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Nature Materials:富勒烯封装调制单个碳纳米管的热和热传输性能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7/8/6 23:10:48   阅读:3730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引言】
 
近年来,面对人类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发展可持续能源迫在眉睫。热电材料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自19世纪初发现半导体材料的Seebeck效应和Peltier效应以来,热电材料如雨后春笋般在材料研究界大量出现。然而,受限于较低的热电转化效率,热电材料目前的应用仅限于如外太空探测器等一些利基市场。提高热电转化效率的核心是提高热电优值ZT,也就是提高热电材料的电导特性同时降低材料的热导率。封装分子对单个碳纳米管(CNTs)热性能的潜在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开放性问题。在热传输微观结构中实现CNTs封装分子对热性能调制并没有得到实验证实。然而,CNTs在能量转换及热管理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受到关注。单个CNTs的特性调制是特别有趣的工作,可能会导致材料性能的提高和新应用的发现。CNTs的关键特性是纳米级的内腔,最新化学工艺使得将各种材料插入到内部空间,例如:不同类型的碳纳米材料、有机分子和纳米粒子,从而实现材料热电性能的提高。以前工作中富勒烯封装可以调制CNTs的热性能。然而,封装分子对单个碳纳米管的热传输特性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成果简介】
 
近日,斯坦福大学Takashi Kodama和Kenneth E. Goodson(共同通讯)合作研发了以单个CNTs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C60,Gd@C82和Er2@C82对单个CNTs进行封装,从而在结构上实现了热性能的传输,并测量三种材料的热导率(κ)和热电势(S)。同时,与空心CNTs热性能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对比,三种不同材料封装单个CNTs引起热导率减小35-55%,S增加约40%。κ的峰值随着温度从40到320K发生变化且向较低温度移动。实验数据与模拟计算富勒烯封装的CNTs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致的。相关成果以题 “Modulation of thermal and thermoelectric transport in individual carbon nanotubes by fullerene encapsulation” 在Nature Materials发表。
 
【图文导读】
 
图1:测量装置和封装的CNTs的示意图,SEM和TEM
 
 
 
a 制造的测量装置的示意图(左)和用于测量CNT的热导率(κ)和热电的悬浮微结构的代表性SEM图像(右);
 
b SEM图像的悬浮κ测量装置开发的制造工艺的示意性工艺流程。左边是研究中使用的五种CNT的TEM图像。
 
图2:室温下测量的封装的CNT束的热导率(κ)和热电势(S)
 
 
 
a,b,κ(a)和S(b)作为直径的函数。虚线表示在不同样品之间估计的SWNT的平均κ和S。
 
图3:封装的CNT束的热导率(κ)和电势(S)与温度依赖性之间的关系
 
 
 
a封装的CNT束的κ的温度依赖性;
 
b 封装的CNT束的S的温度依赖性。
 
图4:封装SWNT样品模拟
 
 
 
a 作为αint(= dint / dmax,其中dint =(dmax-df)/2)的函数的T = 300K时的C60磷灰石的热导率(κ);
 
b C60 peapod的声子色散关系与αint的变化;
 
c 作为αint和温度的函数的C60 peapod的热容量;
 
d 由富勒烯封装引起的X=σ(实线)和X=S(虚线)的变化比(Xcnt-Xpea)/Xcnt作为化学势的函数。
 
【结论】
 
本文提出了CNTs与封装材料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引起抑制κ和增强S。通过封装分子的变化可能进一步调制CNT的热性能。同时基于本征材料的低热导特性和CNT基热电材料,CNTs管间结的热传递通常对材料导热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单个CNT的导电性能将影响体材料性质。随机取向导致σ降低并限制CNT的密度,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是必要的。此外,管间结的S主要由单个CNT的S决定。单个CNT热电性质的调制对于材料的应用也是重要的。本工作旨在开发富勒烯封装调制单个CNTs的高性能热电材料,为以后的热电材料研究提供新思路。


来源: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螺 碳
 2
  高密度半导体阵列碳纳米管研究获突破
 1
  碳家族再添新成员 由18个原子组成的环碳问世
 1
 #电子材料周报#电子高速公路,想象你的电脑可以被卷起来
 1
 #高分子材料周报#大显神通的木纤维素
 1
 #新能源周报#能源与设备间正走向无线化
 1
 “最黑材料”可吞噬绚丽钻石
 1
 《JACS》:中科大合成出首例单一手性指数单壁碳纳米管长共轭链段
 1
 《Nature》:实现量产!剪切流诱导超强纳米复合材料
 1
 《Nature》重大里程碑:史上最大碳纳米管芯片!
 1
 《Nature》子刊发表我国学者碳纳米材料生物毒性重磅文章
 1
 《Nature》子刊重磅:北大彭练矛课题组制备出高性能碳管晶体管!
 1
 《Science》子刊:高性能碳纳米管透明导电薄膜研究取得进展
 1
 《自然》:蓝绿藻+碳纳米管造生物光伏电池可经生物降解
 1
 《自然》《科学》一周(10.12-10.18)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5.4-5.10)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杂志评出2015年度十大人物 两中国科学家上榜
 1
 【NS精读】金属基底焕生的碳纳米管
 1
 1nm晶体管面世,摩尔定律有救?
 1
 2016年最具潜力的20大新材料
 1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石墨烯、碳纳米管榜上有名
 1
 3D打印碳纳米管与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焊接
 1
 3D碳纳米管计算机芯片问世
 1
 90%纯度碳纳米管水平阵列合成 新方法具有发展空间
 1
 Adv. Mater.:分子-石墨烯杂化材料构筑高灵敏压力传感器
 1
 Angew. Chem.:“由二而一”,二价金属选择性诱导单金属富勒烯的生成
 1
 CNTs/AZ91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1
 IBM曹庆-Science: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碳纳米管晶体管
 1
 IBM碳纳米管商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
 JACS:金属有机骨架基碳纳米管的定向形成
 1
 MIT研发通过燃料包覆碳纳米管燃烧发电
 1
 NASA探索利用碳纳米管进行航空航天应用
 1
 NASA运用纳米技术降低航天系统重量
 1
 Nature Nanotechnology:6月纳米前沿精选科研成果
 1
 Nature子刊:解思深院士-网状碳纳米管结构制作高性能紧凑柔性热电模块
 1
 OCSiAl碳纳米管改性沥青混凝土成功通过实际道路测试
 1
 Science:超耐久超长碳纳米管,“太空电梯”的希望
 1
 Ti3C3@Ih-C80:富勒烯捕获新型过渡金属碳化物团簇
 1
 TUBALL单壁碳纳米管助力电池能量密度发展
 1
 ZnSe-C60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测定水中甲萘酚的含量
 1
 包覆镍CNTs/AM60复合材料铸态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1
 包覆镍的碳纳米管增强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1
 北大超薄柔性电子器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
 北京大学研制成功10nm碳纳米管CMOS器件
 1
 比最黑还要黑10倍的材料诞生了!可吸收99.995%入射光
 1
 超60GPa!科学家首次测得碳纳米管拉伸强度 建造太空梯不是梦
 1
 超轻碳纳米管线材 可承受高于自身1000倍重量
 1
 超顺排碳纳米管材料 引发全球轰动
 1
 触摸屏制作的新材料
 1
 催化热解三聚氰胺合成竹节状氮掺杂碳纳米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