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专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专访 > 消息正文
访麻省理工机械工程系主任陈刚教授:“世界一流”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kittyll   时间:2016/7/21 13:38:56   阅读:2535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首位华人系主任陈刚

“3”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一个特别的数字。

从2013年7月被任命为系主任到现在,陈刚教授执掌麻省理工学院(MIT)机械工程系也刚好3年时间。

“这3年我学了很多,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陈刚教授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一开始就这样表示。

MIT机械工程系是一个让人提及起来就肃然起敬的学科,它常年排名美国第一,连普林斯顿、斯坦福都只能望其项背。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正研究制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对于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国内有很多争论。中美高校有许多不同。陈刚教授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观察和理解,对我们也许有所启示。
 

世界一流应该是什么样?

每个人心中都可能有一个“世界一流”的标准,但如果有“世界一流”全球评选的话,相信无论按照哪个标准,MIT机械工程系都会荣膺桂冠。

关于“世界一流”,陈刚教授这样看。他说,对MIT机械工程系来说,两点最受重视——人的培养和原创性工作。机械工程系最骄傲的是培养出的优秀人才。这里的教授很有责任感,对教育非常投入,想做最好的教学。他们会经常讨论怎么改进教学、学生需要什么、怎样给学生最好的环境等问题。从育人、过程设计到教学方法、教学设施,MIT都争取创造一个最好的环境。

陈刚表示,对于科研,MIT强调成果对科学和社会的真正贡献。很多科研人员能写很多文章,但关键是能写出产生真正影响的文章。一个科研领域,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就几个,其他都是跟随者,MIT关注是否有学科带头人,研究成果能不能推进科学进步,以及产生社会影响。MIT善于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这样研究就产生了社会影响。

软环境!软环境!

陈刚在谈话中多次强调一个词汇——软环境。他表示,软环境对MIT的成功至关重要。

陈刚表示,MIT是很多重要现代技术的发源地。依靠出色的软环境,MIT的研究能迅速转化为产品,为社会做出贡献。这里工学院和商学院学生常一起上课,学生常问教师怎样能把研究成果带到社会。一些校友会也提供各种机会,帮助研究成果转换成项目。这里还有创业导师帮助学生和教授创业。学校周围分布很多风投公司,他们经常给教师写电邮,也经常敲门拜访。学校也很鼓励教师创业,甚至可以提供种子资金,帮助教师成立公司。学校很多教师在外面办公司、做顾问。

陈刚同时强调,好的环境并不是只有扶持没有约束,MIT对教师创业也有很好的管理机制。教师开公司之前,学校会把利益冲突问题讲清楚:如教师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去自己的公司工作,以避免学生去做廉价劳动力;教师的公司不能与自己的校内研究合作,这样避免难以分清项目到底是公司的还是学校的、专利应该归公司还是归学校;学校通常允许教师每周用一天时间去处理校外事务。因此,教授可以是公司创始人或董事,但很难是需要全职的公司总经理。学校不会问教师赚了多少钱,而会问所用时间是不是在规定以内。教师每年要填表,报告自己做了什么。

陈刚表示,MIT的学校行政管理、学术交流等其他软环境一样出众。有了这些软环境的共同支撑,MIT才能始终保持全球顶尖水平。

中国高校成为世界一流要迈过哪些坎?

陈刚表示,中国高校硬件已经非常好,一些大学实验室特别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硬件已经超过MIT。但中国大学和学科的软环境很多地方还待改变。

他说,中国高校的学科设置和课程设计需要与时俱进。中国很多高校学科设置过细,毕业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对创新是很大的障碍。现在很多创新是交叉的——交叉的领域、交叉的学科、交叉的产业。基础研究、交叉研究做不好的话,创新就缺少源泉。MIT机械工程系大致相当于中国高校的十几个系,如机械、能源、力学、精密仪器控制、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微纳米技术、汽车系等。学生毕业后不仅受到美国大公司的欢迎,很多人还具有很强的创业能力。

中国高校的评估机制也需要改变。中国大学评职称很多时候是算分数,一篇文章第一作者多少分、通讯作者多少分,在不同杂志上分别多少分。这种办法是很机械的,工作的价值到底多大,没办法体现出。MIT考察教师最主要的标准是有没有真正的贡献。评职称时,找10到15位这个领域领先的学者去评估这个人,系里根据这些学者的评价进行评选。另外,学校教授也有很大权力,一个人如果被很多教授反对的话,也很难通过。

陈刚教授还表示,美国大学的评价系统建立在诚信基础上,而这样的环境需要全社会来培养。中国要培养这样的环境,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中国大学有非常先进的设备,充足的经费,如果软环境得到改善,非常有希望走在全球大学的前列。有了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中国成为创新大国和强国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

PS:陈刚简介

著名华裔科学家,湖北南漳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1984年和1987年,分别获华中科技大学动力系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系博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Carl Richard Soderberg讲席教授,国际热传递、纳米技术和能源领域的权威人物。陈刚是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古根海姆基金会会员(Fellow)、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2013年7月23日正式上任,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MIT机械工程系历史上的首位华人系主任。

陈刚教授在热能传递、纳米技术和能源领域是权威人物。他率先研究量子结构中的热传导,他的研究结果推动纳米结构的热电材料的研发。他的研究涉及微米和纳米尺度能量转换与能量传输基理的实验/理论和数值计算、固体能量转换系统、微机电系统、热感应传感器等。他在大量知名刊物中发表有关纳米结构中的热传导、热电传输理论和性能评估,以及辐射热方面的文章,包括权威的《科学》和《自然》杂志。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 涉钢铁、高分子、机械等领域
 1
 2015中国塑料机械行业优势企业评选结果公告
 1
 UCLA&哈工大合作Science:具备超级隔热性能的陶瓷气凝胶
 1
 保障高端机械安全 科研团队开发出高性能弹簧钢
 1
 大量机械低效运行 老旧装备如何迎来“第二春”
 1
 东华大学孙以泽团队打造纺织机械“特种部队”
 1
 机械男求婚杀手锏:齿轮戒指,美到爆!
 1
 美团队开发出“三明治”太阳能蒸馏水设备
 1
 盘点石油机械腐蚀原因和防腐技术
 1
 石墨烯“隐形铠甲” 守护机械“健康”
 1
 随着2018的结束,这篇陪伴我们两年的文章也在今年画上了句号
 1
 杨叔子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
 1
 杨叔子院士:机械制造与人文栖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