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Ti3C3@Ih-C80:富勒烯捕获新型过渡金属碳化物团簇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9/11/16 17:21:50   阅读:477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富勒烯中空碳笼内可包入多种原本极不稳定的金属团簇(如M3N、M2C2、M2O等),形成内嵌金属富勒烯。由于金属富勒烯的可溶性及明确的分子结构,人们可以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手段进行精确表征,从而深入理解亚纳米尺度下寡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迄今为止,利用富勒烯碳笼的限域效应,人们发现了很多新结构和新现象,如稀土或锕系金属离子间的直接键合(如Y2+–Y2+或U3+–U3+)等。然而,目前被证实可以被包入富勒烯碳笼内的金属元素几乎都含有具有较强配位能力的稀土或锕系元素,而对于过渡金属元素,目前得到的化合物多局限于它们与稀土金属同时嵌入碳笼内形成的混合金属富勒烯,如TiLu2C@C80、VSc2N@C80等,而对于碳笼内仅嵌入过渡金属团簇的化合物,虽然理论计算和谱学结果都预示着它们的存在,但此类新型金属富勒烯的分子结构至今未被报道。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卢兴教授团队利用高度对称的Ih-C80碳笼成功捕获了由三个钛原子和三个碳原子组成的全新Ti3C3团簇,形成了新型过渡金属碳化物团簇富勒烯Ti3C3@C80,并对其分子结构、物化性质和价键构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表征。
 
 
 
图1. (a)Ti3C3@Ih-C80的单晶结构(b)Ti3C3团簇的构型及其在C80碳笼内的相对位置。
 
他们利用TiC为金属源与高纯石墨在氦气下,通过电弧放电方式成功制备了含有内嵌过渡金属钛的富勒烯原灰。随后,通过路易斯酸碱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相结合的方法,成功获得了Ti3C83样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确定了其分子结构为Ti3C3@Ih-C80(图1a),这是自金属富勒烯被发现以来,第一次报道三个碳原子同时嵌入富勒烯碳笼的例子。更为有趣的是,如图1b所示,内部Ti3C3团簇中的三角形C3单元位于碳笼中心,碳原子间平均键长为1.380 Å,具有C-C单键的特征。三个Ti原子也形成一个三角形,其平面与C3单元形成的平面近乎垂直(二面角为83.43°),这种类环丙烷式的配位方式在传统配位化合物中未见报道。过渡金属Ti-Ti之间距离范围为2.976 Å到3.604 Å,说明钛原子间存在弱的金属-金属间相互作用。每个钛原子均位于碳笼上与其相近的[5,6]键下方,它们与最近的碳笼碳原子的距离约为2.100 Å,说明形成了Ti-C单键,印证了金属与碳笼之间的较强配位作用。
 
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发现内部金属Ti的价态处于+2和+3价之间,使得Ti3单元整体表现为+7价,而C3单元的表观价态为-1价,因此Ti3C3团簇共向碳笼转移了6个电子,这完美地解释了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测试的结果。
 
该工作成功地将一个全新的Ti3C3团簇嵌入到富勒烯碳笼之中,并对其分子结构、内部团簇的构型和成键情况以及碳笼内外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了未知的配位方式,对今后开发具有新颖结构的金属富勒烯及进一步推进富勒烯化学和配位化学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Chemical Science上。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是博士生余鹏远、博士后沈王强博士和洪堡学者鲍立飘博士,卢兴教授是本文的唯一通讯作者。
 

来源:x-mol.com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自然》《科学》一周(5.4-5.10)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2016年最具潜力的20大新材料
 1
 Angew. Chem.:“由二而一”,二价金属选择性诱导单金属富勒烯的生成
 1
 Nature Materials:富勒烯封装调制单个碳纳米管的热和热传输性能
 1
 ZnSe-C60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测定水中甲萘酚的含量
 1
 富勒烯材料导电性能极大提升
 1
 富勒烯修饰电极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盐酸克伦特罗
 1
 开孔富勒烯的简洁合成及其释氧性能
 1
 科学家成功捕获“消失”的富勒烯
 1
 科学家研发世界最贵材料:“内嵌富勒烯”
 1
 螺 碳
 1
 盘点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材料类获奖项目
 1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分子超导体的超导临界温度
 1
 史上最全的炭材料大汇总
 1
 我国成功研制富勒烯高温耐磨薄膜 让直升机在沙漠高原地区飞翔更自由
 1
 我国科学家合成固定富勒烯的灵活之‘手’
 1
 中国科大富勒烯新应用研究获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