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迄今最长碳链或能造出最硬物质“碳炔”
发布:haige__   时间:2016/4/18 18:53:11   阅读:1405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奥地利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学》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在实验室大量合成出有史以来最长的稳定线性碳链,其由6000多个碳原子组成,或有助最终批量制造出目前已知的最硬的物质——碳炔。

碳炔
碳炔 sp杂化

1885年,德国有机化学家阿道夫·冯-贝耶尔首次提出碳炔的概念,他将其描述为一种无限长的碳碳单键和三键交替而成的碳链。但他也警告称,由于其极不稳定,因此很难制造出来。

此前,美国科学家经过理论计算指出,碳炔这种碳原子一维线性带状物的强度应该比任何已知的材料更硬更坚固,拥有巨大的抗张强度和硬度,硬度是钻石的40倍、石墨烯的两倍,因此,可用于制备超坚固的设备。另外,它还拥有仅被拉伸3%就能从导体转变成绝缘体的独特属性,因而备受电子设备领域青睐。

尽管科学家们可采用某些方法让碳链保持稳定,但此前只能制造出最多拥有100个碳原子的不稳定碳链。而现在,维也纳大学的托马斯·皮赫莱尔团队通过新方法大批量制造出稳定的碳长链,有些长链拥有6000多个碳原子,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接近碳炔的“产品”。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将两层石墨烯卷成团,制造出了一个双壁的碳纳米管,并在石墨烯薄片的缝隙内合成出这种碳长链,缝隙能保护这种材料并让其保持稳定。该研究第一作者石磊(音译)表示:“最新研究朝我们最终真正认识碳炔迈出了关键一步。”

尽管这次制造出的碳炔长链比以前长,但肉眼仍然看不见,研究人员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近场共振拉曼光谱法证实了这一碳链的存在。结果表明,这种碳链在实验环境下非常稳定,其电学性能取决于碳链的长度。而且,由于碳炔的力学和电学属性与众不同,未来或有助科学家们制备出新型纳米电子和光机设备。

科学家们表示,新发现是碳炔批量生产的关键步骤,但在具体应用之前,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新材料有望研制出智能化人工肌肉 可自修复向研制智能化的人工肌肉迈出重要一步。
 4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未来五年 机器人总动员
 3
 16位院士齐聚西安共同探讨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3
 低钠盐“送命”不靠谱
 3
 光电所在半导体材料特性测量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3
 国际空间站添新房
 3
 化石燃料时代或在十年内终结
 3
 检验检疫报检新规实施一年成效显著
 3
 科学家开发出“滴水不沾”新材料
 3
 面对先进的纺织材料,棉麻等天然面料会被淘汰吗?
 3
 宁波材料所在类石墨碳涂层摩擦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3
 葡萄藻中的酶有助从植物中提取燃料
 3
 同济大学:零多普勒效应微波实验获进展
 3
 要创造奇迹的快速检测行业,谁是王者?
 3
 一线科研人员的价值迷失
 3
 自生碳酸盐汇有了识别方法
 3
 “分子诀窍”让非磁性金属拥有磁性
 2
 “互联网+农业+检测”占市场主导地位
 2
 “明星分子”甘露霉素首次实现化学全合成
 2
 “天河二号”一天筛完地球上所有药用化合物
 2
 “新地球”开普勒438b或已遭“毒手”
 2
 《2015研究前沿》报告发布 中国在某些重要前沿领先
 2
 2015年最受网民关注科普事件:雾霾及其成因
 2
 2019,更多“科幻”走进现实
 2
 2050年:空气污染将致660万人早亡
 2
 3D打印从概念向应用阶段转变 我国差距仍较大
 2
 CNAS新版能力验证规则发布(附权威解读)
 2
 NASA试图测量并解释脉动极光成因
 2
 NASA无奈表示“机遇号”火星车或将永久失联被放弃
 2
 NASA研发的高温耐热材料最终可以帮助拯救消防员
 2
 PM2.5中煤烟聚集物最具毒性
 2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2
 Science:纳米纤维阵列精准制备之液晶模板CVP法
 2
 北京今冬极有可能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2
 北京空气质量连续6天一级优PM2.5平均浓度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低
 2
 北京理工大学在能源材料多尺度设计领域获重要进展
 2
 编码孔径谱仪:不损耗性能的小质谱
 2
 变病毒为氢气
 2
 别笑,还真有把动物装到机器里做成炸药探测器的
 2
 材料研究热点 东华大学低维材料中心成立
 2
 层状纳米粒子将不可见近红外光转换为更高能量
 2
 超声波洗衣服,肥皂还是泡泡?
 2
 超硬度切割材料研制:熔合钻石和立方氮化硼
 2
 传感器像素尺寸破极限仅五十纳米
 2
 从农作物到店内货架 近红外线光谱技术前景好
 2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技术协会和认证检验检测集团
 2
 当清洁柴油技术遭遇大众汽车“尾气门”
 2
 德国科学家研制新型2D拓补绝缘体材料:电子传输超低损耗
 2
 电子皮肤比你想象中还要敏感,连胡茬子都能分辨
 2
 东南大学研发新型压电材料,未来衣服褶皱或能实现充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