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Science:纳米粒子中层次结构复杂性的突发现象及其组装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6/12/24 21:52:18   阅读:2932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引语】

北京时间12月22日,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Emergence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al complexities in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ssembly”的文章,论文通讯作者为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化学系任教的金荣超。

研究发现,该小组利用分层自组装的优势,使得NP组装精确到了分子甚至原子以及纳米水平,并确定了引导多尺度组装行为的驱动力以及规律。

【成果简介】

本文实现了与生物分子相同的层次相互作用、复杂度与精度水平的纳米粒子自组装。通过X射线衍射,该小组对金纳米粒子精确的组装结构(由246个金核原子以及80个对甲基苯硫酚表面配体组成)分别在原子、分子以及纳米级水平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引导多尺度组装行为的驱动力与规律。

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分层自组装的优势,使得NP组装精确到了分子甚至原子以及纳米水平。该优点在于纳米粒子可通过分层自组装成不同尺寸的复杂结构,其自组装方式由组装密度的熵的最大化决定。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如静电吸引、互补脱氧核糖核酸的束缚等,常被用于引导组装不同的晶格结构。但是之前NP组装精度并没有达到类似生物系统的原子水平。其机理为——配体在其中起保护作用,并通过C-H…π相互作用在纳米粒子表面旋转且平行的完成自组织。而表面图形的对称性与密度决定了纳米粒子是否能按定向排列、旋转以及平移的顺序组装成晶体。通过分层间的相互作用与对称性匹配,简单的结构才能过渡到复杂的结构,这就是纳米粒子系统中突发的现象。

【图文导读】

图1 单晶中的衍生物Au NPs的组装结构
 

(A)—(C)从z轴方向观察得到(A),从y方向得到(B),而从x方向得到(C)。洋红色、蓝色表示不同手性的Au NPs;黄色代表S;灰色代表C。

(D)—(F)NPs中表面配体的校准。灰色代表位于NP“腰部”的配体;红色、蓝色与绿色代表位于极点处的配体。

图2 位于Au NPs上的配体的自组装表面图案


(A)NPs表面的配体的总体结构。

(B)NP极点位置处的配体旋转组装。

(C)NP“腰部”处的配体平行组装。

(D)C-H…π的相互作用以稳定大尺度旋转和平行模型。

图3 配体的密度与表面图案的对称性决定粒子间自组装
 

(A)—(B)晶格结构中NPs的配位构型:侧面图为(A)与顶视图为(B)

(C)颗粒间配体的接触环境。外部的五角形位于(A)中顶部三纳米粒子之下,而中间的五角形则位于中央纳米粒子之上。

(D)手性相同的NPs中配体并排叠加。

(E)手性相反的NPs中配体点对点叠加。

(F)该构型表明了通过表面图案对称性匹配来达到NPs定向组装的目的。

图4 Au NP粒子内自组装
 

(A)Au116 i-Dh核。图中分别显示的是侧面图与顶视图。

(B)洋红色部分为过渡层。

(C)Au与S原子的界面结构包括了不同的表面以保护相应的形状。

(D)表面的C原子层以及总体构型。

(E)原子内对称性匹配以及出现的突发性现象。

【总结】

该论文着重介绍利用分层自组装的优势实现NP组装精确到了分子甚至原子以及纳米水平的研究,为精确设计尺度小、复杂度高、具有层次相互作用的纳米自组装结构开辟实际可行的路径。


来源: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自然》《科学》一周(12.07-12.13)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2
  拥有一个大白的梦想还有多遥远?
 1
 #电子材料周报#智能传感器,嘈杂中亦可听见声音
 1
 #纳米周报#新声学技术——纳米材料结构研究的福音
 1
 “4D打印技术” 材料可按编程变形/图
 1
 《先进材料》报道华理超分子化学研究新进展
 1
 《自然》《科学》一周(3.27-4.2)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5.15-5.21)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8.31-9.06)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Adv. Funct. Mater. 上海交大:超分子的分层自组装行为
 1
 Nature:新型生物弹性光学材料,用于柔性反射式显示
 1
 Nature子刊:末端带电荷的可结晶均聚物的二维自组装
 1
 Sci. China Mater.:光焊接纳米粒子——从金属溶胶到自支撑、导电性金属薄膜
 1
 Science:纳米粒子新成员——混合金属纳米粒子
 1
 北大工学院于海峰团队在液晶嵌段共聚物纳米相分离的稳定化方面取得进展
 1
 北京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Macromolecules: 基于侧链液晶聚合物多链柱的高度有序亚10nm图案
 1
 北京大学范星河教授课题组在超分子型液晶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取得新进展
 1
 北京大学宛新华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 》:提出模拟磁选矿的手性分离新策略
 1
 北京大学于海峰研究员团队在液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取得进展:超分子液晶凝胶的制备、多重响应及其在全息光栅的应用
 1
 北京科技大学杨洲教授与中科院理化所王京霞研究员合作在蓝相液晶光子晶体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1
 北科大Advanced Science: 高强度蓝光发射的CsPbBr3二维自组装纳米晶
 1
 表面活性剂对电子束制备纳米镍粉的影响
 1
 磁场对纳米催化剂的活性调控研究获进展
 1
 磁性纳米粒子可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1
 从分子工具箱到光开关荧光聚合物纳米粒子工具箱
 1
 蛋白质和DNA能做手机屏?!
 1
 等离子激元光子新进展
 1
 顶刊动态 | AM/AFM/Angew等纳米材料最新学术进展汇总
 1
 顶刊动态 | JACS/Angew/ACS Nano等高分子材料学术进展汇总
 1
 顶刊动态 | Nature子刊/AM等生物材料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精选
 1
 顶刊动态 | Nature子刊/JACS/Nano Lett.等纳米材料最新科研成果精选
 1
 顶刊动态 | Science/Nature子刊等纳米材料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精选
 1
 顶刊动态|AFM/JACS/Small等一周中国学术进展汇总(5.26-6.1)
 1
 顶刊动态|Nature子刊/JACS/AM等一周中国学术进展汇总
 1
 顶刊动态丨AM/Nano Lett.等期刊电子材料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精选
 1
 顶刊封面: 三月材料领域优秀成果十大精选
 1
 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丁彬研究员团队在自组装二维纳米网络结构纤维空气过滤材料制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
 俄学者发明简单便宜方法获取立方氮化硼纳米粒子 制出复合金属陶瓷材料
 1
 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燃料——电催化剂对纳米粒子的关键作用
 1
 辅酶Q在CPT自组装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应用
 1
 复旦大学武培怡教授和上海大学安泽胜教授《Nature Communications》:聚合诱导自组装领域(PISA)取得重要进展
 1
 复旦大学朱亮亮研究员课题组实现嵌端共聚物磁铁控制的定向自组装
 1
 工程热物理所在石墨烯自组装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研究中取得进展
 1
 国家纳米中心“活体自组装”生物纳米材料研究获进展
 1
 国外纳米前沿最新动态(0907—0920):自组装纳米颗粒|纳米扭矩传感器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微流控领域取得新进展
 1
 合肥研究院等发现金属纳米粒子的同分异构现象
 1
 合肥研究院在团簇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1
 华东理工大学曲大辉教授团队在超分子聚合物及其智能材料领域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1
 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杨海波教授合作在光控手性金属配位自组装体系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