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摘要
铝合金消光及导电氧化处理
          
Process of Delustering and Conductive Oxidation of Al Alloys

摘    要
介绍了一种采用硬质阳极氧化工艺制备黑色消光膜层、导电氧化工艺制备导电膜层的方法.此方法满足了光学系统的耐磨性、光学和电学要求,并缩短了机械加工周期、降低了机械加工难度.
标    签 铝合金   硬质氧化   导电氧化   Al alloy   hard anodic oxidation   conductive oxidation  
 
Abstract
A black delustering and conducting film was prapered by hard anodic oxidation and conductive oxidation.The oxide film coul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wear resistance,optical and electric properties for optical instrument with high precision,and the process-cycle and difficulty of machining work were reduced.

中图分类号 TG178

 
  中国光学期刊网论文下载说明


所属栏目 实践经验

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 2009/8/6

修改稿日期 2009/8/10

网络出版日期

作者单位点击查看

联系人作者姜伟(jw0313@163.com)

引用该论文: JIANG Wei,WANG Hai-wei. Process of Delustering and Conductive Oxidation of Al Alloys[J]. Corrosion & Protection, 2010, 31(6): 497~498


论文评价
共有人对该论文发表了看法,其中:
人认为该论文很差
人认为该论文较差
人认为该论文一般
人认为该论文较好
人认为该论文很好
分享论文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参考文献
【1】张允诚,胡如南,向荣.电镀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891.
 
【2】姜伟,申德新,王立波.光学系统用铝合金材料的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研究[J].电镀与涂饰,2009(3):24-26.
 
【3】王文忠.铝及其合金转化膜处理[J].电镀与环保,2002,22(6):2004.
 
【4】储荣邦,储春娟.铝及其合金化学导电氧化的生产工艺介绍(Ⅱ )[J].材料保护,2004(7):58-60.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7075铝合金缸体的失效分析
 2
 ASME与RCC-M对核岛机械设备材料高温拉伸试验相应规定的对比分析
 2
 AZ91D镁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
 2
 不同铝合金在硫酸液中硬质阳极氧化工艺的研究
 2
 参数设置对镁/铝合金电子探针面分析结果的影响
 2
 多相流集输管道腐蚀规律及控制措施
 2
 挤压工艺参数对4032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
 局部硬质阳极氧化用铬酸阳极氧化膜层作保护层的工艺研究
 2
 铝制冷板在乙二醇冷却液中的腐蚀行为
 2
 稀土钕对亚共晶铝硅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2
  俄罗斯国家科技大学研发新型铝基复合材料
 1
  纳米碳化钛助力特种铝合金焊接
 1
 #轻量化一周纵览#印度首次为军舰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1
 “断层”技术,竟能增强耐腐蚀涂层?
 1
 《MSEA》搅拌摩擦焊后热处理对铝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1
 《MSEA》铝合金疲劳行为的微观力学研究
 1
 《Sci Rep》一种廉价又环保的工艺!微波辐射处理生产铝合金
 1
 《Scripta Mater》铝合金自然时效的团簇现象获进展!
 1
 【创新连线·日本】不对称光折射颠覆光学常识;高强度铝合金氢脆现象或可抑制
 1
 2124铝合金超厚板热轧过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1
 2219铝合金热压缩时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1
 2A02铝合金过烧组织特征及金相检验技术的改进
 1
 2A12铝合金当量加速腐蚀试验
 1
 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1
 2A12与30CrMnSiA在相同海洋大气环境中的加速环境谱差异
 1
 2A14铝合金去应力热时效的作用
 1
 2A50铝合金钎焊钎料与钎剂的选择
 1
 3104铝合金织构的X射线衍射法测试误差
 1
 3A12、5052、6063铝合金在沿海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1
 3种型材成为决定未来汽车轻量化的关键因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