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不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就安全吗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7/3/17 22:00:49   阅读:171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对于家有婴儿的父母来说,“双酚A”是个令人见之色变的词。“双酚A”,也称BPA,是聚碳酸酯塑料(PC)和环氧树脂中的一种化学物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广泛用于塑料水杯、奶瓶或食品包装的内侧涂层中。

早前有研究表明,双酚A会增加罹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几率,还可能导致其他功能的紊乱。美国国家毒理学卫生和人类服务部认为,双酚A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和生殖系统的发育造成一定影响。欧盟则认为含双酚A的奶瓶会诱发性早熟,并从2011年起禁止生产含有双酚A的婴儿奶瓶。此后,主打“不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逐渐占据了母婴市场的主流。

然而,不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就像商家所宣传的那样安全吗?用来替代双酚A的化学物质是否也会存在问题呢?

双酚芴可能会导致小鼠不良妊娠

随着双酚A对人体负面作用研究的深入,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加强了重视和管制,希望寻找可替代双酚A的化学物质。双酚芴(BHPF)就是其中一种双酚A替代品。

然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胡建英和副教授张照斌领导的研究团队最近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双酚芴也不那么安全。他们的研究发现,含有双酚芴的婴儿奶瓶等塑料水瓶产品,在盛装热水后能检测到有双酚芴释放,这可能会导致小鼠不良妊娠。但目前研究团队还未对不含双酚A的塑料瓶在装有常温水和冰水时是否会释放出双酚芴及其浓度进行研究。该研究也没有提供双酚芴对人类健康有负面影响的直接证据。

胡建英介绍说,该实验中使用的塑料水瓶和婴儿奶瓶,全都是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标有“不含双酚A”说明的塑料制品。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商品是非常普遍的。

研究人员在向这些买来的塑料水瓶和婴儿奶瓶装入热水后,在这些塑料制品中均检测到了双酚芴。他们在培养细胞和10只小鼠体内进行研究测试,发现双酚芴具有抗雌激素性,可以干扰小鼠体内雌激素的合成、分泌、排泄等环节,产生阻断雌激素的效应。这些体内含有双酚芴的小鼠会出现低子宫重量、低幼崽体重,甚至造成妊娠失败的现象。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100名经常用塑料水瓶喝水的中国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其中7人的血液中检测到微量的双酚芴。虽然研究人员没对这些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但胡建英表示,双酚芴对雌激素的阻断机制在小鼠和人体内是相似的,唯一不同的是强度区别。目前具体的影响数据还有待研究,但从机理上来讲,双酚芴是会对人体,尤其是对女性造成影响的。双酚芴是否可以作为双酚A的替代品,其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双酚A可能会导致儿童性早熟等问题,但是不是找一种不产生这个问题的替代品就可以了呢?“我要说的是:不行!它没有这种毒性,但可能有其他毒性。不能简单地为了替代而替代。”胡建英说。

塑料制品选择需慎重

不仅是双酚芴,早在去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已经对“不含双酚A”的塑料制品可能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进行了研究,他们研究的对象是双酚A的另一种替代品双酚S。

研究人员把斑马鱼分别放入双酚A和双酚S浓度较低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斑马鱼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动物,约80%的人类基因可在斑马鱼中找到对应基因,其发育过程与人类相似。实验中,在胚期25小时内,研究人员观察到了内分泌神经元数量增长了40%,这表明其即使在低暴露剂量下也会对生殖系统产生过量刺激。研究结果证实,低浓度的双酚S对胚胎的影响与双酚A相当,双酚S能够加速胚胎的发展并同时干扰动物的生殖系统,可能会增加早产或性早熟的概率。

在此之前,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也提供证据表明,双酚S和双酚A都会引起斑马鱼大脑发育的改变,从而导致多动症。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南希·维恩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的塑料制品中“不含双酚A”已经被当作一个“安全指标”,但他们的研究表明,“不含双酚A”却不代表着一定安全。她建议家长还是不要给儿童使用塑料奶瓶、餐盒和水杯,其他人也应该尽可能限制对塑料产品的使用。


来源:科学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十三五”塑料加工业将有四大重点发展领域
 1
  纳米“弹簧”弹走水中塑料
 1
  有朝一日,我们或许可以用二氧化碳生产塑料
 1
 #高分子材料周报#新突破—未来的塑料由硫制造
 1
 《塑料焊缝无损检测方法》明年3月1日发布实施
 1
 1-9月材料领域行业成绩单:猜猜谁好谁差?
 1
 2015各省塑料管材监测数据大集合
 1
 2015年我国环保塑料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1
 2015中国塑料机械行业优势企业评选结果公告
 1
 380℃高温打印,俄罗斯首次使用PPSU塑料3D打印外科手术医疗器械
 1
 3D打印工艺改进带来的惊艳成果:德国推出新塑料打印技术
 1
 3D打印露水收集器,将水从沙漠空气中吸出
 1
 3D打印新技术 MIT研究员发明玻璃材质
 1
 3D打印与传统塑料行业“相辅相成”
 1
 3D打印走进太空,揭开了人类“太空制造”“自给自足”的序幕
 1
 BMW M850i 定制版,使用陨石和3D打印来制造部件
 1
 BMW X3智能轻量化结构使用大量高技术材料
 1
 IBM公司Volcat技术可将聚酯分解、清洁及回炉再造
 1
 IBM科学家发现了硬塑料回收的新方法 更环保更安全
 1
 iPhone 7来了:塑料天线隐身 屏幕还可柔性弯曲
 1
 ISO 527:2012塑料拉伸性能测试标准解析
 1
 LGC推出ROHS检测用塑料标准品
 1
 MIT研发3D打印塑料火箭发动机 还测试成功了
 1
 Nature:塑料革命—化学家如何推动聚合物达到新的极致
 1
 PEEK/PEKK材料:有望成为3D打印高级热塑性塑料市场爆发点
 1
 PP改性塑料性能大幅上涨 成为中国保险杠专用材料
 1
 PVA有哪些作用呢?PVA市场消费如何?
 1
 澳科学家成功研发用塑料片打印太阳能电池
 1
 百分百可回收聚合物将带来无污染塑料
 1
 半个世纪,未解之谜!为什么聚乙二醇水溶性超好,聚甲醛却完全不溶?
 1
 奔驰使用全球首个塑料材质后轴变速箱横梁
 1
 常见食品中双酚A、双酚S的含量测定及成人膳食暴露评估
 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双酚A和双酚S
 1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氧树脂粘结剂中双酚A
 1
 车用内饰塑料发展趋势及低VOCs改进方法
 1
 车用塑料:轻量化和高性能齐头并进
 1
 处理塑料有救星 研究人员开发可分解塑料的酵素
 1
 穿上塑料袋也能很凉快 科学家用聚乙烯开发出自冷织物
 1
 传感器可检测来自塑料的毒素
 1
 传感人造皮肤能让假肢真正有了“感觉”
 1
 传统X射线照相技术“老”了吗?
 1
 创新注塑成型工艺实现塑料与金属的紧密结合
 1
 春节已过圣诞更已远去,圣诞树咋办?答案是制造塑料!
 1
 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双酚A
 1
 磁性聚苯乙烯-Fe3O4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双酚A
 1
 磁性双酚A分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从乌贼墨囊中提取的黑色素可以使塑料拥有更强性能
 1
 打破传统局限 线激光器将塑料焊接技术发挥极致
 1
 德国铁路公司使用3D打印技术维护列车
 1
 德国一工程师发明塑料与铝粘合技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