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在南昌隆重召开
发布:shadow   时间:2016/6/24 19:24:18   阅读:931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2016年6月,对于无损检测工作者来说,真是好事连连!世界无损检测大会刚刚落幕,无损检测又一大盛会——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的大幕已徐徐拉开。

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是一个立足中国,辐射海外的工业无损检测领域大型专业科技论坛,论坛以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国际间合作交流,促进中国无损检测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为宗旨。论坛的口号是“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在竞争和发展中取得优势和主动。”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的主题是“现代无损检测要素——先进技术+高素质人员”。
 

6月22-24日,江西南昌,骄阳似火,来自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无损检测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仪器厂商等五百多位代表的热情同样似火,代表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隆重召开。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由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研究院、江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南京珐屹会务会展有限公司承办,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声学学会、上海市特种设备管理协会、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协办。
 

6月22日上午8:30,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委员会(以下简称论坛委员会)组织委员会主席、江苏省特检院强天鹏研究员宣布本届论坛开幕。大会执行主席、论坛委员会程序委员会副主席、南昌航空大学卢超教授主持开幕式。
 
江苏省特检院强天鹏研究员
 
 
南昌航空大学卢超教授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院长林树青先生、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检验管理处处长杜顺学先生、中国无损检测学会秘书长徐永昌先生、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教授、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黄富华先生、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NT)主席L. Terry Clausing、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际期刊《超声》杂志总编Arthur Every、波兰西波美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 Tomasz Chady、日本无损检测学会主席光濑壮一教授、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KRISS)、韩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Manyong Choi、韩国釜山大学教授Yoonho Cho、美国国家科技标准研究院资深研究员Jeffrey T. Fong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教授

罗胜联校长代表本届论坛的承办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热烈欢迎国内外无损检测专家学者来到英雄城南昌,交流学术成果,共撞学术火花,共商学科发展大计。

罗校长向与会代表介绍道:“从2004年至今,论坛已连续举办了12届,学术交流范围涵盖了管道、压力容器、航空航天、高铁、船舶、核电、风电、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及相关的仪器装备制造领域,在技术上涵盖了超声、电磁、数字辐射、红外、激光等各种无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据了解,到今年论坛历史累计学术报告数首次突破1000场。”

然后,罗校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无损检测的“黄埔军校”——南昌航空大学,这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于1952年创办,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30多年前,南昌航空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办无损检测本科专业教育,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无损检测技术人员,以无损检测为特色的学科已经成为南昌航空大学的优势学科,现有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批创新型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黄富华副局长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黄富华副局长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指出:“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尤其是红外热成像、漏磁、磁记忆、TOFD、相控阵、导波、远程涡流、脉冲涡流、数字射线等新技术在石油化工、船舶工业、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核电和传统设备行业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为控制产品质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甚至国际上无损检测技术交流的盛会,和促进无损检测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对推动我国和世界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黄富华局长还介绍道:“江西省一贯致力于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拥有综合性检验机构9家,专业无损检测机构3家,特别是通过多年的研发,江西省在磁记忆、超声导波、声发射等检测技术开发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树青院长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树青院长在出差期间意外骨折受伤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赶赴南昌,参加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林院长感慨道:“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召开至今已到第13届,我已经参加了其中的12届,可以说见证了论坛从小到大一路走来,论坛立足国内,辐射全国,一届比一届办的精彩,一届比一届办的丰富,一届比一届办的影响深远,到目前为止已经成长为我国乃至国际无损检测领域开展技术交流的一个盛会。同时也成为无损检测界一个知名品牌,在促进无损检测各个方面的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作为国内特检行业的领头羊,始终致力于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是国内无损检测领域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这些年为了满足特种设备向高参数、复杂化方向的发展,以及长周期运行对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提出的各种新要求,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牵头组织了红外热成像、漏磁、磁记忆、TOFD、相控阵、导波等各种非常规无损检测新技术在特种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而且将多年来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和法规,以利于推动无损检测在特种设备中的应用。

本届论坛无论从规模、层次,还是内容形式方面,都有着新的亮点和创新点,尤其是本届论坛设置了核电、铁路、船舶、相控阵、声发射检测、新能源结构健康监测、油气管道检测等多个专场,将无损检测尖端、前沿技术囊括其中。

此外,为了表彰在无损检测研究和应用领域里做出贡献的优秀无损检测人,今年论坛新设立了“远东仰止奖”,“仰止”取自《诗经》中的成语“高山仰止”,表达了对优秀品德的敬畏,这个奖项既是对优秀人才的褒奖,同时又是对后来人的激励,充分体现了本次论坛“先进技术+高素质人员”这一主题。
 
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徐永昌秘书长

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徐永昌秘书长向与会代表深入剖析了本次论坛“先进技术+高素质人员”这一主题。提高产品质量就是靠“物”+“人”的因素,先进技术落实到仪器设备就是“物”,“高素质人员”就是人的技术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提供了国际无损检测新技术发布的平台,共同交流,共同发展,必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国内无损检测领域的合作,促进我国无损检测技术和各个工业领域以及特种设备检验事业的发展。
 
韩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Manyong Choi
 
韩国釜山大学教授Yoonho Cho

来自韩国的无损检测专家: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KRISS)、韩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Manyong Choi和韩国釜山大学教授Yoonho Cho也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们对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介绍了2020年将在韩国举办的第20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大会执行主席、韩国釜山大学教授Yoonho Cho介绍了这次盛会的筹备情况,并欢迎中国无损检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
 
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L. Terry Clausing

作为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无损检测学会(ASNT)主席L. Terry Clausing在开幕式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中国无损检测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将在随后的大会报告环节分享他的“ASNT对当前和未来无损检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前瞻”的精彩报告。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检验管理处杜顺学处长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检验管理处杜顺学处长代表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宋继红局长致辞。杜顺学处长介绍道:“今年3月,质检总局发布了2015年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报告,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的特种设备达到了1100万台,特别像电梯这类的特种设备的增速达到了18%以上,全国综合性检验机构有485家,无损检测机构有433家,检验人员有18万人,其中无损检测人员达到了13万人,这些机构都在从事我国法律规定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去年通过监督检验(包括制造过程以及安装过程中的监督检验)发现了40.7万个问题,定期检验发现了131.8万个问题,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检验机构,特别是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达到了预防和减少事故的目的。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几率和潜在的危险性较大,我们在工作中也确实发现一些无损检测机构及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检验不实、出具虚假报告的事件,给无损检测行业带来了不良影响,本届论坛的主题提出了对人员素质的高要求,包括职业操守和道德的提高,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安全发展必须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更要依靠人的力量”。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颁奖典礼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颁奖盛典回放

2016年6月22日上午,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隆重开幕。在多位重量级嘉宾致辞以后,在大会执行主席、电子科技大学田贵云教授和西南交通大学高晓蓉教授的主持下,颁奖仪式和赞助商授牌仪式在五百余位参会代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开始。
 
颁奖嘉宾与获奖者合影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共收到文章241篇,收录文章193篇,其中中文文章129篇,英文文章64篇,收录文章质量逐年提高,经专家评审选出远东论坛优秀论文奖、远东论坛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远东无损检测攀登奖。其中“远东论坛优秀论文奖”评选出72篇优秀获奖文章,一等奖9篇,二等奖26篇,三等奖37篇。
 
电子科技大学田贵云教授
 

远东论坛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
 
为鼓励更多的青年学生致力于无损检测领域的学习和研究,自2014年起,由成都主导科技赞助,设立了主导优秀论文奖,鼓励参与论坛的优秀学生代表。
 
西南交通大学高晓蓉教授
 
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英文组一等奖1篇,奖金5000元,二等奖2篇,奖金各2000元,三等奖4篇,奖金各1500元。
 
由日本无损检测学会主席广濑壮一教授宣布并颁发了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英文组三等奖。获奖学生分别是:
 
1、李永虔(哈尔滨工业大学)
论文题目:Unidirectional  Line-Focusing Shear Vertical Wave EMATs used for rail base center flaw  detection
 
2、朱俊臻(装甲兵工程学院)
论文题目: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Probability of Detection for Fatigue Cracks in Sonic IR Imaging
 
3、赵梦林(西南交通大学)
论文题目:Multi-aperture  focus ultrasonic imaging technique based on virtual source
 
4、闫贝(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题目:Local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ubsurface Pits in Copper Pipes Using Gradient-field Pulsed  Eddy Current Inspection
 
日本无损检测学会主席广濑壮一教授为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英文组三等奖获奖者颁奖
 
由韩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Manyong Choi博士宣布并颁发了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英文组二等奖。获奖学生分别是:
 
1、王俊峰(北京理工大学)
论文题目:Experimental  Study of Turbine Disk Residual Stress Measurement Using Lcr Wave
 
2、李晓希(电子科技大学)
论文题目:Feasibility  study of Debonding NDT for Multi-layer met-al-metal bonding structure by  using eddy current pulse thermography
 
韩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Manyong Choi博士为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英文组二等奖获奖者颁奖
 
由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教授宣布并颁发了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英文组一等奖。获奖学生是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陈尧,论文题目:Research of SNR  Enhancement for Coarse-grained CASS Based on Phase Coherence Imaging
 
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教授为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英文组一等奖获奖者陈尧颁奖
 
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中文组一等奖1篇,奖金3000元,二等奖2篇,奖金各1500元,三等奖4篇,奖金各1000元。

由南昌航空大学任吉林教授宣布并颁发了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中文组三等奖。获奖学生分别是:
 
1、潘继岗(南昌航空大学)
论文题目:基于ACSM法铁磁构件残余应力测量研究
 
2、孔庆晓(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论文题目:脉冲扰动电磁场非表面缺陷埋深识别算法研究
 
3、杨斌(北方民族大学)
论文题目:结构不连续处应力与磁记忆检测信号量化关系研究
 
4、邱金星(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题目:表面裂纹激光红外检测的数值模拟及定量重构
 
南昌航空大学任吉林教授为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中文组三等奖获奖者颁奖
 
由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Witwatersrand)大学物理学院、国际期刊《超声》杂志总编Arthur Every教授宣布并颁发了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中文组二等奖。获奖学生分别是:
 
1、帅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论文题目:基于变径检测的管道凹陷应变计算方法研究
 
2、刘敬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论文题目:高温下激光激发声表面波缺陷深度检测研究
 
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Arthur Every教授为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中文组二等奖获奖者颁奖
 
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检验管理处杜顺学处长宣布并颁发了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中文组一等奖。获奖学生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田明明,论文题目:基于脉冲涡流/电磁超声复合检测方法的复杂缺陷检测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检验管理处杜顺学处长为主导优秀学生论文奖中文组一等奖获得者田明明颁奖
 

远东无损检测攀登奖
 
为鼓励无损检测科技工作者奋力攀登无损检测科技高峰,自2014年起,设立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学术最高奖“攀登奖”。远东无损检测攀登奖在2015年空缺之后,今年产生了两名获奖者,其中英文组1名,奖金10000元,中文组1名,奖金5000元。
 
由大会主席强天鹏研究员宣布并颁发了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攀登奖(英文),获奖者是波兰西波美拉尼亚理工大学的Tomasz Chady教授。
 
其学术成就代表作有:(1)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非导电涂层;(2)多频激励分析涡流法对复合材料缺陷识别的应用。
 
大会主席强天鹏研究员为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攀登奖(英文)获奖者Tomasz Chady教授颁奖
 
由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L. Terry Clausing宣布并颁发了2016 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攀登奖(中文),获奖者是西安交通大学谢社娟博士。
 
其学术成就代表作是:基于脉冲涡流/电磁超声复合检测方法的复杂缺陷检测。
 
2016论坛最萌身高差: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L. Terry Clausing为2016 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攀登奖(中文)获奖者谢社娟博士颁奖
 
远东仰止奖
 
2016 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筹备会决定新设立“远东仰止奖”,颁发给无损检测领域德高望重者,“仰止”取自《诗经》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仰慕”、“向往”的意思,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无损检测界的“泰山北斗”,经有关部门推荐,组委会评议,“远东仰止奖”颁发给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的张叔仪教授和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耿荣生教授。
 
张叔仪院士长期从事超声、声光互作用和光声热波物理的方法、理论、实验和仪器方面的研究,卓有成就。是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的创建者之一,2008年她提出检验检测机构与高校合办论坛,邀请国外著名学者参加,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对远东论坛的创建、改革、发展、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徐永昌秘书长为张叔仪院士颁奖,张院士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出席颁奖现场,由其学生郑凯代表领奖。
 
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徐永昌秘书长为张叔仪院士颁奖(学生郑凯代表领奖)
 
耿荣生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空军飞机寿命研究,主持了三种类型飞机全尺寸疲劳试验,创造性的将声发射技术应用于试验过程中的疲劳损伤和裂纹监测。发展了声发射信号处理和预报技术、飞机疲劳损伤综合监测技术,其研究成果使中国第三代飞机疲劳寿命提高了50%,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耿教授在2011年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上提出了“绿色无损检测”的理念。在主持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工作期间,在推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无损检测,让中国的无损检测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树青院长为耿荣生教授颁奖,随后耿教授发表了获奖感言。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林树青院长为耿荣生教授颁奖
 
耿教授谦虚的说道:他所做的工作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非常感谢无损检测的老前辈们。无损检测行业虽然入行的门槛相对比较低,但是无损检测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工作,真正要做好无损检测工作需要付出毕生的努力,只有负责任,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耿荣生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赞助商授牌仪式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期间,有近50家国内外无损检测设备仪器生产销售企业和研发机构展示了他们的先进仪器和技术,涵盖了超声、射线、电磁、数字辐射、相控阵、红外、激光、智能机器人等各种无损检测新技术。
 




仪器展示交流
 
此次论坛特别授予合作伙伴:
 
铂金赞助商——美国瓦里安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金牌赞助商——矩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由大会主席强天鹏研究员向铂金赞助商授牌,瓦里安集团副总裁Bob Drubka作为铂金赞助商代表接受授牌。
 
大会主席强天鹏研究员向瓦里安集团副总裁Bob Drubka授牌
 
瓦里安集团副总裁Bob Drubka致辞
 
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郑晖主任向金牌赞助商授牌,矩阵科技有限公司单联祺经理作为金牌赞助商代表接受授牌。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郑晖主任向矩阵科技有限公司单联祺经理授牌
 
矩阵科技有限公司单联祺经理致辞
 

学术交流
 
接下来是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交流,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精心为参会代表准备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技术饕鶗盛宴。
 
大会报告有:
 
美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L. Terry Clausing的“ASNT对当前和未来无损检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前瞻”学术报告。
 
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Arthur Every教授的“弹性各向异性对超声波检验和材料表征的影响”学术报告。
 
韩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Manyong Choi博士的“微裂纹试样的制备及变频超声红外热像技术的研究”学术报告。
 
日本无损检测学会主席广濑壮一教授的“先进无损检测的数值波分析”学术报告。
 
韩国无损检测学会主席Manyong Choi博士和参会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日本无损检测学会主席广濑壮一教授和参会代表进行互动交流
 
此外,论坛还设置了船用无损检测应用、核安全和制造、铁路无损检测应用、数字射线、新能源结构健康监测、相控阵超声、检测超声与光声技术、油气管道检测、核电设计和在役检查、电磁检测、声学研究与超声检测、综合研究等二十余个学术报告专场,让参会代表们多选择、多方位地全面了解无损检测新技术和新应用。
 


各专题分会场
 
人头攒动的论坛签到处
 
最后特别感谢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对《无损检测》杂志的大力支持,论坛部分优秀文章后续会推荐到《无损检测》杂志上发表,请大家关注我们的杂志!
 
此次论坛期间,《无损检测》的小编们还有幸采访到了论坛创始人之一、大会主席强天鹏研究员,在此向强天鹏研究员致敬!采访内容很精彩,敬请期待哦!
 


材料与测试网 撰稿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2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学术报告/论文征集通知
 2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2
 “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2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期待您的参与
 2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2
 复旦大学团队实现有机材料的高激发态发光转换调控
 2
 兢兢业业工作 开创论坛先河——访远东论坛理事会主席 强天鹏研究员
 2
 兢兢业业工作 开创论坛先河——访远东论坛理事会主席 强天鹏研究员
 2
 让中国创造成为无损检测科技进步主旋律 ——“中国创造-矩阵科技特别奖”得主强天鹏研究员访谈
 2
  镍铜合金铸件的渗透检测
 1
  陕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召开第十六届理事会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正式通知
 1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23 EVIDENT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沪举行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材料与测试网”预祝2015年“延长化建杯”第三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圆满成功
 1
 “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问世
 1
 “狗鼻子”探测器:让警犬面临下岗
 1
 “火眼金睛”的无损检测神探 ——记“浙江工匠”宋刚兴
 1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1
 “试样”一词不适用于无损检测
 1
 “我把上班当事业来对待” ——宝钢黄石公司“轧辊女神探”柯佩立足岗位成才的故事
 1
 “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1
 “相约上材所,学习相控阵”!在线视频
 1
 《啥是佩奇》中的连接技术你了解吗
 1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明年3月1日发布实施
 1
 《无损检测》《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发表论文获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23年优秀科技论文
 1
 《无损检测》《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发表论文获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23年优秀科技论文
 1
 《无损检测》2018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无损检测》2018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无损检测》全本期刊合集
 1
 《无损检测》杂志投稿谨防诈骗公告
 1
 《中国2025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工作研讨会在镇江召开
 1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真实的吗?
 1
 1+1=2?超声波设备+探头的组合性能如何测?
 1
 19项新国标四月开始实施 无损检测领域占五项!
 1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义了
 1
 2000多家检验检测机构获6年资质认定证书
 1
 2014'中国无损检测年度报告
 1
 2015 Q.C. CHINA优秀展品风采榜
 1
 2015年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III级资格换证班
 1
 2015年国防科技工业无损检测技术论坛通知
 1
 2015年全国最具权威的测试与检测仪器设备展今夏6月与您相聚上海
 1
 2015年世界声发射会议(夏威夷)会议通知
 1
 2015年无损检测标准审查会议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1
 2015年西部地区第一届NDT学术年会暨2015年重庆市第二届“盛世星辰杯”无损检测技能大赛通知
 1
 2015年中国西部无损检测学术年会
 1
 2015'中国无损检测年度报告——实时记录中国NDT技术与行业发展进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