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应用实例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应用实例 > 消息正文
利用纳米技术改善污染排放的检测方法
发布:shadow   时间:2015/6/1 10:25:44   阅读:206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工厂和汽车尾气会排放出污染物,人类吸入这些有害的气体会影响人类健康,同时这些污染物也会加剧了大气气候的变化。因此,监测该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刻不容缓。
 
近来,一项新的研究报道称,冲绳科技研究所的研究生院(OIST)联合欧本奥地利的材料中心和奥地利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分析中心,设计了一种新的纳米颗粒,并成功地将其用于开发有效改善污染物排放检测的方法,即使用一个传感器在纳米尺度上进行检测。该论文发表在《Nanotechnology》杂志上。
 
材料与测试:图:在潮湿环境下,用于检测CO的钯纳米粒子附着单氧化铜纳米线
图:在潮湿环境下,用于检测CO的钯纳米粒子附着单氧化铜纳米线
在图片中的底层可以看到,钯纳米颗粒沉积在整个晶片上,并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在图片中的上层也可以看到,钯纳米颗粒均匀地吸附在表面的铜氧化线上。
右上角是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给出的黑白图像,这是一个钯纳米颗粒的顶视图。
纳米级颗粒是由钯原子彼此相互叠加成柱状而形成的。(图片来源:OIST)
 
研究人员采用这种附着钯纳米颗粒的氧化铜纳米线检测常见的工业污染物一氧化碳。传感器测试条件与周围的空气条件相似,因为将来由该方法开发出的测试设备也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运行。
 
氧化铜是一种半导体,科学家们已经用氧化铜合成了纳米线并将其用于微电子行业。但在气体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相较之其他的金属氧化物材料,氧化铜的应用是很少见的。
 
对于半导体材料,当其处在高温下外部附着少量的其它原子时,它本身的电气性能会发生很戏剧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氧化铜纳米线是作为一个电路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发现可以通过测量气体出现时电路电阻的变化,来间接地检测一氧化碳。他们发现,比起同类型附着纳米颗粒的纳米线,使用附着钯纳米颗粒的氧化铜纳米线,当一氧化碳出现时,电路的电阻明显增加。
 
OIST纳米设计中心使用了一种成熟的技术,他们首先筛选一定尺寸的纳米颗粒,然后将这些钯纳米粒子均匀地沉积在纳米线表面。这种由纳米颗粒-纳米线产生的交互作用对增强电响应是至关重要的。OIST的纳米粒子沉积体系可以在根据定制沉积多种类型的纳米颗粒的同时,用纳米线将晶片分隔成不同的区域用于沉积纳米颗粒。换句话说,这个系统可以设计成检测多种类型气体的系统。下一步研究就是利用不同的气体传感器设备同时检验多种气体,这些设备由不同类型的纳米粒子构建。
 
相对于正在探索的那些难以实现小型化的笨重的气体传感器,纳米线气体传感器的价格更加便宜,更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
 
这种传感器使用时主要的成本将是提供高温所必需的能量,之所以需要高温是为了激发提供一定电响应信号的化学反应。如本研究需要在350℃下进行。然而,我们也正在研究不同种类的纳米颗粒-纳米线,以降低反应系统的工作温度。
 
“我认为纳米颗粒附着纳米线有着巨大的实际应用前景,因为它是有可能转化为工业设备的一种技术,”在OIST纳米设计中心Mukhles Sowwan教授手下工作的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研究员Stephan Steinhauer这样说道。
 
资料来源:Joykrit Mitra,冲绳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来源:材料与测试
译者:兔子小光
译自nanowerk
 
凡本网注明"来源:材料与测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材料与测试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用于商业用途。如仅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转载、摘编,请注明"来源:材料与测试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科学家发现:普通海绵能吸收化学污染物双酚A
 3
  “微梳理”有效提高碳纳米管性质
 2
 “双重性格”保护膜 让锂电池不被刺穿
 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可从鱼胆入手
 2
 大连化物所等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金属纳米团簇方面取得进展
 2
 大容量进样方法助力天然水环境中多种有机金属污染物的一键测定
 2
 颠覆性发现存在数据疑团?室温超导论文现身引热议
 2
 二氧化氮检测技术:对抗空气污染的新武器
 2
 福布斯:电动汽车到底是净化环境还是污染环境?
 2
 给化学反应点颜色看看!
 2
 关于纳米材料风险评估的大问题
 2
 贵金属纳米岛提升分子检测灵敏度
 2
 国家纳米中心在非硅基材料纳米电子器件研究中取得进展
 2
 基于石墨烯技术制备出纳米结构间最小间隙
 2
 将抗污染聚合物链嵌入接枝共聚物胶束的新型涂层材料
 2
 将纳米材料摇除:污水净化新方法
 2
 具有超高伸缩性能的弹性复合材料能量收集器
 2
 具有低可燃性的木材/聚合物复合材料家具
 2
 科学家创造出快充混合超级电容器
 2
 科学家使用形状固定的纳米反应器制得优质的燃料电池催化剂
 2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估何去何从
 2
 纳米复合材料或将成为下一代航空材料
 2
 能观察纳米体系的超强显微镜
 2
 汽车尾气中的碳纳米管或成人体肺部的隐形杀手
 2
 生物基绝缘材料可能成为建筑行业的秘密武器
 2
 石墨烯结构中单个错位可被操控 移动百万分之一毫米会极大影响材料性能
 2
 受生物启发的微纳米尺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2
 水果中的天然化合物可代替有毒杀虫剂
 2
 苏州纳米所发表能源纳米器件的扫描力探针研究综述
 2
 同时检测化学组成和物理形貌的双刃剑:X射线显微镜新技术
 2
 微波新应用:纳米加工质量控制的快速检测
 2
 我国掌握超晶格密码新技术
 2
 像墨鱼一样改变颜色和纹理的新材料
 2
 新型闪烁体材料让X射线检测更灵敏更安全
 2
 研究人员开发出合成纳米纤维的新方法
 2
 燕山大学在纳米孪晶金刚石硬度机理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
 印度开发出健康环保吸水纳米新材料
 2
 用木材制备的泡沫材料
 2
  “顽固的”通用电气公司科学家创造了新的节能材料
 1
  “网状的碳”是更快DNA测序的关键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
  3D打印在人体器官应用中的重大突破
 1
  MoS2纳米“三明治”提升充电电池性能
 1
  钙钛矿LED发光效率提高4倍
 1
  干货:铸件中六大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1
  利用DNA自组装结构引导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可控制备研究获进展
 1
  马约拉纳费米子首次在黄金上“现形”
 1
  纳米材料在功能涂料中的应用
 1
  上海交大报道黑磷制纳米材料 用于神经、血管再生和免疫稳态
 1
  新研发的碳纳米管是制造下一代超音速飞机隔热板的关键材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