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应用实例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应用实例 > 消息正文
让类8.12天津爆炸事故不再发生——用光纤传感技术监测大型储罐运行状态
发布:kittyll   时间:2016/2/26 16:33:34   阅读:2425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第一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3吨TNT……
 
大型储油罐内液位、压力过高易引起火灾、爆炸等;液位、压力下降过快或过低易引起负压产生瘪罐。罐内温度过高,会造成加热原油的能量浪费及火灾危险;罐内温度过低,会产生凝罐。储罐的储量很大,潜在危险性高,一旦发生火灾,火情猛烈,破坏性大。大型储罐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较为突出,必须采取有效监控措施,及时地发现事故的隐患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光纤传感器可以利用光纤采集和传输信号,做到现场无电检测,安全防爆,特别适于易燃易爆场所的计量、健康监测和管理。
 
本文就来介绍模拟利用光纤传感技术检测大型储罐的运行状态。
 
一、大型储罐安全问题
 
1 温度

以5万方储罐为例,建立二维仿真模型。储罐的参数为:直径D=60m,高度hg=19.35m,液位高度hW=17.86m, 罐壁有保温材料保温,罐顶、罐底无保温材料。
 
通过对5万方浮顶罐进出油时温度场和速度矢量分析,可以发现:浮顶处(没有保温层)由于与外界直接对流换热,容易出现凝油。罐底(没有保温层)与大地土壤导热,一般不会凝油。罐壁有保温层,因此温度散失很小,可以忽略。对大型浮顶罐温度监测,应重点监测浮顶,建议在工程中为浮顶加设保温层,防止凝油。
 
2 地震

仿真计算时,首先考虑静力加载,在储罐上施加竖向重力加速度-9.8m/s2,对罐体施加储液重力荷载10s;然后输入地震波10s。
 
经计算发现,地震作用下储罐液固耦合区、液体重心区和象足变化区有效应力分别放大1.69倍、1.55倍和1.31倍;地震作用下位移分别放大1.62倍、1.58倍和1.33倍;加速度峰值分别放大1.96倍、1.78倍和0.97倍。考虑地震作用后,有效应力、位移和加速度放大效应明显,说明地震作用引起的动力效应不容忽略。
 
二、解决方案

根据仿真结果,利用光纤传感技术进行大型储罐实时监测,确保储罐安全运行。
 
1 光纤监测系统构成

建立一套合理的监测系统,同时在储罐的不同位置进行布点。单罐监控系统简图如下。
 

单罐监控系统简图

2 光纤监测点布置

浮顶开口共有四个,其中量油管、导向管各一个;浮船入口两个。合理布置传感器。
 
液位传感器
 
选取两个浮船入口进行光纤液位传感器的布置。光纤液位传感器通过1通道光缆连接到监控室。
 
温度传感器
 
罐中央的温度比较高,传感器少布置;罐底温度偏低,温度传感器数量要多一些。罐顶温度最低,是罐中温度监测中的危险区域,是监测的重点,传感器布置的数量要尽量多一些。罐壁有保温层,不需布置传感器。
 
在1#和2#浮船入口的浮顶底板下各焊一段长1米的钢筋,用来布置加密的温度传感器(12个)。利用量油管和导向管布置一定数量光纤温度传感器(32个)。距罐底1m高度范围内温度传感器进行了加密,此范围内温度波动较大,是主要的散热部位。在距离储油罐20m的地方布置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温度。
 
压力传感器
 
只需要沿着储罐的浮顶来进行布置传感器。储罐的入口和出口处压力值变化明显,在出口、入口的边缘附近布置一定数量的压力传感器。
 
在导向管内沿高度分别在17.86m、8.93m和罐底共布置3个光纤压力传感器,用来监测储罐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压力;在出、入油管圆心中心线上距罐底0.4米处和1.0米各布置一个光纤压力传感器,用来监测进出油时进出油管附近的压力变化。将这些压力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通过1通道光缆传到监控室。
 
应变传感器
 
罐壁上液固耦合区、液体重心区和象足变化区的加速度、位移、应力变化明显,考虑安装方便,采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进行监测,同时监测罐壁温度。这三个区域光纤传感器要布置在储罐罐壁钢板外侧,保温层内部。
 
取四分之一外罐壁,布置两列光纤应变传感器,同时监测管外壁温度;距罐底1.97m、8.89m和11.9m的象足变化区、液体重心区和液固耦合区进行加密监测。共布置传感器38个。
 
三、系统安装完成后可实现以下功能:
 
1.在油罐发生火灾前,温度有异常波动时能及时报警。
 
2.能设置多级温度报警和温升速率报警并在线实时显示温度值,并经温度值比较后显示最高温度及相应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任意调整报警值。
 
3.系统能重复使用,误报率低。
 
4.能和原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衔接。
 
对于正常运行的储罐,其温度、压力、应变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液位随着浮顶的升降而升高和降低。如果温度超过或低于正常极值5℃时即可设定报警。应变超过正常应变极值20με时设定应变报警。也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设定报警界限。
 
其实光纤传感器就像人类的五大器官:视觉(光敏传感器)、听觉(声敏传感器)、嗅觉(气敏传感器)、味觉(化学传感器)、触觉(压敏、温敏、流体传感器)。只要您有心多用,小编相信您离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特异功能也不远啦!


节选自《无损检测》2015年第3期

编辑:李子木
 
免费下载全文>>>
 
本文作者:袁朝庆,工作单位为黑龙江省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重点实验室、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储罐安全评价、管道的泄漏检测。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美军首创用于结构健康监测的光纤激光传感器
 3
 #纳米周报#源头治理:从光源控制光噪
 2
 2018年度ASNT创新研究奖:改善结构健康监测的磁致伸缩传感器
 2
 储罐底板补板腐蚀缺陷的漏磁场特性
 2
 电磁超声传感器的三大典型结构
 2
 俄专家研制出高传感性光纤 可抵制侵蚀
 2
 飞机发动机推进系统的非接触式传感器监测技术
 2
 复旦大学团队实现有机材料的高激发态发光转换调控
 2
 南开团队研获可穿戴设备新材料 拟用于人体健康监测
 2
 视觉传感器:小智慧,大用途
 2
 无损检测案例分析:06Ni9DR钢焊接对接接头的超声检测
 2
 无损检测在航空维修中的应用
 2
 智能涂层传感器监测裂纹的工程适用性
 2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1
  镍铜合金铸件的渗透检测
 1
  陕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召开第十六届理事会
 1
 #电子材料周报#浸涂技术开发新型纤维状发光二极管
 1
 #电子材料周报#新型电池——钠离子电池
 1
 #电子材料周报#智能传感器,嘈杂中亦可听见声音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正式通知
 1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学术报告/论文征集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23 EVIDENT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沪举行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靶向”传感器,超越“质谱技术”的小分子检测
 1
 “材料与测试网”预祝2015年“延长化建杯”第三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圆满成功
 1
 “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问世
 1
 “狗鼻子”探测器:让警犬面临下岗
 1
 “火眼金睛”的无损检测神探 ——记“浙江工匠”宋刚兴
 1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1
 “人菌大战”又见分晓:新型光学传感器助力人类抗菌工程
 1
 “试样”一词不适用于无损检测
 1
 “我把上班当事业来对待” ——宝钢黄石公司“轧辊女神探”柯佩立足岗位成才的故事
 1
 “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1
 “相约上材所,学习相控阵”!在线视频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期待您的参与
 1
 《啥是佩奇》中的连接技术你了解吗
 1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明年3月1日发布实施
 1
 《无损检测》《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发表论文获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23年优秀科技论文
 1
 《无损检测》《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发表论文获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23年优秀科技论文
 1
 《无损检测》2018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无损检测》2018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无损检测》全本期刊合集
 1
 《无损检测》杂志投稿谨防诈骗公告
 1
 《先进材料》发表福建物构所MOX@MOFs复合高效气敏材料新进展
 1
 《先进功能材料》兰州化物所柔性纸基集成器件研究获进展
 1
 《中国2025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工作研讨会在镇江召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