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TOFD 断裂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专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专访 > 消息正文
捷克帕尔杜比采大学教授谈癌症肿瘤化学表征研究成果
发布:kittyll   时间:2016/8/16 9:00:57   阅读:352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图片来源:SCIEPRO/Getty 图片社
 
癌症目前是人类健康最大的敌人,科学家和医生们都在不遗余力的与它进行着斗争。最近,我们采访了来自捷克帕尔杜比采大学的分析化学家Michal Holcapek,他是该校分析化学系的教授兼质谱分析组组长。目前,他正在进行利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SFC-MS)、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和MS成像等技术分析生物样品的脂质的研究。这项研究的重点是临床应用,其重大的意义在于寻找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Michal Holcapek教授
 
2015年,您的研究小组发表的一项关于采用亲水作用液相色谱(HILIC)和电喷雾质谱(ESI-MS)表征癌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的极性脂质之间差异的研究。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您们开始这项研究的?
 
事实上,以前我们就开发出了各种先进的脂质异构体分离技术,但没有将其大量的应用于生命科学。后来,我决定要做一些造福人类的事情,所以我们开始了关于人体体液的生物分析研究。现在,我们参与了大规模的ERC CZ项目,最终的目标是发现癌症的生物标志物。在这个项目的框架内,我们分析了大量肿瘤手术病人的肿瘤样本和健康组织样本;也对比了大量的癌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浆和尿液样本。该项目的目标是用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健康个体和癌症患者的脂质组织组成的差异,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开发癌症早期诊断的筛选程序。
 
您已经有了哪些重要发现呢?
 
众所周知,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肯定是不同的。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脂质间的一般性差异,如下调磷脂含有花生四烯酸和由花生四烯酸形成的上调类花生酸,这些都是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的内容。另外一个一般性差异是一些含有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酰基的磷脂出现了上调,而这些脂肪酸在肿瘤细胞的生长过程中都是从头合成的。一些明显的变化在鞘脂和糖脂的区域也可以观察到。我们正在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HPLC-MS)和超高效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法(UHPSFC-MS)的工作条件,以期达到更准确的定量。
 

图片来源:网络
 
您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您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迄今为止,这类研究最大的问题就是生物变异。而证明细胞组成上的显著差异是由于疾病导致的结果而非生物变异的结果,是发现生物标志物的主要先决条件。想要回避该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不可避免的变化都会引起生物变异性,比如生活方式的变化、营养习惯、体力活动、体重指数、年龄及性别等因素。这个问题也是以前我们进行生物标志物研究之所以失败的原因。我们仍然要做的就是使用优化和验证后的定量方法来保证我们的分析工作流程的质量,尽可能地消除那些由于个别代谢物浓度发生自然变异造成的任何附加的不确定性。
 
除了您的研究小组使用的分析肿瘤中脂质的方法外,还有其他的分析方法吗?如果有的话,与您采用的方法有什么差异呢?
 
近年来,用于脂质的全方位定量方法肯定是要基于MS的方法:每个脂质类的内标物质可以用来弥补由于不同的提取和电离效率导致的差异;内标物质和分析物同时进行离子化可以避免基质效应和离子抑制效应,最后对整个分析方法进行全面的验证。这些因素组合了脂类组学定量分析的最高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
 
肾癌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都是最普遍的癌症之一,除了肾癌,您所研究的分析方法可能被用于其他癌性肿瘤的极性脂质分析吗?
 
是的,我们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研究各种类型的癌症,以及只要有脂质代谢改变的其他种类的疾病。除了肾癌,我们的研究方法还可以分析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样本。我们主要专注于那种高死亡率、高发病率的癌症类型,虽然它们有治疗方案,但缺乏可靠的前期筛选程序。
 
您的研究小组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呢?
 
我们接下来将仍继续这个研究,因为时间上来说它还不到三年。目前,我们正在采集大量的样本,然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当我们发现血脂失调时,我们试图利用代谢途径寻找这些变化的生物学后果。不幸的是,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往往无法完全完成这个任务;因此我们会与一些具有很强的脂质类生物学背景的人合作。由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重点是酶对于脂质合成和癌症生物学的作用,所以下一步我们的研究范畴里还将融入代谢学的内容。因此,我们进行的该类型研究是注定要跨多学科的。
 
 
作者: Michal Holcapek
原文出处:《The Column》2016年第4卷第12期
译自:chromatographyonline
来源:材料与测试
译者:兔子小光

凡本网注明"来源:材料与测试"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材料与测试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用于商业用途。如仅以传播信息为目的转载、摘编,请注明"来源:材料与测试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我国研究人员开发出无创癌症检测新方法
 4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3
 “国六标准”来了致使“汽油质量牌照”投放量锐减,液态石油中硫含量应声降低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反相色谱法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辅助设备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离子色谱法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亲水作用色谱法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生物色谱法
 3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手性化合物分离色谱法
 3
 2016年美国光谱从业人员薪酬调查报告
 3
 HPLC-DAD联合化学计量学鉴定合成色素效果好
 3
 HPLC和UHPLC色谱柱的十大误区
 3
 SBWC可否替代HPLC用于药物分析?权威专家来解答
 3
 XRF检测,精准快速低检测限!
 3
 X射线荧光光谱仪选购宝典
 3
 爱哭的宝宝:眼泪中的维生素
 3
 不测不知道:小朋友的黏土玩具也可能含防腐剂!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可从鱼胆入手
 3
 从制药到农业:近红外光谱有哪些新的突破?
 3
 大容量进样方法助力天然水环境中多种有机金属污染物的一键测定
 3
 代谢指纹图+化学计量学:双剑合璧鉴别藏红花真伪
 3
 德国明斯特大学分析化学中心主任Uwe Karst教授谈ICP-MS在环境研究和生物成像上的应用
 3
 第一台质谱仪发明者弗朗西斯没想到质谱检测可以飞起来
 3
 分析化学家与反运动禁药的那些事
 3
 高效!243种有害物一起检测的肉类分析新方法
 3
 固体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监测
 3
 固相萃取的三大常见问题
 3
 海鲜中含有砷,能吃吗?
 3
 红外光谱仪:包装材料失效分析的好帮手
 3
 化学分析师,是时候改变了吧?
 3
 化学家将温室气体转变为氢燃料
 3
 加速气相色谱分析的五大助力方法
 3
 甲基麦角新碱药物的化学定量分析新方法
 3
 教授用分析头发断案,年薪可达百万
 3
 近红外光谱的应用,专家们这样说。。。
 3
 聚焦造纸厂废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3
 绝知此事要躬行——访意大利都灵大学药学生物学Carlo Bicchi教授
 3
 拉曼光谱的未来: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和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
 3
 辣椒中的色素如何表征?
 3
 离线核磁共振法(NMR)助力中药成分分析
 3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追踪环境中的自由基
 3
 美国化学家用一种方法分析200种食品污染物
 3
 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教授谈犯罪现场实时分析的新型便携式质谱仪
 3
 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化学分析专家谈赛马兴奋剂的检测
 3
 哪些食物最易掺假?红外光谱技术来解答
 3
 尼古丁中毒?法医竟然这样测?
 3
 你没看错!用乐高积木搭建化学武器探测器
 3
 您用屠呦呦使用过的核磁共振氢谱法检测药品纯度会获得诺贝尔奖吗?
 3
 热重—红外联用技术对增塑剂进行分析表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