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NASA运用纳米技术降低航天系统重量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7/7/13 21:10:47   阅读:2836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对纳米技术十分有兴趣,并将其应用在航系统领域。
 
掌握“控制纳米级物质的复杂性”,是应用纳米技术以使工业过程受益的革命性探索的一部分。这种技术的关键要素是对碳纳米管的应用。
 
降低重量,提高性能
 
正因如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空间技术任务指挥部(简称“STMD”)将纳米技术作为降低航天系统重量、提高性能的方法。
 
比如,NASA的计算机模拟分析显示,采用碳纳米管增强的复合材料,可使运载火箭的总体重量降低30%。
 
“没有哪一项技术能够为大幅降低运载火箭的重量带来如此大的影响。”NASA格林研究中心(俄亥俄州克力夫兰)负责轻量化材料和制造的程序单元经理MichaelMeador表示,“我不想陈词滥调,但这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飞行试验
 
不久将进入飞行的硬件,将测试出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复合材料储罐的拉伸性能要优于传统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我们将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简称“COPV”)作为冷气体推进系统的一部分。”Meador解释道,这包括在飞行过程中移动火箭的有效载荷,以及在下降到地球的过程中增加有效载荷以改善火箭的空气动力性能。“虽然这只是负载试验中的一个,但却是一次开创性的飞行。这是应用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结构部件第一次经历飞行试验。”
 
NASA的产业合作
 
COPV项目涉及到了NASA的几个中心:格林研究中心、兰利研究中心和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以及工业领域的合作伙伴。
 
NASA与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梅里马克的Nanocomp公司合作,制造纳米管纱线和布,并采用NASA开发的专用的加工方法来制造COPVs。
 
“我们感兴趣的不仅是采用碳纳米管纱线来开发高强度的复合材料,而且还要通过建造实际的部件以及对其进行飞行试验来证明材料的性能。”Meador补充道,“COPV飞行试验将在长期中表明这些材料准备用于未来的NASA任务。”
 
碳纳米管纱线
 
COPV的亚轨道火箭飞行是第一步。作为NASA兰利研究中心(美国弗吉尼亚州汉普顿)的一名材料研究工程师,EmilieSiochi解释道,“这种COPV是我们将纳米管纱线转变成复合材料后建造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在最一开始的时候,可用的碳纳米管纤维材料只有少数,这需要发生变化。”
 
“我们必须改善性能,提高质量和数量。”Siochi指出,“NASA与工业领域的合作,对于扩大这种材料在航天局的应用发挥了无价的作用,而且COPV的飞行试验也有助于让技术更加成熟。”
 
“作为目前结构材料的最新进展,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得多的碳纳米管的结构特性显示出了更大的潜力。”Siochi说道,“所以,如果它更强,我们将能够建造更轻的空间结构。”
 
投资收益
 
Meador看到了碳纳米管材料光明而持久的未来。
 
“当我们第一次开始进入纳米技术研究领域时,我们考虑的是NASA投资的意义何在?哪里能获得更大的收益?是在减重方面?提高性能方面?还是降低功耗方面?”Meador回忆说。
 
在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批量生产纱线纤维以使其能与传统碳纤维竞争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碳纳米管材料不仅能为航天领域带来巨大的回报。”Meador观察到,“而且能够减轻地面运输车辆的重量,从而节省燃油消耗,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样,飞机制造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我们没有看到一种神奇的材料,相反,我们发现,当你进入纳米尺度,这个级别的材料所具有的一定特性,是你在此以上的材料中所看不到的一些新的特性和新的物理特征。”Meador总结道,“这就是所有的一切,就看你如何控制和利用这些特性。”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空间技术任务指挥部(简称“STMD”)对纳米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将其作为降低航天系统重量、提高性能的方法
 
 

不久将进入飞行的硬件,将测试出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复合材料储罐的拉伸性能要优于传统环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碳纳米管纱线
 
 
来源:弗戈工业在线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高密度半导体阵列碳纳米管研究获突破
 1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 由18个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1
 #电子材料周报#电子高速公路,想象你的电脑可以被卷起来
 1
 #高分子材料周报#大显神通的木纤维素
 1
 #纳米周报#神奇的泡沫笔光刻技术
 1
 #新能源周报#能源与设备间正走向无线化
 1
 “东方红一号”检测设备受奖被称“航天瑰宝”
 1
 “神舟十一号”发射圆满成功:深度解读它的主要任务与技术革新
 1
 “太空冰箱”里的奥秘(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温度)
 1
 “太空制造”来了!中科院验证微重力制造技术
 1
 “最黑材料”可吞噬绚丽钻石
 1
 《JACS》:中科大合成出首例单一手性指数单壁碳纳米管长共轭链段
 1
 《Nature》:实现量产!剪切流诱导超强纳米复合材料
 1
 《Nature》重大里程碑:史上最大碳纳米管芯片!
 1
 《Nature》子刊发表我国学者碳纳米材料生物毒性重磅文章
 1
 《Nature》子刊重磅:北大彭练矛课题组制备出高性能碳管晶体管!
 1
 《Science》子刊:高性能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取得进展
 1
 《自然》:蓝绿藻+碳纳米管造生物光伏电池可经生物降解
 1
 《自然》《科学》一周(10.12-10.18)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杂志评出2015年度十大人物 两中国科学家上榜
 1
 【NS精读】金属基底焕生的碳纳米管
 1
 1nm晶体管面世,摩尔定律有救?
 1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石墨烯、碳纳米管榜上有名
 1
 3D打印+纳米技术,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灵活又耐用橡胶石墨烯传感器
 1
 3D打印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焊接
 1
 3D碳纳米管计算机芯片问世
 1
 90%纯度碳纳米管水平阵列合成 新方法具有发展空间
 1
 Adv. Mater.:分子-石墨烯杂化材料构筑高灵敏压力传感器
 1
 CNTs/AZ91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
 IBM曹庆-Science: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碳纳米管晶体管
 1
 IBM碳纳米管商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
 IBM造出世界首个人造纳米随机相变神经元
 1
 JACS:金属有机骨架基碳纳米管的定向形成
 1
 MIT研发通过燃料包覆碳纳米管燃烧发电
 1
 NASA探索利用碳纳米管进行航空航天应用
 1
 NASA选定三种超轻材料为飞船减负
 1
 NASA在对3D打印部件和传统部件做对比测试
 1
 Nature Materials:富勒烯封装调制单个碳纳米管的热和热传输性能
 1
 Nature Nanotechnology:6月纳米前沿精选科研成果
 1
 Nature子刊:解思深院士-网状碳纳米管结构制作高性能紧凑柔性热电模块
 1
 Nature子刊:南大等在二维材料弹道雪崩获突破!
 1
 OCSiAl碳纳米管改性沥青混凝土成功通过实际道路测试
 1
 Science:超耐久超长碳纳米管,“太空电梯”的希望
 1
 TUBALL单壁碳纳米管助力电池能量密度发展
 1
 包覆镍CNTs/AM60复合材料铸态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1
 包覆镍的碳纳米管增强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1
 北大超薄柔性电子器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
 北京大学研制成功10nm碳纳米管CMOS器件
 1
 比最黑还要黑10倍的材料诞生了!可吸收99.995%入射光
 1
 嫦娥三号携带的月面望远镜实现2000小时观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