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尼古丁中毒?法医竟然这样测?
发布:kittyll   时间:2016/5/13 15:43:11   阅读:353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图片来源: Michael Weber/Getty 图片库
 
今天来讲一个与法医有关的研究项目。我们看电视都知道法医在现场尸检取证的时候,有时还会提取一种小动物,它有一个形象的名字——绿头苍蝇,为啥法医会关注苍蝇呢?因为它是一种尸食性昆虫。不要怕,我们今天不是要解剖绿头苍蝇,而是跟随研究人员来看看他们怎样从绿头苍蝇出发来检测人体内的尼古丁含量。[1]之所以要检测尼古丁,是因为这有助于法医确定死亡原因,如意外、自杀和他杀等。[2-6]
 
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新名词——昆虫毒理学,这是一门结合了昆虫学、昆虫研究、毒理学及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影响的研究等于一体的科学。这些分析程序和方法对法医调查可疑的死亡事件是很有帮助的。
 

绿头苍蝇 图片来源:网络
 
来自澳大利亚珀斯默多克大学的Paola Magni 解释到:“在法医看来死亡原因可疑的情况下,对药物或其他物质的毒理鉴定可以帮助确定死亡原因和/或死亡的情形。不幸的是通常毒理分析都需要进行组织分解,而这个过程一般都是不太精确的,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果。而目前的几项研究已经证明:对尸食性昆虫进行毒理学分析,能够提供更可靠的结果,即使是在死亡较长时间的情况下”。
 
尼古丁是一种我们非常熟知的化学物质,它一般来自烟草植物的叶和茎。尽管它被人类认知为最致命的毒药之一,但它所具有的急性毒性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因为成人尼古丁的致命剂量大约为30-60 mg,儿童为10 mg”,Magni告诉我们,“而虽然通常香烟中尼古丁含量为10-20 mg,但吸烟的过程中只有约1-1.5 mg会被人体所吸收。”
 
尼古丁很容易穿透细胞膜而被吸收,由其引起中毒的可能性很大,包括如杀虫剂引起的中毒。“非致命尼古丁中毒有时是偶然发生的中毒,在互联网上随时可以找到如何从烟草中提取纯尼古丁的介绍。此外,如果一直吸电子香烟对于成人和儿童也可能是致命的,由于它有一种令人愉快的香味,所以儿童可能会上瘾,”Magni进一步解释道。
 

化学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人员提取了饲养的催吐丽蝇幼虫样品,进行预处理前在其肝脏内添加了不同浓度的尼古丁。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尼古丁及其代谢物进行测定。该方法检测尼古丁的结果已经ISO/IEC 17025和ICH 指导方法进一步验证。
 
“这一研究表明:催吐丽蝇幼虫在成长过程中身体会累积尼古丁及其代谢物可替宁;同时,催吐丽蝇的生长和存活率都会受到喂食的尼古丁量的显著影响。有趣的是,虽然存活率依赖于药物的剂量,但其生命周期即存活时间的长短(从卵到成年)不受药物剂量的影响。另外,食物中存在的尼古丁也会对催吐丽蝇的身体结构造成影响,使其幼虫和蛹都会更短小,” Magni说。
 
检测苍蝇幼虫中尼古丁的潜在致命剂量的能力意味着:该方法未来可以用于怀疑尼古丁以某种形式涉案的法医调查中。尼古丁是一种非常容易获得且对于活体毒性非常高的物质,因此尼古丁过量的可能性,以及是意外中毒还是蓄意行为,这些情况都不应该被忽视。
 
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意大利的都灵大学和美国的波士顿大学,负责这项研究的三个大学的研究小组目前又在进行绿头苍蝇中氯胺酮的类似研究。它是一种分裂性麻醉剂,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娱乐用途,也在强奸案件中越来越多地出现。
 
参考文献:
 
[1] P.A. Magni et al., Forensic Sci. Int. 261, 53–60 (2016).
[2] W.D. McNally. J. Lab. Clin. Med. 8, 83–85 (1922).
[3] J.M. Corkery et al., Forensic Sci. Int. 199, e9–e13 (2010).
[4] N. Dillion, California Nuclear Power Plant Engineer Convicted of Killing Wife with Nicotine (NY Daily News, 2014).
[5] A.K. Chaturvedi et al., Forensic Sci. Int. 23, 265–275 (1983).
[6] C. Lardi et al., Forensic Sci. Int. 236, e14–e18 (2014).
 
 
作者:Lewis Botcherby
原文出处:《The Column 》第4卷第12期
译自:chromatographyonline
来源:材料与测试
译者:兔子小光

凡本网注明"来源:材料与测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材料与测试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用于商业用途。如仅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转载、摘编,请注明"来源:材料与测试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可从鱼胆入手
 4
 聚焦造纸厂废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4
 专家谈大堡礁的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4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3
 “国六标准”来了致使“汽油质量牌照”投放量锐减,液态石油中硫含量应声降低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反相色谱法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辅助设备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离子色谱法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亲水作用色谱法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生物色谱法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手性化合物分离色谱法
 3
 2016年美国光谱从业人员薪酬调查报告
 3
 HPLC-DAD联合化学计量学鉴定合成色素效果好
 3
 HPLC和UHPLC色谱柱的十大误区
 3
 SBWC可否替代HPLC用于药物分析?权威专家来解答
 3
 XRF检测,精准快速低检测限!
 3
 X射线荧光光谱仪选购宝典
 3
 爱哭的宝宝:眼泪中的维生素
 3
 不测不知道:小朋友的黏土玩具也可能含防腐剂!
 3
 吃鱼=吃药?菜场买回的鱼片中竟然可以检出药物成分!
 3
 从制药到农业:近红外光谱有哪些新的突破?
 3
 大容量进样方法助力天然水环境中多种有机金属污染物的一键测定
 3
 代谢指纹图+化学计量学:双剑合璧鉴别藏红花真伪
 3
 德国明斯特大学分析化学中心主任Uwe Karst教授谈ICP-MS在环境研究和生物成像上的应用
 3
 第一台质谱仪发明者弗朗西斯没想到质谱检测可以飞起来
 3
 分析化学家与反运动禁药的那些事
 3
 高效!243种有害物一起检测的肉类分析新方法
 3
 固体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监测
 3
 固相萃取的三大常见问题
 3
 海鲜中含有砷,能吃吗?
 3
 红外光谱仪:包装材料失效分析的好帮手
 3
 化学分析师,是时候改变了吧?
 3
 化学家将温室气体转变为氢燃料
 3
 加速气相色谱分析的五大助力方法
 3
 甲基麦角新碱药物的化学定量分析新方法
 3
 教授用分析头发断案,年薪可达百万
 3
 捷克帕尔杜比采大学教授谈癌症肿瘤化学表征研究成果
 3
 近红外光谱的应用,专家们这样说。。。
 3
 绝知此事要躬行——访意大利都灵大学药学生物学Carlo Bicchi教授
 3
 拉曼光谱的未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和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
 3
 辣椒中的色素如何表征?
 3
 离线核磁共振法(NMR)助力中药成分分析
 3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追踪环境中的自由基
 3
 美国IsoForensics公司总裁谈同位素比例质谱在法医分析学中的应用
 3
 美国化学家用一种方法分析200种食品污染物
 3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教授谈犯罪现场实时分析的新型便携式质谱仪
 3
 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化学分析专家谈赛马兴奋剂的检测
 3
 哪些食物最易掺假?红外光谱技术来解答
 3
 你没看错!用乐高积木搭建化学武器探测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