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上海交大团队成功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技术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6/1/20 11:05:50   阅读:204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在飞机、汽车、赛艇上广泛应用的“材料之王”碳纤维复合材料,其优异性能在回收时则成为难题。上海交大王新灵教授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技术和装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此项技术不仅突破了产业可持续性发展难题,更可避免50亿元规模高回收价值材料被废弃,重新得到应用。目前该项技术已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增补到2015年《车用材料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通用判定指南》行业规范,具有重要的产业应用前景。
 

因具有强度高、超轻、耐高温高压等特点,由碳纤维制成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即碳纤维复合材料被喻为当今世界的“新材料之王”,始终是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多年来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用于制造航天飞船、飞机、通信卫星和尖端武器等。随着碳纤维大规模产业化条件的日渐成熟,其潜力正在被不断开发,开始从“天上”走向“人间”,造福广大百姓。而大规模应用后的废弃物处理则成为难题。据预测,全球废弃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至2020年可达5万吨,其中碳纤维2.5万吨以上,按平均价格200元/千克计算,价值约合人民币50亿元以上。每100千克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中,就有大约60~70千克的碳纤维,这些碳纤维仍然具有极高的再利用价值,其力学强度和电、磁、热性能几乎与原有碳纤维相当,可用来重新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
  
虽然有极高的再利用价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阻碍重重。常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由碳纤维和热固性树脂复合而成,具有不溶不熔的特性。有了这层“金钟罩”的保护,想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便非常困难,这已经成为了阻碍复合材料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少、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都是通过掩埋或者焚烧方法处理,既污染环境、也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政府均已立法禁止。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报废的产品是否能如钢铁、铝合金材料经过简单处理再次利用是人们亟待解决的重要挑战。因此把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中的碳纤维回收并重新利用,同时将废弃物中的热固性树脂以能源或材料方式回收,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响应国内外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新灵教授研究团队在上海市发改委“上海交通大学大型民机创新工程”项目资助下,于2010年前瞻性地由杨斌副教授负责开始从事以规模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过5年艰苦的技术攻关,针对裂解法固有的缺陷,创新性地提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同时解决了工程放大中遇到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化的新型裂解回收技术和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年处理能力超过200吨。目前全球仅德国(ELG Carbon Fibre Ltd)、日本(碳纤维回收工業公司)和美国(MIT-RCF Ltd)的三家公司拥有回收处理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的产业化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的回收技术具有废弃物处理前可保留大尺寸的特点,这样既免除了废弃物切割、粉碎的工序,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再生碳纤维的足够长度、提高了碳纤维再利用的价值。
    
先进复合材料领域著名专家杜善义院士十分支持及赞赏杨斌副教授在解决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做出的突破性贡献,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更是涉及产业可持续性的战略问题。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先进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益小苏教授说:“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走过的道路,不能不说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曾经忽略了资源和环境,全国性的雾霾灾难就是这样一个苦果!今天,上海交大已考虑到碳纤维复合材料大量应用之后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开发了相应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山雨欲来,及早绸缪’,真是一个值得表彰的大好事。我在北京建立的“绿色复合材料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与上海交大的考虑异曲同工,因此,建议我们两家建立联系,推进合作,共同为我们美丽家园的绿水蓝天而奋斗,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奋斗。”
   
在国家工信部2015年11月17日颁布的“十三五”期间优先发展的205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中,作为“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之一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低成本回收以及应用技术”赫然在目。而上海交大的研究团队在五年前便前瞻性的从事该领域技术装备的开发,目前已经成功解决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废弃物不能填埋、在仓库中大量堆积无法消化的问题;未来,该技术将在汽车行业中大放光彩,为汽车轻量化、低碳化发展奠定技术保障。经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重点调研及论证,本项技术作为国内唯一一项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已被增补到2015年《车用材料可再利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通用判定指南》“已验证再利用技术清单”行业规范中,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法规依据。


来源:央广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深度】车企遭遇滑铁卢、碳纤维应用瓶颈难突破,出路在哪里?
 2
 3D打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下一个目标:飞机高性能结构件
 2
 CIKONI最先成功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
 2
 阿波罗-2: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的私人飞机
 2
 德国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铝轻质材料连接的新技术
 2
 复合材料哪家强? 金属基复合泡沫夹芯听过没?
 2
 高功率紫外激光器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
 2
 国外新材料行业最新动态一周盘点(0730-0805)
 2
 基于相关法的C/SiC复合材料声速测量方法
 2
 空客碳纤维A350XWB客机亮相中国航展 复合材料 走上民用飞机大舞台?
 2
 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力促碳纤维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2
 连续碳纤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改善3D打印力学性能
 2
 美国开发出3D打印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
 2
 美国开发出新型碳纤维填充尼龙复合材料
 2
 宁波材料所在石墨烯强韧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2
 轻质复合材料获得航天航空认证
 2
 取代汽车、航空航天用碳纤维?朴茨茅斯大学利用玄武岩纤维研发混杂复合材料
 2
 全新碳纤维填充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诞生
 2
 群雄逐鹿碳纤维 到2020年,只有复合材料有潜力使装备获得20-25%的性能提升
 2
 日本山形大学研制出抗雷击碳纤维复合材料
 2
 瑞典科研人员开发出“变形”碳纤维复合材料 可按需改变形状
 2
 上海石化“新材料之王”应用获新进展
 2
 探秘宝马i3/i8制造全过程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车身就是高大上
 2
 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技术进展
 2
 碳纤维复合材料体现高新科技力量
 2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电子产品上的应用进展
 2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在医疗器械方面的应用研究
 2
 碳纤维增强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获得成功
 2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2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2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问题与差距
 2
 新材料科技重要研发领域碳纤维,日本之做法值得学习
 2
 阳极氧化对碳/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2
 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使飞机表面微损伤自动修复的材料
 2
 中车四方丁叁叁: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交的应用挑战在哪?
 2
 重磅:国内可用于3D打印的碳纤维增强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开发成功
 2
  3D打印在人体器官应用中的重大突破
 1
  科学家研发独特的光敏树脂 即使在水下也能固化
 1
  日本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部件 重量仅为钢制构件1/5
 1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需求迫切
 1
  我国石墨电极接头关键制备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 方大炭素一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我国石墨电极接头关键制备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 方大炭素一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中国首次在太空验证3D打印技术
 1
  朱美芳院士:把碳纤维穿在身上
 1
 "CCCM-2" 第二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通知
 1
 #轻量化专栏#揭开“新材料之王”碳纤维的神秘面纱
 1
 “吃雾”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减少大气污染
 1
 “核燃料包壳管”有了新材料
 1
 “空铁”在中国低调竣工,这个技术靠谱!为中国制造点个赞!
 1
 “魔角”石墨烯位居榜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