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热点要闻 > 消息正文
首页 > 热点要闻 > 消息正文
2014年北京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整合、互联、突破
发布:dengying   时间:2015/1/20 16:58:28   阅读:1668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2014年12月26日,由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承办的“2014年北京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京仪大酒店召开。论坛邀请了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国家认监委、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市科委相关领导、专家;同时,来自各检测机构、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等相关领导、技术负责人、实验室管理人员、企业质量负责人等一百五十余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还得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实现了跨行业的交流与融合,我要测网作为联盟的合作伙伴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在论坛上做相关报告。

  测试服务行业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行业,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有检测机构的转型和发展成为了行业关注热点,同时也为测试服务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政策福利与发展机遇。本次论坛为期半天,围绕着“整合、互联、突破”的主题,讨论了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及发展趋势、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检测行业的互联网思维和商业模式变革等问题。

  

  高峰论坛主持人: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产业促进部部长 凌玲

  

  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 潘爱华

  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在主题致辞中提到,材料测试是重要的生产与服务业,贯穿新材料整个产业,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材料测试对新材料的创新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测试技术要先于科研发展,先进的材料测试技术对科研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在新材料的推广与应用环节,测试技术又是标准制定和执行的基础。潘爱华认为,材料测试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国家科技部副处长王光辉也做了相关主题致辞,他认为,十年来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在机制创新、测试服务业产业促进、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平台建设、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试点,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应继续发挥信息化优势,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在检验检测、第四方平台、产业基地中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监督部副主任沈军在主题致辞中提到,今年以来,国务院的多份文件中多次提到了检验检测行业,并指出要采取措施促进该行业的发展。沈军说,推动质量的发展和提升,要通过“放、管、治”三个举措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改进政府的监管,实行社会共治。未来几年,检验检测行业的竞争应该会异常激烈。原因有二:第一,检验检测机构在改革的浪潮中面临着整合和并购,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性质的实验室会逐步转制成企业或第三方委托检验检测机构;第二,相比欧美,国内实验室小、散、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整合、破产、并购的现象可能会大量发生。

  北京市质监局总工喻红在本次论坛上也做了相应的主题致辞。喻红具体介绍了北京市质监行业检测机构发展的总体框架和现状,并对检测行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构想提出了建议。她认为,检测行业面临着大幅度的整合、缩减,未来的检测行业,将不单单是提供一种简单的定向服务,而是更注重检测的增值服务。目前,检测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在将来的科研体制改革中,应该建立一个信息化的平台,让检测技术与科研同步发展,走出一条智能化、自动化的道路。

  北京市科委处长许心超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市检验检测等服务业的一些变化,强调发挥联盟的创新主体作用,通过机制和体制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临新情况,如需求量增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体制改革等,服务业面临着大好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机遇面前,联盟要抓住这个机会,发挥社会中介的作用。  

  国家认监委实验室监管部处长谢澄做题为“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及发展趋势”的报告。他介绍,截止2014年底,全国共计颁发资质认定证书32209张。其中,国家认监委发证2733张,各省局发证29476张。谢澄强调,在检验检测机构整合的浪潮中,整合不是目的,做大做强也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夯实国家的质量检验基础。他认为,检验检测机构资质管理改革的任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行政审批的三合一,包括产品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产品检验监督机构的资格许可、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第二,证书有效期和取消有关收费项目;第三,检验检测市场价格放开以后,价格如何监督;第四,创新国家产品质检中心监管制度;第五,认清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的关系;第六,对检验检测机构关键岗位的职业资格条件的研究。同时,谢澄还分析了实验室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中一些主要的变化,包括名称、法人主体、形式、简化等方面。最后,他提到,目前,认监委已批准在上海闸北区、宁波高新区、苏州吴中区三个区域创建国家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示范区。  

  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秘书长肖澜在论坛上做了题为“2014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的汇报。他分析了我国测试服务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潜在的市场规模,重点介绍了材料测试服务业市场的变化和改革,并对未来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及建议。肖澜提到,深化测试服务业改革要从集约化发展、混合所有制、自贸区新政来等方面进行整合、改制、探索。未来,材料测试服务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以及产业基金这一对“翅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北京致远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古权做题为“测试服务业发展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的报告。刘古权分析了检测行业的信息化现状以及检测行业互联网思维。他指出,要真正提高中国检验检测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可以利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采用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和“O2O”的商务模式,建立一个智慧型、一站式的电子商务平台。

  仪器信息网、我要测网CEO唐海霞女士在本次论坛上做题为“融合与冲击:科学仪器及检测服务行业的互联网营销探索”的报告。仪器信息网是中国第一家科学仪器专业门户网站,于2014年12月4日成功登陆新三板;我要测网是中国首家第三方检测门户网站。唐海霞女士表示,很多机构与我要测网合作后,获得了很多销售线索和机会,大大提升了业务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完美融合。我要测网是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在改革大潮中,我要测网将汇聚优质检测资源,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为客户和机构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的便捷、高效、优质的检测服务体验。同时,对于中国检验检测机构的自身发展和检验检测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她指出,机构改革的大潮已经来临,激烈竞争的时代已经开始,检测机构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强互联网和市场服务意识。  

  浙江钛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潘晶女士做了题为“投资视角分析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的报告。她认为,检验检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容量与碎片化的细分市场,激发人们对产业整合空间的无穷想象,但现实是:产品线单一、实验室管理难度大、市场组组和管理能力不协调、长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持续的盈利能力缺乏。目前,检验检测行业面临着投资困难等难题,未来的五年内,将会有大量的中小型检测机构会退出历史舞台,所以,走内外共同发展才是第三方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深圳市启赋投资管理公司王长振做了题为“启赋资本新材料投资策略及投资布局”的报告。他简要介绍了材料发展历史以及世界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并对德国巴斯夫、美国3M、英国威格斯等国外新材料企业的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启赋资本的新材料投资布局和投资策略。

  最后,主办方还邀请现场5位嘉宾上台围绕本次论坛主题进行圆桌讨论,现场嘉宾积极发表了看法。

  

 会议现场


来源:我要测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8年全国残余应力测试技术培训班”与“2018年表面强化与残余应力论坛”在上海材料研究所成功举办
 1
 “第二届中国实验室管理与检测技术国际论坛暨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检验检测设备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大会日程表
 1
 2016第十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装备展览会
 1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西安隆重开幕
 1
 2017中国车用材料(西青)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
 1
 2018(第二届)军民两用耐磨、防腐、涂覆新材料论坛暨高端表面处理研讨会
 1
 2018年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船舶及海工专场第一场筹备会顺利召开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第一次筹备会在厦门召开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厦门隆重开幕(开幕式)
 1
 2019军民两用热管理新材料与应用技术论坛
 1
 2019军民两用阻燃、隔热、耐高温新材料论坛
 1
 2020(第四届)高性能耐磨、防腐、抗氧化涂层论坛
 1
 8月28上海石化展数场同期行业论坛即将召开
 1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冶金工业展暨中国钢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即将在上海召开
 1
 第六届无损检测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第二轮通知)
 1
 第六届无损检测高等教育发展论坛通知(第一轮)
 1
 端出新材料“科技大餐”
 1
 关于举办“2018年表面强化与残余应力论坛”的通知(第二轮)
 1
 近距离感受2015上海国际3D打印智造展览会(多图)
 1
 农业部领导出席cisile2017,食品安全快检论坛免费参加
 1
 首届粤港澳无损检测论坛在深圳召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