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可响应触觉和化学刺激的纳米碳管基材料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5/9/7 11:52:17   阅读:174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电子皮肤设计示意图
(图片来源:Do Hwan Kim)

电子皮肤(e-skin)是一种柔性薄膜状的材料,被设计用来模拟人体皮肤的性质,对温度和压力等环境刺激做出反应。具有柔性和紧凑的电路,电子皮肤有多种潜在医学和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例如,这项技术可以使带假肢的人恢复触觉。
 
研究人员正在将这个概念进一步深化,使电子皮肤具有人类皮肤没有的特性。来自韩国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电子皮肤材料,不仅对温度和压力,还会以模仿味觉或嗅觉的方式对化学刺激进行反应。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中,他们介绍了这种被称为“电子嗅觉皮肤”的材料。

这种具有柔性并略有弹性的薄膜由碳纳米管制成,长线由许多碳纳米管旋转而成,分层的设计比单个组件强度更高。研究人员将这些导电纤维交叉放置并嵌入到电介质中。碳纳米管电路被放置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衬底上。
    
制备出一种可折叠、扭曲、拉伸和感应的材料。该皮肤通过压电式电容传递信号,意味着它将产生电容的变化来对刺激进行反应。
    
就像真的皮肤,这个电子皮肤响应压力和温度变化。感应能力被集成到皮肤的每个像素上,意味着该设备不仅可以探测刺激,还可以确定它的位置。
对于皮肤来说,该材料具有更不寻常的特性:它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刺激。当接触类似己烷的非极性液体,它产生很小的电容响应。另一方面,对更多类似丙酮或水等的极性分子产生强烈的电容响应。不同溶剂诱发不同的可重复皮肤响应特征。

“之前没有关于在同一设备中能够感知触觉和嗅觉刺激的混合电子皮肤的研究报告,”论文第一作者兼研韩国首尔崇实大学研究员Do Hwan Kim说。
    
能够区分这些化合物的能力类似于人类的鼻子或舌头,Kim说。
    
同时存在其他可以检测化学刺激的传感器,将所有传感器整合到电子皮肤材料中,对于机器人传感应用特别有价值。将不同的传感方式集成到一个材料中,使它们更为紧凑而高效。
然而,这样的多功能性需要特别注意:因为电子皮肤使用同样的输出,通过改变电容,测量许多不同的变量,没有明确的方法来区分哪个特定的变量在变化。
    
并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员Nanshu Lu说:“这项工作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只需要一个设备,便可以实现这么多的使用模式”。然而她说,“如果受到一系列的刺激,不可能将每个都区分出来。因为总会有串音。”
    
在未来,研究人员希望能找到一个方法来分离出每个变量的信号,使该材料能够在同一时间报告多种刺激。 


来源:新材料在线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电子材料周报#超晶格设计实现多铁性特征
 2
 #电子材料周报#电子高速公路,想象你的电脑可以被卷起来
 2
 《自然》《科学》一周(10.12-10.18)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2
 基于柔性导电纤维的可收缩电路
 2
 美科学家研发人造皮肤:可感知压力轻重
 2
 清华大学魏飞团队实现一步法制备99.9999%半导体碳纳米管阵列
 2
  高密度半导体阵列碳纳米管研究获突破
 1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 由18个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1
 #电子材料#首次发现微磁区导电,有望扩展磁存储空间
 1
 #电子材料#物理学家在量子电子学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1
 #电子材料周报#浸涂技术开发新型纤维状发光二极管
 1
 #电子材料周报#看电子如何在新材料中“旅行”
 1
 #电子材料周报#量子计算机运行速度逆天
 1
 #电子材料周报#石墨烯“蛾眼”
 1
 #电子材料周报#史无前例的超导石墨烯薄片
 1
 #电子材料周报#芯片超材料助力量子计算机发展
 1
 #电子材料周报#新型电池——钠离子电池
 1
 #电子材料周报#新型荧光材料,“看透”你的身体
 1
 #电子材料周报#有望实现光通路的硅基超材料
 1
 #电子材料周报#智能传感器,嘈杂中亦可听见声音
 1
 #电子材料周报#自愈传感器,“电子皮肤”不再遥远
 1
 #高分子材料周报#大显神通的木纤维素
 1
 #新能源周报#能源与设备间正走向无线化
 1
 “最黑材料”可吞噬绚丽钻石
 1
 《JACS》:中科大合成出首例单一手性指数单壁碳纳米管长共轭链段
 1
 《Nature》:实现量产!剪切流诱导超强纳米复合材料
 1
 《Nature》重大里程碑:史上最大碳纳米管芯片!
 1
 《Nature》子刊发表我国学者碳纳米材料生物毒性重磅文章
 1
 《Nature》子刊重磅:北大彭练矛课题组制备出高性能碳管晶体管!
 1
 《Science》:新型聚合物让蛋白质能够清除化学污染
 1
 《Science》重磅!在室温下观察到电子在石墨烯表面“冲浪”!
 1
 《Science》子刊:高性能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取得进展
 1
 《自然》:蓝绿藻+碳纳米管造生物光伏电池可经生物降解
 1
 《自然》杂志评出2015年度十大人物 两中国科学家上榜
 1
 【NS精读】金属基底焕生的碳纳米管
 1
 1nm晶体管面世,摩尔定律有救?
 1
 201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公示 18.8亿资金重点支持基础材料、电子材料
 1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石墨烯、碳纳米管榜上有名
 1
 3D打印的机器人手能“弹”钢琴
 1
 3D打印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焊接
 1
 3D碳纳米管计算机芯片问世
 1
 90%纯度碳纳米管水平阵列合成 新方法具有发展空间
 1
 Adv. Mater.:分子-石墨烯杂化材料构筑高灵敏压力传感器
 1
 CNTs/AZ91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
 IBM曹庆-Science: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碳纳米管晶体管
 1
 IBM碳纳米管商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
 JACS:金属有机骨架基碳纳米管的定向形成
 1
 MIT研发通过燃料包覆碳纳米管燃烧发电
 1
 NASA探索利用碳纳米管进行航空航天应用
 1
 NASA运用纳米技术降低航天系统重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