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科学家联合进行现代铁路的钢铁工程研究
发布:shadow   时间:2015/5/4 13:02:58   阅读:237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材料与测试:科学家联合进行现代铁路的钢铁工程研究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专家正在领导一项研究,以确定适合现代铁路的最优质钢材——具有最高的安全标准并在使用寿命期内降低整体成本。它是由主要的基金机构用200万欧元支持的一个新工程的关键部分。

铁路安全标准委员会(RSSB)和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共同为此研究的三个相关项目的新材料提供资金,这些新材料将减少铁路大修和铁轨更新的成本。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内拥有铁路研究所(IRR), IRR专门配置的实验室里具有跨国专家团队。IRR已经形成了一个联合机构,因为为了争取分享到RSSB和EPSRC的资金,包括剑桥大学、利兹大学和克兰菲尔德大学,这三所大学也加入了其中。

由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组成的专家小组,评估了IRR领导的联合组织的提议,然后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该调查对于各种铁轨与车轮接触条件下,不同的钢铁微观结构所呈现的特征形成一个基本的理解。这种理解将为最优化的轨道钢显微组织结构的设计确立规则, 轨道钢显微组织要很好地抵抗因车轮和轨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退化。

此工程的首席研究员Adam Bevan博士是IRR的领导。IRR的客座教授、资深的铁路材料方面的冶金专家Jay Jaiswal博士将担任技术负责人。他曾经主持过British Steel,Corus 和 Tata Steel这些公司的重要研究。

钢铁对轮轨力的反应
Jaiswal教授之前曾经在铁规使用的高性能钢上有过两个发明专利,目前Tata Steel就在生产这些高性能钢。但他相信对这些钢材的进一步改进是可能的,这些钢材对铁路经济至关重要。此外,为了推进更多的抗退化钢更广泛和更快速的部署,这项研究将提供增加铁轨寿命的经济影响所需的数据。

“铁路迫切需要降低成本,而且在减少复杂的接触应力方面已有了相当大的改进,但同样需要的是使轨道钢具有更强的抗轮轨力的能力,以使轨道的使用寿命周期的成本降到最低,” Jaiswal教授说。

他解释说,即使只有一公里的轨道需要更新,那么这条铁路所付出的代价占更新整条铁路成本总数的10%。

“因此,如果你可以安装的轨道钢是目前所使用的轨道钢持续使用时间的两倍,” Jaiswal教授继续说,“这样所带来的减少交通中断的好处和增加的轨道可用性,就潜在地节约了第二次安装成本的90%。”

Bevan博士说,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成为一套准则,使工程师能够选择轨道和车辆使用钢的最合适类型。

“此工程的目的是减少整个使用寿命期间的成本,最大化铁路寿命以及减少对轨道的整体损坏。”

Bevan博士强调:还要有一个重要的安全规格。“我们当然不希望设计一种虽然成本低,但增加了安全风险的钢材,所以要统筹安排这些不同的问题并非易事。”

新的特殊测试平台
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IRR在计算机模拟方面有大量的专业知识,但还需要引进一种新的特殊试验平台,利用现有的和Tata Steel提供的新的钢铁微观结构的样本,来呈现车轮和轨道之间的实际联系。

车辆与轨道相互作用以及铁路钢铁冶金方面的专业知识将对IRR提供主要的贡献。其合作者——剑桥大学,将提供冶金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是在同等苛刻的接触条件下,对轴承钢类似的长期研究;利兹大学,将关注寿命周期和经济问题;而克兰菲尔德大学,专攻可靠性和风险管理。

在两年的工程期间,Bevan博士将定期召开指导小组会议,并做最终报告和向铁路行业传播研究成果。



来源:材料与测试
译者:天使之翼
译自phys.org

凡本网注明"来源:材料与测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材料与测试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用于商业用途。如仅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转载、摘编,请注明"来源:材料与测试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张素丽:二十六载拿捏钢铁精度
 2
  “顽固的”通用电气公司科学家创造了新的节能材料
 1
  “网状的碳”是更快DNA测序的关键
 1
  “微梳理”有效提高碳纳米管性质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
  3D打印在人体器官应用中的重大突破
 1
  MoS2纳米“三明治”提升充电电池性能
 1
  干货:铸件中六大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1
 ?材料的静电设计:一种全新的方法
 1
 ?对于碳的多事之秋,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材料——一种人人都用的起的超级过滤器
 1
 ?海水中管道腐蚀介绍
 1
 ?重要埋地管道腐蚀防护研讨会 赞助及商业合作机会
 1
 “狗鼻子”探测器:让警犬面临下岗
 1
 “国六标准”来了致使“汽油质量牌照”投放量锐减,液态石油中硫含量应声降低
 1
 “海龙11000”完成深海5630米试潜
 1
 “金属材料在线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专题报道重磅推出
 1
 “康师傅”陷馊水油中遭“灭顶” 食品安全民生大计勿忽视
 1
 “双重性格”保护膜 让锂电池不被刺穿
 1
 “水”主沉浮——液态水结构之谜
 1
 “新视野”号拍到“天涯海角”照片
 1
 “中国天眼”能产生诺奖级别的科学成果吗?
 1
 “自带雨衣”的电磁屏蔽材料
 1
 《腐蚀与防护》特别推出:缓蚀剂专题报道 ——报道生产更安全、更高效缓蚀剂的创新性行为
 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带你去看Olympus BX53M/BXFM工业正置显微镜发布会
 1
 1+1=2?超声波设备+探头的组合性能如何测?
 1
 10月1日起食品生产不得使用“QS”标志 改为全面执行“SC”编码
 1
 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 涉钢铁、高分子、机械等领域
 1
 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在世界屋脊描绘银河画卷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反相色谱法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辅助设备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离子色谱法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亲水作用色谱法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生物色谱法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手性化合物分离色谱法
 1
 2016年HPLC热门话题预测——为什么有效的HPLC分离对于高复杂系统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1
 2016年美国光谱从业人员薪酬调查报告
 1
 2017第四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第二轮通知
 1
 2017十大新兴技术:从干燥空气提取饮用水到人造树叶
 1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质谱项目有哪些?
 1
 2018年度ASNT创新研究奖:改善结构健康监测的磁致伸缩传感器
 1
 2018诺贝尔奖的九大预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会获奖吗?
 1
 2019年美国化学就业市场预测
 1
 2026年,全球涡流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38亿美元
 1
 22家钢企上榜2018《财富》中国500强 宝钢股份名列第一
 1
 380米高塔披的防腐“铠甲”是什么做的?
 1
 3D X射线检查系统在3D打印部件质量控制中的运用
 1
 3D打印VS生物打印,差异在哪里?
 1
 3D打印出更强大步枪
 1
 3D打印干的那些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