价: 22.00元
   
当期导读过刊浏览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3年第12期目录
目录
试验与研究
工作简报
实验室管理
知识与经验
综述
 2023年59卷
 2022年58卷
 2021年57卷
 2020年56卷
 2019年55卷
 2018年54卷
 2017年53卷
 2016年52卷
 2015年51卷
 2014年50卷
 2013年49卷
 2012年48卷
 2011年47卷
 2010年46卷
 2009年45卷
 2008年44卷
 2007年43卷
 2006年42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7年第43卷第4期论文目录
2015-11-07 16:33:0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53
摘要:制备了用巯基丁二胺铜(CuL)修饰的金电极并用作HIV-p24抗原蛋白(简称p24)免疫检测的化学传感器.CuL通过单层自组装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其覆盖率为1.02×10-11mol·cm-2,在含有1.0 mmol·L-1过氧化氢并在pH 6.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备的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150 μg·L-1 p24对相应的伏安响应,方法的检出限为0.2 μg·L-1.在10 μg·L-1 p24浓度水平作精密度试验...[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7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56
摘要:建立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离子阱二级质谱(GC-MS/MS)检测食品(薯条,薯片,咖啡,饼干和膨化食品)中丙烯酰胺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丙烯酰胺采用去离子水提取,正己烷脱脂后石墨化碳黑小柱净化,溴水衍生后GC-MS/MS进行分析.方法在10~1 000 μg·L-1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检出限为4.02 μg·kg-1,在10,100,1 000 μg·kg-1三个水平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1...[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60
摘要:制备了一种溶胶-凝胶普鲁士蓝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抗坏血酸在该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在磷酸缓冲溶液(pH 5.0)中,在2.5×10-5~3.2×10-3mol·L-1范围内,抗坏血酸的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5,检出限为7×10-6mol·L-1.该修饰电极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特点.方法已用于水果中抗...[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64
摘要:将目标因子分光光度法应用于五味子提取液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等三项活性成分的同时测定,介绍了基本原理和具体的分析步骤,运用计算机VC++语言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目标因子分光光度法对样品各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在98.9%~106.7%之间,样品不经分离即可同时测定.[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67
摘要:建立了灰化消解-极谱法测定油样中镉、铅、铜、镍、钴等5种微量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油料样品通过灰化法消解后,用极谱法在乙酸-乙酸盐缓冲溶液和磺基水杨酸-磷酸-氨水体系中测定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5种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1.3×10-4~9.8×10-4g·L-1,加标回收率为9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22%~3.16%.[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8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70
摘要:提出了以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萤石粉中砷的方法,研究了酸介质、还原剂、载气流量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并选择出最佳工作条件.砷的检出限为0.052 μg·g-1,线性范围为0.10~6.00 μg·L-1,回收率在90.0%~10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9.8%.[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72
摘要: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产品中螺旋霉素与泰乐菌素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挥干后溶于酸性缓冲液中,经正己烷去脂、HLB SPE小柱净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采用Meck Purospher STAR RP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及乙腈和pH 2.5磷酸缓冲溶液的混合液作梯度淋洗进行分离.分别在232 nm及287 nm对螺旋霉素及泰乐菌素进行紫外...[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75
摘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伤湿气雾剂中丹皮酚含量的方法.在Polari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 i.d.,5 μm)上,检测波长274 nm,柱温30 ℃条件下,研究了流动相中甲醇的含量对样品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V甲醇∶V水=45∶55时,效果最佳.丹皮酚的质量在0.021~0.420 μg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并测定了不同批号伤湿气雾剂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结果的RSD值(n=5)...[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77
摘要:用悬浮液技术及非完全消化法分别处理猪肝样品,建立了悬浮液技术和非完全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猪肝中铜、铁、锌的分析方法.试验表明,在悬浮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可显著提高被测元素的吸光度,试液的粘度与空白溶液的一致,无背景吸收干扰.对非完全消化法样品处理条件、悬浮液的稳定时间及酸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0%,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80
摘要:罗丹明B能产生特征荧光,其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554 nm和575 nm.弱碱性介质中Mn2+-H2O2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可迅速氧化罗丹明B使荧光猝灭,而中药水提取物可部分清除溶液中羟自由基,从而使其荧光猝灭程度减弱.用Δλ=21 nm的同步荧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测定中药抗氧化活性的方法.测试了11种中药的抗氧化活性,以五倍子的抗氧化活性最强.[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83
摘要:介绍了采用电极法测定废水中氨氮时,以吹气法代替蒸馏法对废水水样进行预处理,简化了水样预处理的程序,样品中氨氮的释出率可达90%,加标回收率在60%~98.8%之间.对两种废水样各分析8次,得出其RSD值均小于5%.按3倍标准偏差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0.008 mg·L-1.定量测定的最高值为350 mg·L-1.[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09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85
摘要:建立了用变色酸光度法测定甲醛的方法.采用浓磷酸和过氧化氢混合体系取代原有方法中使用的具有危险性和腐蚀性的浓硫酸.在浓磷酸介质中,甲醛与变色酸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于570 nm波长处作光度测定.在甲醛的质量浓度为0.8~4.8 mg·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3.应用于测定香菇中的甲醛,回收率为92.7%~105.3%.[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87
摘要:考虑到气相中溶质分子和其它成分在固定相上的竞争吸附作用,提出了一个描述溶质在气相色谱中进样量和保留值的关系式.由此方程可以获得两个描述色谱体系特征的重要参数:溶质和其它成分在固定相表面竞争吸附的热力学平衡常数Ka和单位体积固定相所能吸附溶质的量NmS.当其它参数给定时,Ka的大小直接决定溶质进样量与保留值关系式的性质.通过试验对此方程进行了...[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90
摘要:为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AsO3-3和AsO3-4,选用Ion Pac AS4-SC色谱柱,1.8 mmol·L-1 Na2CO3+1.6 mmol·L-1 NaHCO3作淋洗液,抑制电导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9~35 mg·L-1,相关系数为0.999 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1.3%,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0%~98.9%,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2及3 μg·L-1,测定结果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对比,相对偏差为2.1...[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93
摘要:对甲氧基苯胺与对羟基苯甲醛通过室温固相反应一步合成N-(4-羟基苯基亚甲基)-对甲氧基苯胺(C14H13NO2),反应在15 min内完成,产率93%,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96
摘要:应用Vario EL Ⅲ型元素分析仪研究了高氟和全氟有机化合物中碳、氢、氮的测定方法.为克服氟对碳、氮测定的干扰,在燃烧管的高温区填加固体MgO及Ag2WO4混合物作为催化氧化剂.这一措施还可同时消除卤素及硫的干扰.在分析全氟有机化合物时,则将WO3及V2O5作为催化氧化剂直接加入于试样中并包裹于“锡舟”中进行燃烧和碳、氢、氮的测定.[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299
摘要:为从分子水平认识亚甲蓝(MB)分子与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应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MB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之间相互作用机理,考察了乙醇、氯化钠、羟丙基-β-环糊精以及Triton X-100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MB与SDS之间能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产生变色反应,乙醇等对相互作用都有影响.认为MB与SDS变色反应机理是在MB 与SDS大分子间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基础...[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03
摘要:在0.025mol·L-1 NH4OAc-HOAc(pH 5.0)溶液中,SO2吸附在滴汞电极上,于峰电位-0.66 V(vs.SCE)处产生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还原波,引入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后,峰电流I″p的灵敏度提高0.81倍,其I″p与SO2浓度在0.2~6.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 mg·L-1,S2-、NO-2、醛类及带色物质等无干扰.用于食品中SO2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0.0%~114.0%,RSD为0.1...[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0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06
摘要:将壳聚糖用作填充色谱柱的吸附剂,对壳聚糖色谱柱吸附铝(Ⅲ)的最佳试验条件作了试验,并取得如下结果:① 铝(Ⅲ)柱吸附时溶液的最佳酸度为pH 5.0;② 溶液通过吸附柱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为4 h,测得静态饱和吸附量为5.26×10-4mg·L-1;③ 溶液通过吸附柱的适宜流速为1 mL·min-1;及④ 用1 mol·L-1硫酸作洗脱剂可取得最佳效果.上述铝(Ⅲ)的壳聚糖吸附富集条件成...[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08
摘要:研究了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钠(Na2SO4)-邻苯二酚紫(PV)体系中铍(Ⅱ)、铁(Ⅲ)、铁(Ⅱ)、铝(Ⅲ)、铬(Ⅲ)、锰(Ⅱ)的萃取行为.试验结果表明,铍(Ⅱ)在pH 3.5~7.0及铁(Ⅲ)在pH 4.0~7.0范围内可以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铝(Ⅲ)、铬(Ⅲ)在pH 1.0~7.0、锰(Ⅱ)在pH 1.0~4.5、铁(Ⅱ)在pH 1.0~4.5则不被萃取.从而实现了将铍(Ⅱ)(pH 3.5)、铁(Ⅲ)(pH 5.0)与铝(Ⅲ)、...[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11
摘要:报道了硅铁中锰、钙、铝、铬及铜五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方法.对仪器的工作条件和各元素分析谱线的选择进行了试验和优化.通过对多个硅铁标准样品的分析,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所得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在99.0%~105.0%之间.[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13
2015-11-07 16:33:1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15
2015-11-07 16:33:1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17
2015-11-07 16:33:1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18
2015-11-07 16:33:1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20
2015-11-07 16:33:11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21
2015-11-07 16:33:1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23
2015-11-07 16:33:1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25
2015-11-07 16:33:1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27
2015-11-07 16:33:12
N/A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29
2015-11-07 16:33:1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30
2015-11-07 16:33:1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32
摘要:对环境中硒形态分析的近期发展(1996-2005年)情况作了综述.内容分为试样制备、各种测定方法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引用文献58篇).[查看更多]
2015-11-07 16:33:12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年第43卷/ 第4期 pp.338
摘要:对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近况(涉及年份主要在1992-2006年间)作了评述,内容主要集中在应用此技术包埋某些电化学活性物质或生物化学活性分子于其中而制备相关传感器的方法及其原理,在制备传感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此类传感器的分析应用.此外,对其发展趋势也作了简单的讨论(引用参考文献51篇).[查看更多]
 
专家寄语
行业人物
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