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纳米周报#神奇的泡沫笔光刻技术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5/12/28 10:54:00   阅读:212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纳米材料一周纵览
20151219-20151225
 
纳米粒子俨然成为了材料届的万能钥匙,其依靠体积小的特性,在材料里无孔不钻。上至航空航天,下到生物医用、结构能源,都有它的踪影,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钱学森院士就曾经说过:“纳米左右和纳米以下的结构将是下一阶段科技发展的特点,会是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是21世纪的又一次产业革命。”
 
1、纳米超疏水涂层—荷叶仿生卫士驾到

Lotus-like nanomaterial produces green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由莱斯大学牵头研究的关于荷叶仿生超疏水材料有望取代现用的碳氟基材料,这将变得更加经济和环保。
 
要使得材料具有超疏水性必须保证水的接触角大于150度,而LESM观察到这种新型材料的接触角可以达到155度,足以媲美最好的碳氟基超疏水材料,甚至于在各种涂层技术和固化温度下,这种材料都能很好地抗击外部冲击以维持自身性能。这种材料主要利用三氧化二铝纳米颗粒来构造类似荷叶凸起的表面蜡质和超支化的有机部分,以此来达到超疏水的特性。
 
预计该材料可能应用于包括减摩涂层等海洋领域,如果得以实现,将会消除由于使用碳氟基材料而带来的水体污染。
 
相关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上,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5b09784 
 
2、神奇的“皮肤”—皮肤记忆装置

Skin-inspired haptic memory devices
 
 
 
皮肤将我们与周围的世界联系到一起。当皮肤收到外界的刺激,感觉信号就会从传入神经传向中枢神经,然后在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感知记忆。
 
而现在的研究重点都在于如何改善触觉传感器的灵敏度。自然的皮肤可以形成感知记忆,而触觉传感器只能感知不能记忆。最近,来自南洋理工的教授团队用植入纳米金属银线的显微结构PDMS薄片制造出了灵敏的压力传感表层,其电阻开关存储器利用典型的二氧化硅二极管结构作为转换表层,具有转换时间更短、耐久性更好和永久记忆等特点。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论文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504754/abstract 
 
3、“私人订制”——用数学制作混合材料

Mixing modern materials? NIST math app helps you manage your mashup
 
 
 
如今,高分子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将高分子与其他材料混合还可以大大提升其性能。
 
目前原料配比是混合材料最大的问题,但大多数配比都是通过不断试验及失败获得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想去通过建立混合物的模型去预测不同配比下混合物性能的原因。
 
通过一位数学家角谷静夫的论文,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的团队解决了原料配比的关键问题。目前团队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了虚拟的纳米粒子模型,并用NIST开发的ZENO(一种程序包)进行计算,可以得到不同配比下混合材料相关的特性。
 
4、变废为宝--多壁碳纳米管实现废热利用

Carbon-nanotube strips harness waste heat
 
 
 
为了解决工厂的热量浪费问题,来自日本应用物理学会的几位学者正在研发一种可以在低于100℃(±5℃)的温度下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且只有几毫米长的双压电晶片带材。
 
这种双压电晶片带材是由一侧为多壁碳纳米管(MWNT)和一侧为镍组成的自支撑膜(FSF)。由于两侧材料膨胀率的不同,在与高温面接触后,带材不断弯曲和伸直,从而产生机械能。
 
双压电晶片零件的质量轻和体积小是高温敏感性的关键,也使它可以植入微型设备。通过调整碳纳米管复合层,可以将热灵敏度进一步提高。研究者称:“我们相信双压电晶片带材将成为能源转化纳米装置的重要模块之一。”
 
5、神奇的泡沫笔光刻技术

Nanotechnology in a bubble
 
 
 
泡沫笔光刻是一种新奇的由光控制的纳米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它可以用来在基板上形成胶质生物粒子图案从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制备具有光、电、磁效应的装置中。
 
在泡沫笔光刻中,电浆基板在一束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波长的低能激光束的辐射作用下,在基板-溶液的界面上产生一个微小的气泡,通过光调节基板-气泡-溶液系统之间的马朗戈尼对流,利用表面张力、气压以及基板附着力在电浆基板上捕捉和固定胶质粒子,从而实现纳米生产加工。
 
研究人员能够制备直径低至1微米的气泡,并且这项技术能够实现在简单、低能量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有望促进组织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Nano Letters》上。论文链接:
http://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5b04524 


来源: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薄膜周报#突破—打破太阳能薄膜光电吸收率记录
 1
 “源于自然”的高效防污超疏水涂层
 1
 2,2′-二吡啶胺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吸附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1
 3D打印+纳米技术,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灵活又耐用橡胶石墨烯传感器
 1
 6-巯基嘌呤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应用
 1
 IBM造出世界首个人造纳米随机相变神经元
 1
 NASA运用纳米技术降低航天系统重量
 1
 Nature子刊:南大等在二维材料弹道雪崩获突破!
 1
 北大刘忠范院士等展示新混合材料 有望实现工业级石墨烯应用
 1
 钡铁氧体包覆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1
 搭配纳米技术,石墨烯完美实现海水淡化
 1
 戴垄科技上海全球首发“关键纳米细化技术”
 1
 点赞!这些年中国领跑世界的十大科技
 1
 电沉积法制备超疏水涂层的研究进展
 1
 东南大学张友法团队在超疏水涂层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1
 对苯二酚在纳米铂/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1
 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5种烟碱类农药的残留量
 1
 多壁碳纳米管改性环氧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1
 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三唑酮
 1
 多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曲酸的伏安测定
 1
 多壁碳纳米管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7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
 1
 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粒子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研制及其在曲酸测定中的应用
 1
 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修饰的碳糊电极为工作电极测定磺胺甲噁唑
 1
 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修饰玻碳电极测定乙草胺
 1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多贝斯
 1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乳糖酸红霉素
 1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循环伏安法测定水中微量偏二甲肼
 1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酪氨酸
 1
 固体表面上单分子转子转动行为的可控调制研究取得进展
 1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10种痕量苯系物
 1
 光敏蛋白+量子点造出新型太阳能电池
 1
 韩国延世大学Adv. Mater.:用于纺织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一维可拉伸电极和器件的最新进展
 1
 韩国最大的纳米技术展:2015年韩国纳米展将举行
 1
 槲皮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脱氧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
 1
 绘画又有新材料,可能是女孩最爱!
 1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和聚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法快速测定水和土壤中双酚A的含量
 1
 基于探针底物法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蚯蚓体内4种CYP同工酶活力及其应用
 1
 基于血红蛋白/金纳米粒子/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多壁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测定过氧化氢
 1
 金属基超疏水防腐蚀涂层的构建方法现状
 1
 聚L-半胱氨酸/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电极同时测定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1
 聚L-赖氨酸-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过氧化氢
 1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多壁碳纳米管复合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抗坏血酸
 1
 看港大科学家如何玩转纳米颗粒
 1
 看纳米技术科学家怎样“连天接地”
 1
 科学家构建新型复合超疏水智能涂层
 1
 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实现低能耗除霜
 1
 科学家用纳米技术研制出陶瓷“海绵”
 1
 壳聚糖/DNA/血红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1
 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测定双氯芬酸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