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可调金属-笼状凝胶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5/11/23 19:59:52   阅读:267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现已研发出一种新颖的既有固体硬性、又有凝胶柔性的粘性行为的材料。这种材料很容易定制,它是金属有机笼和金属凝胶的杂化,其可用于特定气体存储、靶向给药和水过滤。
 
 
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家通过连接金属有机笼和长链聚合物(蓝色)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凝胶。循环到笼里的红色聚合物链,可以通过添加其他分子凝胶进一步自定义。(图片由研究人员提供)

这种新型适应性强的金属笼状的凝胶被称为polyMOCs,其展示了用于气体存储、靶向药物释放和水过滤的可能性。它们是金属有机笼子(MOCs)和金属凝胶的混合材料,他们坚硬结构由金属集群呈现。类似于标准的聚合物凝胶,金属凝胶包含附着在聚合物链上,同时MOCs有一个坚硬的结构,可形成晶体材料。

“你可以想象一个具有这两种性能的材料,MOCs具有明确的、自组装结构,也有聚合物凝胶的粘弹性性质。这就是我们努力实现的。”——麻省理工学院Jeremiah Johnson教授

由AleksandrZhukhovitskiy和其他研究院组成的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成功地使用金属-超分子组装技术研发了这种凝胶。使用这种新方法,团队创造了金字塔、明轮、球体等其他3D形状聚合物。这种聚合物通过配体连接,其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因为配体的协调能力,其可消除单个聚合物之间的差距,如在不同的聚合物链附加多个金属原子。

在实验中,配体包括两个吡啶组,每组均具有与金属钯的协调能力。每个钯原子可以与其他四个配体分子成键,这最终产生一个具有24配体分子结构和12钯中心的笼状结构。

该中心还与其他类似的金属笼子通过粘弹性聚合物链结合。所有这些分子内连接的整体效果是形成一个巨大的自组装凝胶。

每个金属笼子与多达24个聚合链连接,其中四、五个聚合物链与其他金属笼子连接。其余未链接的聚合物链回环并链接到自己的金属笼子。这样的环结被认为是缺陷。

然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这种缺陷在特定的配体添加功能分子,这使得他们开发出优化材料。为了实验,团队用荧光分子——芘取代某些环状配体。

“Johnson说:“我们可以取代不连接到另一个笼子的配体并交换,同时保持相同的连接链数量。”“这允许我们做出组成完全不同的材料,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能。”——麻省理工学院Jeremiah Johnson教授

“通过使用这些金属有机笼子的团簇,能够增加其功能性,这使其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和力学行为。这是打开一系列方向大门的优雅的基础科学。”——凯斯西储大学教授Stuart Rowan
 
“当我们在紫外线荧光下观察这种材料,物理上看,材料没有芘配体。但模量是相同的,膨胀行为是相同的,这个凝胶是强烈的荧光特性的。”——麻省理工学院Jeremiah Johnson教授

Johnson将具有不同功能的不同类型分子添加到这种新材料中。药物分子可以存储在金属笼子中实现药物输运。这种凝胶还可以用于燃料汽车电池的储氢。通过增加配体捕获和隔离重金属,这种材料也可用于水净化。

“你可以想象把各种各样的东西附着在这些多余的配体上来使材料适应不同的应用。目前我们正在努力使配体不仅可以在笼子外放东西还可以在笼子里放东西,以使我们能从笼子内部控制分子吸收或释放。”——麻省理工学院Jeremiah Johnson教授

进一步的研究是开发类似的各种不同笼状的凝胶,并通过比钯更廉价更无毒的金属材料,如钛、铁和锌等来设计材料。

该研究《Nature Chemistry》杂志上发表。


来源:新材料在线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Nature子刊:末端带电荷的可结晶均聚物的二维自组装
 2
 新型聚合物凝胶— —超长药效的福星
 2
 拥有大白不是梦:一种新型合成聚合物凝胶可以用于制造柔软机器人
 2
 智能变形凝胶——金属与有机物的自组装
 2
  拥有一个大白的梦想还有多遥远?
 1
  华东理工大学成功制备新型杂化导热材料
 1
  聚合物电解质的突破性研究——超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膜
 1
  美科研人员开发出可远程控制的变形机器人
 1
  柔性微型机器人可在体内“游泳”
 1
 #电子材料周报#智能传感器,嘈杂中亦可听见声音
 1
 #高分子材料周报#新突破—未来的塑料由硫制造
 1
 “4D打印技术” 材料可按编程变形/图
 1
 “行走的空调”——东华大学研发出新型面料帮您在夏天保持凉爽
 1
 《Advanced Materials》:南京理工高性能热管理材料研究获进展
 1
 《JACS》:神奇链端功能化聚合物,用于精准制备<2 nm的纳米簇阵列
 1
 《Science》化学家合成出史上最长聚索烃
 1
 《Science》重磅:“万能交联剂”!任何含“C-H键”的脂肪族聚合物都适用
 1
 《先进材料》打破维度局限!3D囊泡与2D纳米片间的可逆转化
 1
 《自然》《科学》一周(12.07-12.13)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3.27-4.2)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材料》:前景广阔!实现再生蚕丝热塑成型
 1
 《自然·通讯》:新型合成聚合物从内向外杀死耐抗生素超级细菌
 1
 3D打印新型气凝胶提升储能技术
 1
 Adv. Funct. Mater. 上海交大:超分子的分层自组装行为
 1
 Adv. Mater.:2D材料领域的“望闻问切”
 1
 Carbon推出新型聚合物材料
 1
 D3O:智能防护材料
 1
 MIT科研人员推出新法门 可精准设计聚合物弹性性能
 1
 Nature子刊:聚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忆阻器领域新进展!
 1
 Science:纳米粒子中层次结构复杂性的突发现象及其组装
 1
 Science:无限可回收聚合物凸显塑料优异性能
 1
 鲍哲南团队 Adv. Mater.: 共轭碳环状纳米环作为本征可拉伸半导体聚合物的添加剂
 1
 北大工学院于海峰团队在液晶嵌段共聚物纳米相分离的稳定化方面取得进展
 1
 北大新成果突破碳管电子学发展的瓶颈 展现性能优势、超越传统技术
 1
 北京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Macromolecules: 基于侧链液晶聚合物多链柱的高度有序亚10nm图案
 1
 北京大学范星河教授课题组在超分子型液晶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取得新进展
 1
 北京大学于海峰研究员团队在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取得进展:超分子液晶凝胶的制备、多重响应及其在全息光栅的应用
 1
 北京化工大学任忠杰教授特约专论:聚合物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器件性能
 1
 北京科技大学杨洲教授与中科院理化所王京霞研究员合作在蓝相液晶光子晶体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1
 北科大Advanced Science: 高强度蓝光发射的CsPbBr3二维自组装纳米晶
 1
 变色聚合物材料检测创伤性脑损伤
 1
 不单有记忆还Hold住重量的新型形状记忆材料
 1
 材料界的变色龙——别样的传感器
 1
 材料前沿最新综述精选(2017年11月第4周)
 1
 测量高分子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三大方法
 1
 超高强度聚合物材料 可在太空间中大量使用
 1
 超级植入式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的新革命!
 1
 超酷的隐形眼镜!眨眼就能实现2.8倍光学变焦
 1
 橙色状复合新型聚合物基体解决聚合物复合材料不耐温问题
 1
 打印纸能被重复利用了!可擦除40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