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全碳异质结“光学神经元器件”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7/8/7 22:08:52   阅读:2853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神经形态计算机—即模拟生物大脑制造出的芯片,在处理直觉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方面具有传统的冯·诺依曼计算机架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人脑中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又通过突触连接,在这张庞大的神经网络中,突触作为网络的“结点”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作为类脑芯片的基础,类突触器件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焦点。然而,基于电激励方式的传统人工突触器件的数据采集和神经元运算是分离的,同时多数突触器件由于其耦合因子固定,导致其突触权重不易调控,这与生物体中突触的可塑性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因素制约了类脑芯片向更高维度智能的实现。
 
 
 
图1 光子神经元网络概念示意图
 
光子作为信息处理的载体,具有高速度、低功耗、优异并行性等优点,在光纤通信和光量子通信中已经广泛使用。本世纪初,将光子引入神经网络的尝试就已经开始(光子神经元计划,2008年)。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化芯片对视觉信号的感知和处理需求逐渐凸显。能够对光学激励信号进行神经形态处理的基本单元– “光学突触” (photonic synapses),是构建集成化光子神经网络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近期,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枫秋教授课题组及研究团队利用2D石墨烯和1D碳纳米管构成的全碳异质结薄膜,成功实现了光激励的新颖类突触器件。该新颖光学突触器件,能够直接将光信号转变成“神经形态”电信号进行神经元运算,实现了突触功能的短时程可塑性,并利用背栅作为神经调节器,实现了突触权重的连续灵活调控。其次,通过栅压的调控实现了长时程可塑性的模拟,这使得类突触器件的学习和记忆功能仿生更加灵活。该类突触器件还具有时空相关的二维信号处理、并行运算功能,为实现更为复杂和模糊化的神经计算提供了一种技术途径。特别是,器件能够实现对多通道光激励信号的逻辑运算(与/非/或非等操作)。以上功能使得该器件能够有效模拟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兼具感光功能和光信号处理的一个复杂的神经计算体系)。
 
 
 
图2 石墨烯/碳纳米管异质结构类突触器件的短时程和长时程物理机制及测试结果,通过背栅调制终端可调制类突触器件的可塑性
 
该工作以“A light-stimulated synaptic device based on graphene hybrid phototransistor”为题于2017年8月2日在线发表在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知名期刊2D Materials(DOI: 10.1088/2053­1583/aa805e)。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秦书超和王枫秋教授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枫秋教授、王肖沐教授和张荣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万青教授、王欣然教授、徐永兵教授以及施毅教授的有力支持。本工作以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主要研究平台,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双创团队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来源:材料人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哥廷根大学:石墨烯可提高超分辨率显微镜性能
 1
  双层-双层转角石墨烯中的关联绝缘态研究获进展
 1
  碳纳米管制成的微处理器面世
 1
  新研发的碳纳米管是制造下一代超音速飞机隔热板的关键材料
 1
 #国内材料周报#自旋量子通道转换“入住”石墨烯分子条带
 1
 《Science》重磅!历经60年日本科学家首次合成碳纳米带!
 1
 《先进材料》内封面:苏州纳米所在三维碳材料神经支架研究中取得进展
 1
 2016中国国际碳材料大会 即将召开!
 1
 MIT发明的材料是目前已知的强度最大、最轻的材料之一
 1
 Nature子刊: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首次合成碳的新型同素异形体
 1
 电子科技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一步制备碳化海绵作为可扩展、环保和超快的水净化太阳能蒸发器
 1
 多孔生物质炭材料,打造更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
 1
 仿生超弹性碳材料“碳弹簧”问世
 1
 高导热碳材料研究进展
 1
 海大与华高墨烯共建“新型碳材料联合实验室”
 1
 军民两用先进碳材料大会召开,石墨烯再成焦点
 1
 开孔富勒烯的简洁合成及其释氧性能
 1
 科学家成功捕获“消失”的富勒烯
 1
 科学家发明用于评估碳纳米材料毒性的生物发光酶测试系统
 1
 科学家研发世界最贵材料:“内嵌富勒烯”
 1
 锂硫一次电池关键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1
 轻质超薄碳纳米超电容在天津大学问世 有望成为可穿戴设备的理想电源
 1
 全碳运算元件有望取代硅晶体管:大大提升运算速度
 1
 日本开发出无需特殊工序的纳米碳材料新合成法
 1
 熔盐法制备石墨化碳纳米片
 1
 神奇的碳材料纳米刷:刷新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新高度
 1
 碳材料+热塑性弹性体=高性能传感器
 1
 碳材料家族又添两位新成员!有望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
 1
 碳家族添新丁:我科学家预言的T-碳问世
 1
 微观拱形使脆弱碳材料具备弹簧似的韧性
 1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碳纳米纤维管
 1
 新疆理化开发出新型碳纤维和功能型氮掺杂多孔碳材料
 1
 学术干货|锂电池干货系列之锂氧电池关键技术
 1
 一维微米级超长碳链——so long!so hard!
 1
 中国科大制备出新型超弹性耐疲劳碳基仿生材料
 1
 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石墨炔
 1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陈涛研究员团队在柔性可穿戴电子皮肤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1
 中美研究人员研制新材料:硬度像钻石弹性超橡胶
 1
 中外学者探讨离子通道对碳材料储能影响
 1
 综述:离子通道对碳材料储能性能的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