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关于触棒法磁粉检测的有效范围,教科书上说的对吗?
发布:kittyll   时间:2016/1/25 15:35:51   阅读:2342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磁粉检测 图片来源:网络

触棒法作为磁粉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因实际操作中的适用性及实用性较强,已经在各铸锻件毛坯检测中被广泛运用。

目前,常用的磁粉检测教材及各类行业标准对于触棒法磁粉检测的有效磁化范围是一个范围值或经验值。例如:教材《磁粉探伤》上对于触棒法的有效磁化宽度规定为触头连线距离的四分之三,长度为触头两端各延伸触头连线距离的四分之一,见图1。

 
图1 触棒法磁化的有效范围

常规的产品规范对于触棒法的磁化要求通常为“间距75-200mm,垂直两次磁化即可满足”,这对于检测的准确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1 传统磁化方法效果模拟
 
按照常规的检测方法,首先将铸件分割成若干个150mm*150mm区域,使用触棒法对分割后的每个小区域进行两次垂直磁化,各触点的磁场强度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触棒法磁化检测磁力线模拟分布
 
“触点1”为第一次磁化的两个触点,“触点2”为垂直“触点1”的第二次磁化的两个触点。不难发现,靠近触点一侧位置(图2中红色区域),由于距另一触点较远,所以此位置磁场较弱,存在漏检的风险。 

2 传统磁化方法效果测试

为了进一步验证模拟结果,现场选取具体工件进行实际测试。相关设备器具如下:

设备:CED-3000移动式磁化设备。
磁化方法:连续法。
电流:单相半波整流(850A)。
磁化介质:荧光磁悬液 (浓度0.3ml/100ml)。
观察灯具:荧光灯(强度大于1000μW/cm²)。
灵敏度试片:A型试片30/100。
测试范围:150*150mm(测点40点)。
 
测试方法:将触棒与图3中“触棒”标示位置良好接触,通电磁化,连续充磁时间大于3S;磁化过程中使用A型试片30/100,在图中1#-40#位置将人工刻槽一面紧贴工件本体,喷洒荧光磁悬液;同时在波长365nm的黑光灯下观察试片背面的磁痕堆积显示,如图4所示。
 

图3 测试点示意图


图4 测试点A型试片显示
 
通过现场实际测试后,呈以下规律:
 
① 区域内12#、13#、25#、29#、30#、33#、34#、35#、37#、38#、39#和40#区域测试,试片无显示,无法保证检测结果;
 
② 区域内4#、10#、11#、17#、18#、21#、22#、23#、24#、26#、27#和28#区域只能在单方向显示,仅对一个走向的不连续性可以显示,无法保证各方向分布的缺陷均能得到有效检测;
 
③ 区域外5#、6#、33#、36#和40#只能单方向显示,不具备检测能力。
 
由此可见,在磁化范围内,如果只进行两次垂直磁化后,那么四周边缘各有约25mm范围内的试片仅能单方向显示或者显示无法有效分辨,即有效磁化范围仅为图5所示部分,存在漏检风险;所以,传统的垂直两次磁化方法不能保证整个磁化区域各个走向的缺陷完整显示。
 
 
图5 垂直两次磁化有效范围
 
由以上试验可见,150mm×150mm矩形框磁化检测,需要进行4次磁化才可满足要求,如图6所示。
 

图6 标准磁化方法

节选自《无损检测》2015年第37卷第2期

免费下载全文>>>

本文作者:高阳,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中心助理工程师,从事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被遗忘的桥梁工程无损检测技术
 2
 必读好文:深度解析磁粉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2
 表面状态对检测的影响专题报道之二:表面粗糙度对磁粉检测的影响
 2
 触棒法磁粉检测有效范围的分析与改进
 2
 磁轭法磁粉检测技术的应用及标准现状国内纵览
 2
 磁粉检测面面观
 2
 磁粉检测之如何最大限度的检出缺陷
 2
 磁粉检测中的快速断路
 2
 磁粉检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2
 第十一届全国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年会会议日程
 2
 第十一届全国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年会征文通知
 2
 复旦大学团队实现有机材料的高激发态发光转换调控
 2
 干货:轴承零件的非相关磁痕形貌
 2
 干货|无损检测的五大常规特点
 2
 好文抢先看:核电厂汽轮机转子叶片的荧光磁粉检测
 2
 交流磁探机退磁功能不良的原因分析
 2
 老生常谈:百年历史的磁粉检测技术的持久吸引力在哪里?
 2
 如何选择最可靠的磁粉探伤操作方法
 2
 入门扫盲班开课啦:磁粉检测与涡流检测的区别在哪里?
 2
 铁道车辆车轮辐板孔的磁记忆检测
 2
 我国磁粉检测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空间
 2
 我国磁粉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
 2
 无损检测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2
 无损检测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但传统方法仍然“老当益壮”
 2
 在役大型储罐壁板无损检测技术
 2
 真女神:一双火眼金睛把脉察秋毫
 2
 轴承常见缺陷的磁粉探伤和失效分析
 2
 专家点评:我国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应用的不足
 2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1
  镍铜合金铸件的渗透检测
 1
  陕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召开第十六届理事会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正式通知
 1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学术报告/论文征集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23 EVIDENT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沪举行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材料与测试网”预祝2015年“延长化建杯”第三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圆满成功
 1
 “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问世
 1
 “狗鼻子”探测器:让警犬面临下岗
 1
 “火眼金睛”的无损检测神探 ——记“浙江工匠”宋刚兴
 1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1
 “试样”一词不适用于无损检测
 1
 “我把上班当事业来对待” ——宝钢黄石公司“轧辊女神探”柯佩立足岗位成才的故事
 1
 “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1
 “相约上材所,学习相控阵”!在线视频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期待您的参与
 1
 《啥是佩奇》中的连接技术你了解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