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JACS:金属有机骨架基碳纳米管的定向形成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7/6/15 10:59:48   阅读:7496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引言】

碳纳米管(CNT)是重要的同素异形体碳纳米管,具有直径范围从1到数十纳米,长度范围从几微米到几厘米的圆柱形结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CNT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逻辑电路,气体存储,催化和能量存储,因为它们具有非凡的电子,机械和结构性能。然而,CNT合成中的混沌桩,高成本和高耗能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在这里,开发了一种容易的,一般的和高产量的策略,用于通过低温的热解过程从金属-有机骨架(MOF)向CNT形成。所选的MOF晶体作为纳米催化剂和碳源的单一前体。形成CNT的关键是在热解过程中获得具有高活性的小型纳米催化剂。通过调节相应的MOF,进一步均匀地将杂原子并入碳纳米管中,成功地扩展了该方法以获得各种取向的CNT-组装结构。具体来说,氮掺杂的CNT组装的中空结构在能量转换和存储两者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实验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的基础上,优越的性能归功于理想部件与多级结构之间的协同效应。另外,碳纳米管中合适的石墨N掺杂和限制金属纳米粒子都增加了费米能级附近的状态密度,降低了功函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其氧还原活性。可行的合成策略和提出的机制将刺激边缘地区碳纳米管的快速发展。

【成果简介】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通讯作者)和厦门大学朱梓忠(通讯作者)在JACS上发表了题为“Oriented Forma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的文章。该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容易和高产量的策略,用于通过低温的热解过程从MOF通常导向形成CNT。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气体首先将金属离子/簇转变成金属纳米催化剂;然后这些纳米催化剂进一步催化残余的有机单元以形成CNT。通常可以通过MOF的调制来应用该策略来获得不同形态保存的CNT-组装结构。制备的结构具有高比表面积,受控掺杂剂,分层孔隙和稳定的框架,因此导致高活性,快速的质量运输和良好的应变调节。因此,应用于能量转换和储存时,与封装在N-CNT中的金属和/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组装的结构显示出优异的性能。详细的实验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表明,合适的N掺杂和有限金属纳米粒子之间的协同效应赋予了该结构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进一步了解了限制在N-CNT中的金属纳米粒子的结构-性质相关性。

【图文导读】

图1 沸石咪唑酸酯骨架(ZIF-67)的N掺杂CNT-组装的中空十二面体的合成和表征


(a)ZIF-67的N-CNTs形成过程示意图;

(b-d)ZIF-67(b)的SEM图像和在435℃在氩气中低温热解0.5h(c)和8h(d)后制备的样品;

(e-j)N-CNT组装的中空十二面体的SEM,TEM和HRTEM图像。

图2 定向形成方法的广泛扩展


(a1)Co,Fe-ZIF前体的SEM图像;

(a2-a5)Co,Fe-ZIF衍生的N-CNT组装的微球的SEM,TEM和HRTEM图像;

(b1)Ni-ZIF前体的SEM图像;

(b2-b5)Ni-ZIF衍生的N-CNT组装的微球的SEM,TEM和HRTEM图像;

(c1)Co-BTC前体的SEM图像;

(c2-c5)Co-BTC衍生的CNT组装的微片的SEM,TEM和HRTEM图像;

(d1)Ni-BTC前体的SEM图像;

(d2-d5)Ni-BTC衍生的CNT组装的中空微球的SEM,TEM和HRTEM图像;

(e1)Co-MOF前体的SEM图像;

(e2-e5)Co-MOF衍生的CNT-组装的纳米棒的SEM,TEM和HRTEM图像;

(f1)Co-ZIF-67@Zn-ZIF-8前体的SEM图像;

(f2-f5)Co-ZIF-67@Zn-ZIF-8衍生的N-CNT组装的核-壳十二面体的SEM,TEM和HRTEM图像。

图3 封装在N-CNT中的金属纳米粒子的ORR电催化性能


(a)在O2饱和的0.1MKOH中的N-CNTs-435,N-CNTs-550,N-CNTs-650,N-CNTs-750和Pt/C的LSV曲线,扫描速率为5mVs-1和1600rpm;

(b)N-CNTs-650在O2饱和的0.1MKOH中的扫描速率为5mVs-1和不同旋转速率的LSV曲线;

(c)不同电位的N-CNTs-650的K-L图;

(d)使用N-CNTs-650在饱和的0.1MKOH中以1600rpm记录的RRDE伏安图;

(e)基于RRDE数据的各种电位的N-CNTs-650的过氧化物产率和电子数;

(f)N-CNTs-650和Pt/C在1600rpm下在O2饱和的0.1M KOH和0.7V相对于RHE下的计时电流(当前时间)响应。

图4 N-CNTs样品的特征


(a)N-CNTs-435,N-CNT-550,N-CNTs-650和N-CNT-750中C,N和H的相对含量;

(b)N-CNTs-435,N-CNTs-550,N-CNTs-650和N-CNT-750的高分辨率N1sXPS光谱;

(c)吡啶N,吡咯N和石墨N的相应含量;

(d)Co纳米颗粒和N-CNTs-650的高分辨率Co2p3/2XPS光谱;

(e)使用HeI(21.2eV)辐射收集的UPS光谱。插图显示二次电子尾阈值的放大视图;

(f)限制在N-CNTs中用于ORR过程的Co的示意图。

图5 CNT,N-CNTs和Co4 @ CNTs的DFT模拟结果


(a)单壁CNTs示意图(8,0);

(b)具有不同氮源(石墨N,吡啶N和吡咯N)和各种氮含量(0-15%)的纯碳纳米管和N-CNTs的工作功能概述;

(c)在费米能级附近,费米能级为0eV的纯CNT,石墨N-CNT,吡啶N-CNT和吡咯N-CNT的状态的计算总密度;

(d)Co4@CNTs的示意图;

(e)在垂直于c轴的平面上计算的静电电位分布与纯CNT和Co4@ CNT的b轴的函数平均。费米能级在0eV下对齐;

(e)的插图是(d)的截面图,显示了内部Co4纳米簇与外部CNT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

(f)计算的纯CNTs和Co4@CNT的态的总密度,费米能级在0eV下排列。

【小结】

该研究团队通过控制MOF晶体的低温热解,报道了碳纳米管的定向形成的简便,一般和高产量的策略。这种导向形成机制被清楚地显示出来,并且一般适用于多个MOF。这些结构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合适的孔径分布,适当的掺杂,内部空隙和坚固的框架的CNT有效地组装,导致高的电化学活性,快速的质量传输和良好的应变调节。作为概念验证应用,N-CNT组装的中空结构在ORR和LIB中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实验分析和DFT模拟的基础上,适当的石墨-N掺杂和CNT中的限制金属纳米颗粒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加了费米能级附近的DOS,降低了功能,从而提高了ORR性能。因此,工作代表着CNTs合成的新一般方法,在许多边界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来源: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高密度半导体阵列碳纳米管研究获突破
 1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 由18个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1
 #电子材料周报#电子高速公路,想象你的电脑可以被卷起来
 1
 #高分子材料周报#大显神通的木纤维素
 1
 #新能源周报#能源与设备间正走向无线化
 1
 “最黑材料”可吞噬绚丽钻石
 1
 《JACS》:中科大合成出首例单一手性指数单壁碳纳米管长共轭链段
 1
 《Nature》:实现量产!剪切流诱导超强纳米复合材料
 1
 《Nature》重大里程碑:史上最大碳纳米管芯片!
 1
 《Nature》子刊发表我国学者碳纳米材料生物毒性重磅文章
 1
 《Nature》子刊重磅:北大彭练矛课题组制备出高性能碳管晶体管!
 1
 《Science》子刊:高性能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取得进展
 1
 《自然》:蓝绿藻+碳纳米管造生物光伏电池可经生物降解
 1
 《自然》《科学》一周(10.12-10.18)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5.7-5.13)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杂志评出2015年度十大人物 两中国科学家上榜
 1
 【NS精读】金属基底焕生的碳纳米管
 1
 1nm晶体管面世,摩尔定律有救?
 1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石墨烯、碳纳米管榜上有名
 1
 3D打印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焊接
 1
 3D碳纳米管计算机芯片问世
 1
 90%纯度碳纳米管水平阵列合成 新方法具有发展空间
 1
 Adv. Mater.:分子-石墨烯杂化材料构筑高灵敏压力传感器
 1
 CNTs/AZ91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
 Co-MOF掺杂松香基醇酸树脂涂层的制备及其防腐蚀性能
 1
 IBM曹庆-Science: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碳纳米管晶体管
 1
 IBM碳纳米管商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
 MIT研发通过燃料包覆碳纳米管燃烧发电
 1
 NASA探索利用碳纳米管进行航空航天应用
 1
 NASA运用纳米技术降低航天系统重量
 1
 Nature Materials:富勒烯封装调制单个碳纳米管的热和热传输性能
 1
 Nature Nanotechnology:6月纳米前沿精选科研成果
 1
 Nature子刊:解思深院士-网状碳纳米管结构制作高性能紧凑柔性热电模块
 1
 OCSiAl碳纳米管改性沥青混凝土成功通过实际道路测试
 1
 Science:超耐久超长碳纳米管,“太空电梯”的希望
 1
 TUBALL单壁碳纳米管助力电池能量密度发展
 1
 包覆镍CNTs/AM60复合材料铸态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1
 包覆镍的碳纳米管增强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1
 北大超薄柔性电子器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
 北京大学研制成功10nm碳纳米管CMOS器件
 1
 比最黑还要黑10倍的材料诞生了!可吸收99.995%入射光
 1
 超60GPa!科学家首次测得碳纳米管拉伸强度 建造太空梯不是梦
 1
 超轻碳纳米管线材 可承受高于自身1000倍重量
 1
 超顺排碳纳米管材料 引发全球轰动
 1
 触摸屏制作的新材料
 1
 催化热解三聚氰胺合成竹节状氮掺杂碳纳米管
 1
 电沉积钴磷基碳纳米管复合镀层
 1
 顶刊动态 | Nature子刊/AM/JACS/ACS Nano等生物材料最新学术进展汇总
 1
 俄芬科学家联合研发出柔性超级电容器
 1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碳纳米管块材的低温电输运性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