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俄巧用质谱法成功剖析一种生物燃料成分
发布:haige__   时间:2017/7/3 23:54:07   阅读:166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新华社莫斯科6月28日电(记者栾海)俄罗斯科研人员发现钝顶螺旋藻可制成生物燃料,但其中杂质较多且难以辨识。为此研究者用一种特殊“熏蒸”法与质谱法结合,分辨出了这种生物燃料的所有成分,为改进这种燃料品质铺平了道路。

通过新方法,研究者发现钝顶螺旋藻燃料的主要成分中没有石油所含的碳氢化合物,其燃料成分与一种植物色素和数种有机染料较为近似。
 

螺旋藻

钝顶螺旋藻是一种蓝绿色浮游生物,体长可达500微米,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部分淡水湖中。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和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研究者在新一期英国《欧洲质谱学杂志》上报告说,这种螺旋藻能将其生活环境中的碳酸和太阳能转化成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来养活自己,其生长和分裂增殖的速度快于很多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具有用以研制生物燃料的潜质。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对钝顶螺旋藻进行干燥处理,再用一种模拟石油生成条件的反应器将其加热到300摄氏度并同时施加高压,结果得到了液态可燃物和沉淀在反应器底部的稠密胶质物。但初步分析显示,这两种物质都含有大量杂质,这些杂质会干扰研究者分析这种生物燃料的有用成分,妨碍进一步改进工艺以提高燃料品质。

从理论上说,综合运用物质分离、检测离子电荷与质量之比(质荷比)并分析光谱的质谱法可以鉴定上述螺旋藻燃料的成分。为了提高这种鉴定效果,俄研究人员在用钝顶螺旋藻制作燃料前,先用重水和强碱溶液的蒸气“熏蒸”并浸透该螺旋藻。在这两种蒸气的作用下,重水中的重氢(即氘元素)会融入该螺旋藻的多种分子中。在将如此加工过的螺旋藻制成燃料后,研究者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即根据给定场中的离子回旋频率来测量离子质荷比的质谱分析方法,对该燃料的分子进行分析。

这种质谱法能对含有重氢的分子进行分辨率更高的成分检测。检测中所得到的特殊光谱还能与普通钝顶螺旋藻燃料的光谱进行对照,协助确定该燃料的所有成分。

参与这项研究的生物化学专家伊格尔·波波夫介绍说,通过上述新方法研究者发现钝顶螺旋藻燃料的主要成分中没有石油所含的碳氢化合物,其燃料成分与植物色素“亮绿”和数种有机染料较为近似。此外,该燃料还含有由氮族元素形成的鎓化合物和氮气等杂质。

波波夫认为,上述发现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分析钝顶螺旋藻燃料的哪种成分更适合加工成高效燃料,这种螺旋藻的哪个品种富含燃料成分。在解决这两个问题后,研究者将尝试通过基因改造培育出更适合制作生物燃料的钝顶螺旋藻。

来源:新华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2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质谱项目有哪些?
 2
 274项行业标准公示 涉质谱、光谱等仪器分析方法
 2
 编码孔径谱仪:不损耗性能的小质谱
 2
 从钢铁向轻质复合材料转变 造船业正经历变革
 2
 大连化物所异相催化反应中短寿命阳离子质谱检测研究获进展
 2
 得到完美的色谱图要跳过哪些坑?HPLC谱图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2
 德国科学家研制新型2D拓补绝缘体材料:电子传输超低损耗
 2
 地震面前,与死神争分夺秒的红外探测
 2
 东南大学研发新型压电材料,未来衣服褶皱或能实现充电
 2
 多快好省!一次检测茶叶中23种农药残留量的高效化学分析方法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专家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2
 航空航天测距新方法:通信芯片+两层超材料
 2
 红外光谱分析样品制备方法详谈
 2
 化学所纳米载体药物的原位释放质谱成像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2
 欢迎征订材料测试类专业期刊
 2
 欢迎征订材料测试类专业期刊
 2
 鸡肉产品中金刚烷胺残留量如何测
 2
 金属所发表材料素化战略研究成果
 2
 科学家制备出具有酸敏靶向药物传输及双模式造影双功能的纳米材料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尼古丁浓度
 2
 人造太阳,中国再次领跑(厉害了,中国科技)
 2
 三维显微术实现完整取样活检
 2
 市农检中心起草的三项团体标准将于月底正式实施,检测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弥补国内相关检测标准空白
 2
 铁电半导体光电探测晶体材料研究获进展
 2
 无损检测自动化集成技术的发展
 2
 新型防辐射纳米材料诞生,让太空服不再笨重
 2
 中科院院士:在纳米尺度上“做文章”,低维材料将迎爆发期
 2
 中药农吉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检测方法
 2
 组织成像质谱用于检测急性肾损伤中脂质变化
 2
  安捷伦科技为中国高分辨质谱用户搭建学术应用交流平台,助力用户成功
 1
 “3D打印材料及检测技术”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分子诀窍”让非磁性金属拥有磁性
 1
 “互联网+农业+检测”占市场主导地位
 1
 “金属材料在线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专题报道重磅推出
 1
 “明星分子”甘露霉素首次实现化学全合成
 1
 “双重性格”保护膜 让锂电池不被刺穿
 1
 “水”主沉浮——液态水结构之谜
 1
 “天河二号”一天筛完地球上所有药用化合物
 1
 “新地球”开普勒438b或已遭“毒手”
 1
 “硬度试验”和“残余应力测试”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硬度试验”和“残余应力测试”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硬度试验”和“残余应力测试”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硬度试验”和“残余应力测试”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
 “中国天眼”能产生诺奖级别的科学成果吗?
 1
 “逐梦科学 引领未来” 岛津在京发布高端新品LCMS-8060与NexeraUC
 1
 “自带雨衣”的电磁屏蔽材料
 1
 《2015研究前沿》报告发布 中国在某些重要前沿领先
 1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未来五年 机器人总动员
 1
 《机械工程材料》《理化检验-化学分册》《腐蚀与防护》继续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1
 《机械工程材料》《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21-2022年来源期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