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研专题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研专题 > 消息正文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7专题报道:硬度试验
发布:shadow   时间:2017/7/31 16:03:01   阅读:3506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于2017年第6期推出了硬度试验”专题报道,主要报道国内外各种硬度试验方法、标准及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广大硬度试验研究者、工作者以及设备厂商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推动我国硬度试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促进我国硬度试验设备的研发制造,为我们国家在硬度试验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共同努力。

我国硬度计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方向
首先对我国硬度计的发展历程、分类以及关键技术等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然后对我国硬度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提出了当前硬度计行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今后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硬度计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在高档硬度计的研发制造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我国硬度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现代硬度测试设备的新功能拓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硬度测试设备在测量准确度、自动化水平、使用便捷程度等方面均较传统设备有了显著的提升。从表面硬化层的硬度测试、大批量样品的硬度测试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的硬度测试等几个常见应用方面,介绍了当前新型硬度计产品上出现的一些新颖、智能化的功能拓展及检测便捷之处,以期有助于广大同行了解硬度测试设备功能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为选购优质高效的硬度计产品提供参考。


螺栓紧固件里氏硬度现场检测误差
针对服役态In783高温合金和1Cr11Co3W3NiMoVNbNB钢螺栓紧固件,分别测试在抛光态与打磨态下螺栓端部和腰部的布氏硬度HBW及由里氏硬度换算的布氏硬度HLD→B,并结合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该两种材料螺栓在不同测试条件下不同部位的HBW与HLD→B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材料螺栓同一部位抛光态的硬度均略大于打磨态的;同一测试条件下,螺栓端部的硬度均大于腰部的;In783高温合金螺栓同一部位打磨态测得的HLD→B与抛光态测得的HBW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偏低约4%,需要在现场检测时按上述比例补偿该差值;1Cr11Co3W3NiMoVNbNB钢螺栓抛光态测得的HBW与打磨态测得的HLD→B关系为HBW=1.06~1.10HLD→B,采用里氏硬度换算获取的该低碳高合金钢布氏硬度与实测布氏硬度相比仍为负偏差。


硬度试验ASTM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对比分析及应用 
从试验方法、硬度计的检定/校准、硬度块的检定/校准等方面,对硬度试验的ASTM标准与国内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并对硬度试验ASTM标准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为国内标准的制定及应用提供借鉴;另外还介绍了硬度试验ASTM标准在国际转包生产业务中的应用,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外贸标准提供参考。

 
10Cr9Mo1VNbN钢大直径三通锻件的硬度规定值取值分析 
针对10Cr9Mo1VNbN钢大直径三通锻件的布氏硬度规定值取值问题,对部分同种材料锻件的布氏硬度与抗拉强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给出了布氏硬度与抗拉强度换算的关系公式;对600 MW超临界机组安装现场F91(即10Cr9Mo1VNbN)钢大直径锻制三通成品进行了表面硬度测试以验证其硬度均匀性。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同类材料硬度规定的基础上,研究分析确定:10Cr9Mo1VNbN钢大直径三通锻件的布氏硬度应控制在190~248 HBW,同一锻件的硬度均匀性偏差应不大于40 HBW。

 
里氏硬度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简要介绍了里氏硬度计及其特点、适用场合和发展现状。根据里氏硬度测试过程的3个主要环节(里氏硬度的测试、硬度的转换、测试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分析了里氏硬度计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如缺乏定制硬度转换表、对大行业适应性不强、难以集成到现代化生产线等。并依据这些问题,综合考虑现代化生产的特点,提出了里氏硬度测试装备工具化、定制硬度转换表、智能化、行业化、自动化等几个发展方向。

 
超声波接触阻抗硬度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介绍了超声波接触阻抗(UCI)硬度试验的原理以及UCI硬度试验设备的结构、操作方法和主要特点。应用UCI硬度计对某渗碳淬火滚轮零件外圆面进行了UCI硬度试验,对影响试验结果的各主要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UCI法测得该滚轮零件的硬度HUCI=(63.2±1.6) HRC,包含因子k=2;UCI硬度试验最主要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为硬度转换引入的不确定度以及测量重复性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在实际检测时最好选择直接输出维氏硬度,尽量减少由于硬度转换带来的不确定度,同时建议配备专门的测量工装或者辅助工具,帮助稳定测试过程,减少测量的重复性误差。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试验力、标准硬度块、压痕对角线长度的测量以及硬度计本身、试验结果的数值修约等。根据GB/T 4340.1-2009对硬度计和标准硬度块的要求,结合生产实际,计算了不同试验力下维氏硬度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硬度计的最大允许误差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所占的权重最大;对于同一维氏硬度,试验力越大,维氏硬度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则越小,因此在日常检测中,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较大的试验力,减小测量不确定度,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7专题报道:残余应力测试
 1
 便携磁力式布氏硬度计在薄壁小径管硬度检验中的实用性
 1
 国内外镀锡板硬度试验标准对比分析
 1
 拉伸、冲击和硬度试验方法国际标准的修订和问题
 1
 汽车零部件硬度的现场检测与在线检测
 1
 浅析2018版洛氏硬度试验(GB/T 230.1)与布氏硬度试验(GB/T 231.1)标准
 1
 硬度试验ASTM标准与国内标准的对比分析及应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