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
发布:kittyll   时间:2015/9/30 15:54:38   阅读:1830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优势和战略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于9月29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咨询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致辞。路线图编制组专家、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上,丁荣军院士、李骏院士、陈山枝教授分别就信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三个领域技术路线图作了解读。
 

路甬祥指出,制造业覆盖面很广,为了确保我国十年后能够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必须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发展原则。《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了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力争到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路线图的发布,可以引导广大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审慎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利用自己掌握的金融手段,支持从事研发、生产和使用路线图中所列产品和技术的企业,引导市场资源向国家的战略重点有效聚集。同时,路线图可为各级政府部门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的发展提供咨询和参考,是政府部门设计公共政策的有力工具。
 

辛国斌指出,研究编制并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研究提出未来重点领域的技术方向、目标和重点,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让企业少走弯路。路线图不是指令企业怎么做,而是指导性的、参考性的。这也是政府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的重要措施。辛国斌强调,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路线图的解读和宣传工作,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学利用好路线图。

受咨询委员会委托,中国工程院围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和目标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十大重点领域创新的方向和路径,并将其汇编成册,称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年版)》。编制工作今年4月开始启动,历时5个多月,动员了48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及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广泛征集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学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意见,六易其稿。经战略咨询委员会审议通过后,予以发布。

路线图包括10大重点领域,23个重点方向,每个重点方向又分了若干重点产品。其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4个方向,分别是: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包括2个方向,分别是: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包括4个方向,分别是: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与系统、航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包括1个方向,即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包括1方向,即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3个方向,分别是: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电力装备包括2个方向,分别是:发电装备、输变电装备;

农业装备包括1个方向,即农业装备;

新材料包括3个方向,分别是: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包括2个方向,分别是: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

路线图的每个重点发展方向统一按照需求、目标、发展重点、应用示范重点、战略支撑与保障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描绘,分别形成了从2015年到2025年,展望2030年的详细技术路线图。

考虑到市场和技术的变化速度加快,咨询委员会已确定将路线图的修编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未来,咨询委员会将进一步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深入的研究,及时对技术路线图进行动态调整,每两年滚动修订和发布一次新版路线图。2015年版路线图将通过出版社正式发行,电子版会后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网站免费发布。

来源:规划司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2018年中国制造高端化进展总结
 1
 2019年慕尼黑国际光博会 聚焦制造业:工业4.0中的激光技术
 1
 2035年我国制造业基本完成智能化转型
 1
 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正在我国制造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高端装备业获政策推力 渐成装备制造业“新名片”
 1
 工业3D打印:迎接“中国制造2025”
 1
 航天科工为制造业打造“云端营销”平台
 1
 集成电路产业是否“寒冬”会很冷?专家认为,中长期仍持续看好
 1
 科学家:微纳米复合材料助力中国制造
 1
 美国制造发布增材制造技术路线图
 1
 人民日报|制造业“洗心革面”:中国制造转型中国创造!
 1
 日制造业再添丑闻:日立化成违规检测 波及2400家企业
 1
 沈阳机床:解i5之惑 觅中国制造业转型生机
 1
 十九大胜利闭幕!质量第一、质量强国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1
 探访美国先进制造业前沿阵地
 1
 未来哪些化工新材料最有前途?
 1
 我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全球第四
 1
 新材料短板突出 制造业“等米下锅”
 1
 液态金属将加速助剂制造业的发展
 1
 原子制造成为现实——类似于印刷技术出现的制造业革命即将到来
 1
 增材制造,重塑制造业的未来
 1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 仪器人才最抢手
 1
 智能制造,颠覆多少传统
 1
 中国的镁合金新材料促制造业由“黑”变“绿”
 1
 中国制造业下一个十年?李克强:大中小企业要融通发展是关键!
 1
 重大突破|“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首次纳入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