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应用实例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应用实例 > 消息正文
火车车轮超声波在线自动化检测系统研究及推广运用
发布:kittyll   时间:2015/8/18 16:05:03   阅读:5994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车轮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极其重要的部件,起着承重和导向的作用。车轮一旦发生问题,将导致崩轮、切轴,进一步发生列车巅覆的重大交通事故。因此,如何进行车轮在线自动化检测,保证车轮运行安全,几十年来是各国铁路无损检测技术人员欲求解决的难题。国内外也曾出现过几种检测系统,但均未取得满意效果。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十多年的深入研究,已成功解决了车轮在线检测难题,并于2013年,尤其是2014年起,在铁路机车检修工序中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为铁路运输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德国的电磁超声检测系统

德国机车车轮和轮箍采用0.4 MHz电磁表面超声波,探测深度约10mm。探测器安装在一段特制的钢轨上,当列车通过时完成对轮箍的检测。

具体方法是在钢轨上镶嵌一线圈,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线圈中的高频电流会在车轮踏面上激发一高频涡流,高频涡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会产生一高频交变应力,该交变应力便在车轮中激发出一频率为0.4MHz的表面波, 探测深度约10mm。探头镶嵌在钢轨上,每根钢轨两只,彼此相距60mm,可以互相覆盖对方的盲区。当列车轧上探头时,超声波便被激发,并沿踏面朝两个方向传播,以检测轮箍或车轮近表面的径向疲劳缺陷。该系统已在德国和慕尼黑高速铁路(ICE)上使用了许多年,能够探出踏面中心1mm深、20mm长的人工锯口。实际安装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磁超声检测系统探头布置

电磁超声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耦合介质,因而可实现非接触探伤,其主要缺点是:
(1)只能探测车轮表面层。
(2)只能检测径向裂纹。

电磁超声从2003年至2013年,曾在中国铁路系统大规模推广。但由于中国铁路车轮主要缺陷是周向辋裂,此类缺陷危害性极大,但电磁超声方向与辋裂平行,无法检测辋裂。因此,至2013年年底,原铁道部下令废除了电磁超声设备。

2、美国的随动式组合探头检测系统

美国铁路运输技术中心(the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enter,Inc.TTCI)研制了随动式组合探头车轮裂纹检测装备。它的工作原理如下:列车采用车轮轮缘承重的方式通过检测线段,外侧空出车轮踏面,组合探头贴靠车轮,随车轮一起向前运动。检测一段距离后,组合探头架退回原地,迎接下一个车轮。如图2所示。


图2 组合探头支架分布

探头移动式检测系统可实现车轮轮辋的无间隔连续扫查,检测全面、细致;但它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缺点:
(1)组合探头随动机构非常复杂,对机械、控制有非常高要求;
(2)机械结构故障率高,对环境要求苛刻,灰尘、煤渣等固体颗粒会严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可靠性低。

因此,探头移动式检测系统在北美地区组装了十几套,目前已停止组装和应用。

3、国产钢轨外偏式车轮在线自动化检测系统
3.1  前期研究


1997~2001年,铁科院金化所无损检测研究室黄永巍(当时在铁道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工作)带领技术团队与上海铁路局合作,进行了“铁路提速客车车轮轮辋超声波在线自动化检测技术研究”。历时4年多,对项目总体方案和各部分方案都做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并搭建了一条6米长的试验线路,采用一条含有自然辋裂的客车轮对作为检测对象,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用来验证和优化研究方案,最终项目在总体方案、探伤工艺、耦合方式、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为以后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积累了宝贵的技术方案和经验,具体如下:

(1) 该项目提出了采用通过式在线检测车轮的总体方案,具体是在特制的检测线路上阵列超声波探头,检测时只需车轮通过检测线路,滚压检测线路上超声波探头,即可实现车轮轮辋部位的超声波检测,快速便捷。

(2)该项目对水浸法、接触法以及轮式探头等探伤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考虑到水浸法探伤盲区大、灵敏度低等缺点,以及轮式探头调试困难、成本高且灵敏度低的缺点,最终选取直接接触法作为项目的最终探伤工艺方案。

(3)该项目在检测用超声波探头上也做了深入研究,对比了单晶直探头、表面波探头和双晶直探头三种探头探测辋裂型缺陷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最终采用双晶直探头。

(4)该项目在电气系统的研制中,提出了基于接近开关触发控制的探头选通工作模式,并采用NI公司的高速数据采集卡集成系统实时采集检测回波信号,同时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开发了回波实时显示软件,以含有自然辋裂的客车轮对为检测对象,初步实现了车轮辋裂的自动化探伤。

(5)该项目提出了采用钢轨外侧刨切、钢轨上打孔等几种方式方法,经北方交通大学技术评估,对支撑钢轨所受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支撑钢轨被刨切掉外侧或打孔后,其强度根本无法承受整台机车车辆的重量。

至此,项目研究因无法安装超声波探头而停止。
 
3.2  铁道科学研究院立项

在大量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2004年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成立院基金项目,开展 “机车轮箍及整体车轮超声波自动化检测技术及装置的研究”,院计划编号0451JH1305,合同编号2004YJ13。协作单位有上海铁路局技术中心、上海铁路局机务处,上海铁路局南京东机务段,上海铁路局南京桥工段,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公司、常州超声电子有限公司,常州市武进明龙机械厂等。

 1)钢轨外偏置检测线路的设计

轮辋或轮箍产生的危害型缺陷,往往都是在外部交变载荷的长期作用下,致使内部缺陷产生疲劳扩展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外力是形成轮辋或轮箍危害型缺陷的重要原因和必然条件。

2004年11月,铁科院金化所发明了外偏置钢轨检测线路(黄永巍、任明照、高东海),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设计如下:车轮运行中,踏面是车轮与钢轨的主要接触面,整个机车的重量也是通过踏面传递到钢轨上。机车正常行驶时,踏面与钢轨的接触区域为车轮的主要受力区域。辋裂缺陷基本都是从踏面中心(滚动圆)起始并向内或向外扩展。因此,可选择滚动圆两侧部分区域作为超声波检测区域,如图3中所示的60mm范围。将正常钢轨向外侧移动,留出适当检测区域放置超声波探头。为防止车辆掉轨,根据轮对中间距固定的特点,采用护轨限制轮对左右晃动。实际的检测线路如图4所示。该设计方案国家专利证书编号:2005 20118146.2。
 

图3 支撑钢轨外偏置示意图
 
 

图4 检测线路

上述基于钢轨外偏置的检测线路的成功实现,解决了1997年 “提速客车车轮轮辋超声波在线自动检测技术及装备的研究” 项目末尾中提出的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性难题,为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通了技术瓶颈,而且检测线路没有采用任何特种钢轨,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
 
2)缺陷大小的确认
(1)缺陷大小统计

对将近20年内的相关报导的车轮辋裂型缺陷进行了资料统计,发现辋裂缺陷大小有以下特点:
a、轮辋裂纹内外侧显露(或单侧显露)时,一般长度较大,至少为190mm,最长为300mm,平均260mm;
b、辋裂为内部裂纹,两侧均未显露时,长度一般100mm左右且距内、外侧有一段距离,最长可以达到600mm。据此,课题组认为整体型辋裂最小检测长度定为100 mm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2)实验验证

为验证带缺陷运行车轮的安全性,课题组检测跟踪了几个大小不等的缺陷,如表1所示:

表1   带伤运行车轮试验情况
 
缺陷编号 长度mm 宽度mm 深度mm 距轮辋外侧mm 形状 运行时间 结果
1 100 52 25~30 28 面积状,客车车轮 1.5月 安全
2 75 40 20~25 25 面积状,客车车轮 1.5月 安全
3 20 20 16.8 / 面积状,机车车轮 13月 安全
4 100 40 21 / 面积状,机车车轮 1.5月 安全
 
从表1中实际大面积辋裂缺陷的跟踪检测结果来看,整体型辋裂最小检测长度定为100 mm具有安全性。

3)探头布置方式
(1)直探头布置数量

按铁路机车最大直径1250mm为准,周长3925mm,为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将100mm间隔的探头缩短至40mm间隔。为计算、制作方便,车轮周长计为4000mm,这样,直探头数量为100只。

(2)斜探头布置数量

采用矩形晶片大角度斜探头检测车轮径向裂纹,探头折射角为64°、67°、68°、72°四种。矩形源辐射纵波,通过有机玻璃透声楔块,使其倾斜入射至被检材料内部,在被检材料中形成横波声场。

以大角度斜探头晶片尺寸为16×18mm和10×20mm两种为例,经计算和实际车轮人工径向缺陷验证,轮箍或轮辋部位径向缺陷可采用单晶片大角度斜探头进行检测,探头角度 70 °效果最好,探测距离300mm,须采用13只。

3.3  推广情况

钢轨外偏置车轮在线检测系统研制成功后,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2009年,第一套系统由国内某公司在某机务段组装应用,至201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投资20多亿在全路安装,该技术已淘汰了其他技术而一枝独秀。

2012年,国内某公司采用该技术在美国TTCI组装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已准备由TTCI在北美地区推广。
 
注:国内其他单位也研制过或正在研制各具特色的车轮在线检测系统,由于技术原因,未得到认可推广应用。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尊敬!



节选自《2014中国无损检测年度报道》

本文作者:黄永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任。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火车车轮主要危害性缺陷类型及其超声检测方法
 5
 当埋弧焊缺陷遇到了超声检测。。。
 4
 超声检测十大常见缺陷定性宝典
 3
 陈剑峰:列车探伤“名捕”
 3
 动静结合:材料分层缺陷超声波自动检测校验的关键
 3
 对接焊缝深度不连续性缺陷的超声检测
 3
 好不好探头说了算--记锻件近表面缺陷的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3
 厚壁无缝钢管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
 3
 你懂吗?三维重构,还是钢制构件哦!一起看看吧!
 3
 斜探头检出缺陷与准确定位缺陷之间的一步之遥
 3
 “2023 EVIDENT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2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沪举行
 2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2
 《无损检测》2018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2
 《无损检测》2018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2
 1+1=2?超声波设备+探头的组合性能如何测?
 2
 2016年度超声无损检测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第一轮)
 2
 2016年中日先进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研讨暨仪器展示会通知
 2
 2017全国超声无损检测大会预通知
 2
 2021年无损检测标准宣贯会通知
 2
 2022 Evident杯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2
 33年探查37万条轮轴:记火车“X光医生”闫兴楼
 2
 48mm的35MnBM棒材自动超声检测方法应用
 2
 BP神经网络+磁记忆检测:更早预警油气管道潜在缺陷
 2
 C62AT货车车轮崩裂分析
 2
 GB/T 11345—2013系列标准评析专题报道 ——为焊缝超声检测提供最新标准的技术支持
 2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缺陷的无损检测
 2
 TL串列式超声检测法应对直边坡口厚壁窄间隙钢焊缝无损检测难题
 2
 TOFD无损检测技术实操培训班
 2
 奥氏体不锈钢中径管焊缝超声爬波探伤
 2
 被遗忘的桥梁工程无损检测技术
 2
 必读好文:深度解析磁粉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2
 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与原位调控技术粤港澳三地交流会在广东珠海市举行
 2
 超超临界锅炉小径管焊缝的超声相控阵检测工艺
 2
 超声波和其他无损检测到底对人体有害吗?
 2
 超声波化身“追风少年”:降低风能成本出新招
 2
 超声共振无损检测技术:破坏性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终结者
 2
 超声检测好帮手AVG曲线的绘制
 2
 超声检测技术逐步降低了腐蚀带来的惊人成本
 2
 超声检测新模式:异形结构损伤检测“一贴灵”
 2
 超声疗法进军大脑疾病
 2
 超声无损测量镍合金压力容器中的焊接残余应力
 2
 超声相控阵技术检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完美!
 2
 超声行业标杆——国家药监局联合SIUI汕头超声拟制《三维超声实验方法》
 2
 超声衍射时差技术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2
 磁粉检测之如何最大限度的检出缺陷
 2
 大厚度钛合金窄间隙TIG焊缝的超声检测
 2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超声无损检测技能大赛火爆来袭!
 2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超声无损检测技能大赛通知
 2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无损检测(超声)技能大赛在南昌航空大学成功举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