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研专题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研专题 > 消息正文
磁记忆检测周:专家谈仪器研发与技术展望
发布:kittyll   时间:2016/12/5 16:31:19   阅读:4251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本期专家简介: 任吉林,1945年出生,南昌航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电磁无损技术的研究和智能化电磁检测设备的研制工作。
 

随着磁记忆检测技术在理论基础研究上获得的突破,在检测仪器方面,亦在目前普遍应用的以判断法向分量Hp(y)是否过零为依据的仪器的基础上,开始依据二维磁记忆检测原理开发研制出不少新型的检测仪器,可望大大提高磁记忆检测的检测效率、准确度及可靠性。
 
磁记忆检测仪器的研究
 
基于单一法向分量分析的磁记忆检测仪器
 
俄罗斯的TSC-IM4磁记忆检测仪就是传统的以判断受载铁磁构件表面漏磁信号的法向分量Hp(y)是否过零为依据的磁记忆检测仪。已在工程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TSC-IM4磁记忆检测仪
 
在国内,目前比较成熟的有厦门爱德森公司的EMS系列磁记忆诊断仪。EEC/SMART-2005智能型电磁/超声多功能检测仪,则不仅能进行磁记忆的检测,还能同时进行超声和其他电磁方法的检测。
 

EMS2003金属磁记忆检测仪


EEC/SMART-2005智能型电磁/超声多功能检测仪
 
基于法向与切向分量二维分析的磁记忆检测仪器
 
南昌航空大学研究团队依据铁磁构件应力集中部位存在漏磁信号切向分量最大与法向分量过零的原理,设计了以高灵敏弱磁传感器为核心的磁记忆二维检测仪器。
 

磁记忆二维检测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电源、附属电路、显示输出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大量实践检验结果证明:该仪器可同时分析法向与切向信号,更准确地对构件应力集中部位进行诊断,可为进一步进行磁记忆二维检测定量分析提供有效的方法与技术支撑。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磁记忆检测系统平台
 
太原理工大学研究团队亦依据磁记忆二维检测原理,设计了可以实现触模屏和远程控制等多用途的新型嵌入式金属磁记忆检测仪器。检测仪磁场信号数据采集界面如下图所示,横轴为切向分量Hp(x),纵轴为法相分量Hp(y),当被检测的铁磁构件存在缺陷时,曲线就会发生闭合。
 

检测仪数据采集界面
 
仪器工作时,传感探头将磁记忆信号采集后,可通过三种不同的方式反馈给用户:
 
第一种是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触摸屏直接获得所测的数据图像;
第二种是通过GPRS模块DTU进行数据远程发送,然后经由远程接收数据;
第三种是通过嵌入式服务器,经由网络,由智能手机或者PC机,通过网页获取现场采集的信号或进行现场控制。
 

检测仪电路框图
 
磁记忆检测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兴起的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虽然问世时间不长,并且已经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仪器开发与工程应用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该项技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
 
(1)地磁场的存在是否是诱发铁磁构件应力集中区形成表面漏磁场的必要条件?
(2)影响磁记忆检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干扰提取有用信息?
(3)磁记忆检测是判断应力集中部位的预诊断手段还是检测宏观缺陷的检测方法?
(4)磁记忆检测如何对被检测对象的损伤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价分析?
(5)如何制定并完善能应用于工程实践的磁记忆检测的标准及规范?
 
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展望
 
然而,尽管磁记忆检测技术在我国只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该项技术在铁磁构件早期诊断与寿命预判方面的应用前景,已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普遍认可。也正是因为该技术发展时间不长,还不成熟,其理论基础与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合来说,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
 
(1)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多学科、多角度地综合探讨研究磁记忆检测机理。并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获得共识的理论分析模型,在微观与宏观两方面建立起系统的磁记忆检测理论体系。
 
(2)为全面评价磁记忆信号特征,研制开发三维高精度、多参量、多功能、智能化及与其他检测方法,如超声、涡流、漏磁等相结合的集成无损检测仪器。
 
(3)通过对多维磁记忆信号与应力集中部位及应力集中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合理有效的多维磁记忆信号的数据处理分析模式,探索出表征应力集中程度的磁记忆信号特征量,为磁记忆检测的工程定量评价分析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可以预见,金属磁记忆检测方法作为一种发展未久的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只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具有开拓性的深入研究,就可望在磁记忆检测机理探索、磁记忆检测特征量的提取、定量评价与损伤评估、仪器开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性进展,使其在铁磁性构件早期损伤预诊断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工业化检测。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节选自《无损检测》2016年第38卷第11期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2015年全国最具权威的测试与检测仪器设备展今夏6月与您相聚上海
 2
 磁巴克豪森噪声技术国内外仪器和标准现状
 2
 磁记忆检测周:专家谈机理
 2
 第九届(2017年)第二次中日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研讨会暨仪器展示会会议通知
 2
 复旦大学团队实现有机材料的高激发态发光转换调控
 2
 工信部公示200项行标含无损检测、试验箱等仪器及分析法
 2
 国产无损检测设备器材基本状况
 2
 金属磁记忆信号的有限元模拟与影响因素
 2
 浅谈超声相控阵检测仪器的发展及其现有标准规范
 2
 实用贴:压力容器常见缺陷的磁记忆检测信号
 2
 无损检测新技术能力实验室认可现状与展望
 2
 无损检测仪器的可靠性预计
 2
 央视报道汕头造“中华B超”成功为“华龙一号”保驾护航
 2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正式通知
 1
  镍铜合金铸件的渗透检测
 1
  陕西省无损检测学会召开第十六届理事会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正式通知
 1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学术报告/论文征集通知
 1
 “2018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19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预通知
 1
 “2023 EVIDENT杯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沪举行
 1
 “奥林巴斯杯2021超声检测技术优秀论文评选”征文启事
 1
 “材料与测试网”预祝2015年“延长化建杯”第三届全国无损检测技能竞赛圆满成功
 1
 “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问世
 1
 “狗鼻子”探测器:让警犬面临下岗
 1
 “火眼金睛”的无损检测神探 ——记“浙江工匠”宋刚兴
 1
 “墨子号”实现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圆满实现全部目标
 1
 “试样”一词不适用于无损检测
 1
 “我把上班当事业来对待” ——宝钢黄石公司“轧辊女神探”柯佩立足岗位成才的故事
 1
 “先进无损检测技术及仪器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筹备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1
 “相约上材所,学习相控阵”!在线视频
 1
 《2016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期待您的参与
 1
 《啥是佩奇》中的连接技术你了解吗
 1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明年3月1日发布实施
 1
 《无损检测》《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发表论文获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23年优秀科技论文
 1
 《无损检测》《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发表论文获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23年优秀科技论文
 1
 《无损检测》2018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无损检测》2018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无损检测》全本期刊合集
 1
 《无损检测》杂志投稿谨防诈骗公告
 1
 《中国2025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工作研讨会在镇江召开
 1
 「现代物理学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是真实的吗?
 1
 【喜讯】SIUI产品中标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专用仪器设备采购项目
 1
 1+1=2?超声波设备+探头的组合性能如何测?
 1
 1960-2020年中国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评述文献评介
 1
 19项新国标四月开始实施 无损检测领域占五项!
 1
 1千克有多重?它就要重新定义了
 1
 2000多家检验检测机构获6年资质认定证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