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放射性铯排出体外速度远低于预期
发布:haige__   时间:2015/8/13 22:03:53   阅读:284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放射性铯排出体外速度远低于预期

新华社东京8月11日电 (记者蓝建中)日本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的研究小组10日宣布,他们通过跟踪调查发现,人体吸收的放射性铯排出体外的速度比预期的要慢得多。

研究小组是对参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抢险的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进行数年调查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该机构研究员谷幸太郎领导的研究小组,以7名受辐射剂量较高的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为对象,每年对他们进行数次检查,评估其体内的铯137剂量。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刚发生后,这些工作人员都在反应堆中央控制室内作业,其身体吸收了大量放射性铯137。

检测结果显示,在受辐射后约2年里,这些工作人员吸收的铯137按预期从肺部溶解到血液中,然后由尿排出体外,其吸收剂量每隔70天至100天就减少一半。

按照预先评估,这种剂量削减速度将一直持续下去,直至他们吸收的铯137被基本排空。然而,从2013年年中开始,这些人体内铯137的减少速度开始变慢,此后几乎没有明显下降。

谷幸太郎认为,这说明有一部分放射性铯成为难溶于体液的化合物,从而长期停留在被检测者的肺部。这一发现有可能促进修改受辐射剂量的计算模式。


来源:人民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食品检测摆乌龙背后:初检机构沦为弱势群体
 5
 “天河二号”一天筛完地球上所有药用化合物
 4
 “新地球”开普勒438b或已遭“毒手”
 4
 《2015研究前沿》报告发布 中国在某些重要前沿领先
 4
 2015年最受网民关注科普事件:雾霾及其成因
 4
 2050年:空气污染将致660万人早亡
 4
 3D打印从概念向应用阶段转变 我国差距仍较大
 4
 NASA试图测量并解释脉动极光成因
 4
 NASA研发的高温耐热材料最终可以帮助拯救消防员
 4
 PM2.5中煤烟聚集物最具毒性
 4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4
 北京今冬极有可能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4
 北京空气质量连续6天一级优PM2.5平均浓度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
 4
 北京理工大学在能源材料多尺度设计领域获重要进展
 4
 变病毒为氢气
 4
 别笑,还真有把动物装到机器里做成炸药探测器的
 4
 材料研究热点 东华大学低维材料中心成立
 4
 层状纳米粒子将不可见近红外光转换为更高能量
 4
 超声波洗衣服,肥皂还是泡泡?
 4
 超硬度切割材料研制:熔合钻石和立方氮化硼
 4
 传感器像素尺寸破极限仅五十纳米
 4
 从农作物到店内货架 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前景好
 4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技术协会和认证检验检测集团
 4
 当清洁柴油技术遭遇大众汽车“尾气门”
 4
 电子皮肤比你想象中还要敏感,连胡茬子都能分辨
 4
 动物能辨方向源于磁感应蛋白
 4
 短波长X射线体应力无损分析仪研制成功
 4
 二孩政策开放 检验检测行业从中受益
 4
 二维超导材料上观察到磁激发态或为制造量子计算机开辟新途径
 4
 发现半导体氧化物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新方法
 4
 方兴未艾的光谱“处女地”:现代军用紫外探测技术
 4
 分析仪不离传感器 未来以微电子智能化为主
 4
 分析仪器将迎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4
 工业部:提升标准对制造业的整体支
 4
 工业检验检测联盟成立
 4
 光学整流天线把光直接变成直流电
 4
 国产科研用试剂:未来的路怎么走
 4
 国家标准委发布《高速动车组车辆玻璃性能检测方法》等35项重要国家标准
 4
 国家认监委发布首个检验检测行业诚信国家标准
 4
 国家认监委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进行修订
 4
 国家认监委与“全球食品安全倡议”组织签订协议
 4
 国内首台12英寸化学机械抛光机交付
 4
 喝瓶装水总觉得有怪味,是不是添加了什么物质?
 4
 红外成像技术揭开3D打印材料更多不为人知的特性
 4
 红外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
 4
 后BEPC时代 中国高能物理何去何从
 4
 沪研高温超导电缆达国际先进水平 材料已国产化
 4
 基于原子的新型防伪标识将无法复制
 4
 甲醛超标!木地板禁不住“高温检测”
 4
 检测标准修订不能靠流血来推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