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点赞!这些年中国领跑世界的十大科技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6/6/1 12:44:39   阅读:2482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谈到科研,很多人都会有国外科研才是世界领先的错觉,然而这些年中国科研工作者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中国科研同样可以领跑世界。从纳米级技术到“天河二号”,从微观到宏观,世界纪录正在被中国科研人不断刷新。

1、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主要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2013年,清华大学魏飞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单根长度达半米以上的碳纳米管,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也是所有一维纳米材料长度的最高值。魏飞教授团队更长远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早日制备出公里级以上长度并具有宏观密度的碳纳米管。

2、3D打印

 
2013年中航天地激光公司展出飞机专用钛合金大型整体主承力框

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关键构件激光成形技术是“3D打印技术”的高端发展形势,是一项“变革性”的短周期、低成本、数字化先进制造技术。

我国于1999年开始金属零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研究,重点研究镍基高温合金及多种钛合金的成形。近些年,我国在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结构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在国际上首次全面突破飞机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难加工大型复杂整体主承力构件激光成形关键技术,并建立完整标准体系,研制出了世界最大的激光成形工程化成套装备,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突破该技术并实现装机工程应用的国家。
 

同年,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下设的激光制造工程中心已经能够利用“3D打印”从事高性能致密金属零件的制造及修复,并且打印出了超过5米的钛金属飞机部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整体激光成形构件。

3、激光技术
 

紫外全固态激光源是指输出波长在200纳米以下的固体激光器,与同步辐射和气体放电光源等现有光源相比,具有高的光子流通量/密度、好的方向性和相干性。

这些年,中国科学家利用我国独创的深紫外技术和深紫外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成功研制出:

(1)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
(2)深紫外激光光化学反应仪;
(3)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镜;
(4)深紫外激光光致发光光谱仪;
(5)深紫外激光自旋分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6)光子能量可调深紫外激光光电子能谱仪;
(7)深紫外激光原位时空分辨隧道电子谱仪;
(8)基于飞行时间能量分析器的深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

这8台仪器均为当今世界所独有的科研利器,居深紫外领域国际领先地位,在物理、化学、材料、信息、生命、资环、地质等学科领域均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4、微晶钢

 
微晶钢(超级钢)是通过各种工艺方法将普通的碳素结构钢的铁素体晶粒细化,进而使其强度有大幅度提高的钢材。

超级钢的特点是:低成本、高强韧性、环境友好、节省合金元素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被视为钢铁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而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实现超级钢的工业化生产的国家。

5、超轻气凝胶
 

一块体积为20立方厘米的“纤维气凝胶”可以轻松的“踩”在羽绒的几根绒毛上

2015年,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丁彬教授带领的纳米纤维研究团队利用普通纤维膜材料开发出了一种超轻、超弹的纤维气凝胶,经中国计量认证结果显示,这种纤维气凝胶的固态材料密度仅为0.12毫克每立方厘米,打破了之前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0.16毫克的世界记录。

目前这种超轻气凝胶的应用领域包括火星探险宇航服的制造、油轮沉没等生态灾害的处理以及隔热和隔音设备的制造等。

6、催化剂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涛研究员与该所刘景月研究员、清华大学李隽教授合作以氧化铁为载体成功制备出世界首个单原子铱(Ir)催化剂,并发现相比于亚纳米、纳米铱催化剂,单原子铱催化效率在应用上能够达到“以一抵十”的效果。

铱催化分解主要应用于航天飞行器姿态控制等领域,而实现单原子分散无疑能够降低金属用量,提高催化效率,节省催化剂成本。

7、北斗系统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8、2000预警机

 
空警2000预警机长46.6米,高14.76米,翼展50.5米,最大起飞重量210吨,巡航速度800千米/时,飞行高度12100米,最大航程超过6500千米。

空警-2000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是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美国知名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曾发表评论:“中国采用相控阵技术的空警-2000比美国的E-3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9、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部署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2014年华中科技大学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德、法之后第四个拥有国际顶级水平大型脉冲磁场实验装置的国家。

10、超级计算机
 

如今,“天河二号”作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与神舟飞船、“蛟龙”号一起成为国家名片。在去年11月15日美国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连续第六度称雄。

天河二号”强大的计算能力让科技强国美国也倍感压力,去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布了一项总统令,正式启动美国“国家战略性计算计划”。该行政令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赶超“天河二号”,开创每秒百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时代。
 
 
来源: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Nature》:实现“不可能”!3D打印微型二氧化硅气凝胶
 2
 3D打印+纳米技术,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灵活又耐用橡胶石墨烯传感器
 2
 3D打印陶瓷材料的成型及研究进展
 2
 Nature:3D打印硅基气凝胶超绝热材料
 2
 纳米技术+3D打印能检测有毒液体?
 2
 纳米技术的突破,革命性的激光打印
 2
 这23项技术变革,将引爆第四次工业革命!
 2
  拥有一个大白的梦想还有多遥远?
 1
  3D打印又上《Nature》:超细晶粒高强度钛合金3D打印材料
 1
  3D打印在人体器官应用中的重大突破
 1
  长沙高新区:3D打印高强铝合金粉末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1
  美国利用旋转3D打印制造高强度材料
 1
  陶瓷新应用——美国陆军研究3D打印陶瓷防弹衣
 1
  一滴树脂打印一颗牙
 1
 #高分子材料周报#果胶——特殊的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
 1
 #纳米周报#神奇的泡沫笔光刻技术
 1
 #新能源周报#3D打印、石墨烯、新能源三者合体
 1
 ?FDM 3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力学性能测试
 1
 ?盘点航空航天领域应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修复的情况
 1
 “18项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 未来十年之重任!
 1
 “3D打印”航天服出新成果
 1
 “3D打印材料及检测技术”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3D打印材料及检测技术”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4D打印技术” 材料可按编程变形/图
 1
 “不完美”的完美:Nature报道3D打印抗损伤结构化“超晶体”
 1
 “木头大王”胡良兵最新力作:木头与3D打印的完美结合
 1
 “塑料王”也能变身气凝胶
 1
 “太空冰箱”里的奥秘(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温度)
 1
 “太空制造”计划在太空中3D打印和装配航天器
 1
 “天河二号”一天筛完地球上所有药用化合物
 1
 “蚁人”不再是科幻!MIT最新研究,能把任何材料物体缩小1000倍 | Science
 1
 “真金不怕火炼”—杂化气凝胶具超强绝热性
 1
 《ACS AMI》:稻草妙用替代石墨烯制备气凝胶实现高效率海水淡化
 1
 《Acta Mater》这样能更好地3D打印出来等轴晶!
 1
 《AFM》1秒自修复!可伸缩!可3D打印的有机热电体!
 1
 《AFM》1秒自修复!可伸缩!可3D打印的有机热电体!
 1
 《Matter》:首次实现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材料的3D打印
 1
 《MSEA》硅可以防止3D打印7075铝合金的微裂纹!
 1
 《Nature》:3D打印高性能钛铜合金,具有超细等轴晶粒
 1
 《NPE》新篇预告:基于3D打印的桨叶驱动流体并应用于微泵
 1
 《Science》揭示香港中文大学与LLNL 实验室高速纳米3D打印技术,速度快1000倍
 1
 《Soft Matter》:利用微尺度3D打印和矿物涂层技术助力功能性微流控研究
 1
 《先进功能材料》新型高分子气凝胶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
 1
 《自然》《科学》一周(10.19-10.25)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11.30-12.06)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通讯》可再加工的热固性光敏3D打印材料
 1
 《最新3D打印产业综合报告白皮书》出炉!
 1
 【PI研究进展】3D打印聚酰亚胺材料
 1
 【解析】3D打印技术在传统陶瓷领域的应用进展
 1
 【科研】接近最大刚度的最坚固3D打印新板格结构是这个样子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