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激光冷却控制技术实现新突破 为量子器件制备提供方向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7/6/1 17:28:27   阅读:196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的物理学家们采用和原子钟实验中一样的逻辑,找到了控制单个带电分子,或者离子团(molecular ions)的量子性质的方法。
 
这项新技术达成了一个难以触及的目标:使分子在激光冷却下的可控度达到了和原子相当的水平。对原子的量子态控制曾使原子物理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原子钟一类的应用打下基垫。但是,将激光冷却技术(lasercooling)应用到结构更复杂的分子上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任务。
 
 

NIST 发明的这项新技术仍用到了激光——但只用来轻触分子,并不扰乱它的量子态,从而做到精确控制离子团,实现放大信号、测量电子分布平均度、激发化学反应以及提高量子信息的处理效率。
 
5月11日,NIST的Boulder小组在《自然》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同组人员于1978年第一次演示了单原子离子的激光冷却。
 
“我们研制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分子,”NIST物理学家周清文(James Chinwen Chou)说,“现有的任何在原子上可实行的操控,都可以应用到分子上。”
 
周清文补充道:“这和人们第一次发现原子的控制方法一样有意义。无论是在精确计量学还是信息处理领域,激光冷却原子使其陷入势井的方法,打开了无数应用的大门。实现同等的对分子的控制一直是我们的梦想。”
 
和原子相比,分子由于具有不同电子能级、振动频率和角动量而体现出更复杂的结构。由多个原子成键而形成的分子可能和DNA链式结构一样长,有时长度可以超过一米。
 
这项研究在实验上的一大创举,就是使用了间接探测的方法来测量离子团的量子态,即把离子团的信息传递到另一个原子离子上。这样一来,就可以用已经成熟的技术进行测量,随后倒推出分子离子的量子态。
 
这样的实验构架灵感源于 NIST 量子逻辑钟,而这样的实验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在不破坏分子离子量子态的前提下完成探测。
 
在具体操作中,NIST研究人员动用了现有的各种仪器资源,包括2004年的量子传送实验中用到的负电子井。他们还从现进行的量子逻辑钟实验室借来了激光设备。
 
研究人员在含有两个钙离子(仅有微米间隔)的高真空腔中缓慢注入氢气,直到形成由一个钙离子和一个氢原子组成的CaH+离子团。
 
在如此近的距离下,两个离子因原子间作用产生的引力以及因电荷产生斥力,且在同一轴上,最终产生了一种类似弹簧的运动效果。
 
研究人员随后用激光束冷却其中一个单原子离子;整个离子团也会由于中间的分子键的存在而冷却至最低的能级状态。在室温下,其电子轨道能级是和振动状态是最低的,但仍保留了一定的角动量。
 
在下一步,研究人员使用红外激光脉冲,在不改变离子团振动能级的前提下,使分子跃迁到一个特定的转动能级(总共有100多个)。这个跃迁会在共运动中加入一个光子的能量。
 
研究者们接着再次使用激光束,把共运动能量的变化转换为原子离子的内部能级变化。这样的能级变化将使得原子离子散射光线(scattering),进而指示出分子离子的状态变化。
 
这样,研究者通过控制发射激光角动量,同时根据散射光线角动量带来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离子团的角动量,直到达到预定的特定状态。
 
这项新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虽然之前NIST旗下的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JILA)也曾使用激光操控带电的分子云,但这项新技术可应用的离子团更为广泛,可操作方式也更多。
 
在量子信息转化和存储方面,离子团能够比单原子离子提供更多选择。例如,能够用更灵活多样的办法向超导体等硬件分布量子信息。
 
文章的senior auther*迪特里希·莱布弗里德(Dietrich Leibfried)表示:“使用同样的设备,这种方法能广泛地用来测量许多不同的分子。NIST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发明能让其他研究者也能使用的精确测量方法。”。
 
*编者注:通常论文作者名单中的最后一位都是整个研究组的负责人,即所谓的老板,而且通常情况下是通讯作者,但此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都是周清文,顾称最末的作者为senior auther
 
最后周清文表示,这项技术还可以用来解决更深层次的物理问题,比如自然中的基本“常量”是否会随时间变化。实际上CaH+离子团就是回答这一疑问的候选人之一。另外,测量电子的电偶极矩(一种表示电子分布均衡度的特质)时,这种能够精确地同步控制上百个离子的方法可以对于统计科学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世界上最薄的镜子”有望助人探测宏观世界量子现象
 2
 我国科学家提出单向量子声子激光技术方案
 2
 新型量子级联激光器实现快速太赫兹光谱检测
 2
 #国内材料周报#自旋量子通道转换“入住”石墨烯分子条带
 1
 “激光针”:科学家探测空气污染有了“新式武器”
 1
 “纠缠态”是现实世界的必然特征
 1
 【探秘】华南展激光创新技术及智能检测展示区有哪些亮点?
 1
 2016年度“增材制造(3D打印)与激光制造”重点专项
 1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1
 2016年中国科技不容错过的8件大事
 1
 2017中科院亮点:首次观测到三重简并费米子
 1
 2019慕尼黑上海光博会预登记开启,欢迎来到SUPER BIG SHOW!
 1
 2019年慕尼黑国际光博会 聚焦制造业:工业4.0中的激光技术
 1
 2019年慕尼黑国际光博会-聚焦生物光子学:激光技术在分析、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
 IBM预言:量子5年内成主流 同时新安全技术问世
 1
 LEAP Expo 2018新闻发布会召开,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1
 Science & Nature盘点: 5月材料领域重大进展
 1
 奥林巴斯发布3D测量激光显微镜新品OLS5000
 1
 别让“量子文物鉴定仪”忽悠了你
 1
 不用接触无需拆除就能测量辐射,科学家又出新招
 1
 材料学家利用激光技术制备微小,弯曲的碳纤维面
 1
 常温常压下首次实现用激光制冷液体
 1
 超快工程学 到底有多快
 1
 从喷气客机到可燃冰 这些中国技术正在领跑全球
 1
 打破传统局限 线激光器将塑料焊接技术发挥极致
 1
 大放送!搜罗慕尼黑上海光博会同期会议,看这篇就够了!
 1
 单光子全息图首次“出炉”:有望开启量子全息术新时代
 1
 氮原子大小的量子传感器研制成功
 1
 德国IPT开发激光表面预处理的钢塑复合汽车零件
 1
 德国开发出世界最小单原子晶体管
 1
 德开发更精准激光测酒驾方法 精浓达万分之一既报警
 1
 登记有奖 | 慕尼黑华南激光展预登记启动-百元购物卡在召唤!
 1
 迪思科开发出产量增至1.5倍的晶圆加工技术
 1
 第十七届慕尼黑上海光博会观众预登记全面开启
 1
 电梯无损检测技术
 1
 电子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1
 二维纳米材料锁模激光研究获得进展
 1
 复旦大学修发贤课题组:在拓扑半金属低维结构中首次观测到量子霍尔效应
 1
 高效链接供需两端,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2022华南激光展圆满闭幕
 1
 工件表面缺陷尺寸的激光测量系统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项目”在京启动
 1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量子纠缠”到底是个啥?
 1
 合肥研究院在中红外Er3+掺杂激光晶体研究方面获进展
 1
 河床模型地形的无接触快速测量技术
 1
 红外探测新技术——量子级联探测器
 1
 红外探测新技术——量子级联探测器
 1
 华丽回归,助力智能制造,探索激光新应用,2022华南激光展盛大开幕
 1
 华南先进激光及加工应用技术展览会预登记进行时,即刻报名更有好礼相送
 1
 激光+蜡烛?这种超声检测新方法为无损检测提供了新的方向
 1
 激光VS喷砂VS高压水枪除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