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二维金属碳化物基储能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7/8/28 20:47:48   阅读:1630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DNL21T3)吴忠帅研究员团队通过在KOH溶液中震荡处理二维金属碳化物纳米片(MXene),成功制备层间距扩大的碱化MXene纳米带,并发现其具有优异的储钠和储钾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纳米能源》(Nano Energy)杂志上(DOI:10.1016/j.nanoen.2017.08.002)。

MXene是一类新型二维金属碳(氮)化物纳米片,常见的Ti3C2 MXene片已被证实是一种先进储能电极材料,但传统由氢氟酸刻蚀制备的MXene材料存在层数堆叠严重、层间距较小,作为电极材料时比容量较低且循环性能差。因此,急需开发结构和性能稳定的MXene基新型储能材料。

该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KOH溶液震荡处理Ti3C2MXene的新策略,一步法实现了碱化Ti3C2 MXene纳米带(a-Ti3C2MNRs)的制备,a-Ti3C2 MNRs具有较大的层间距(12.5Å)、窄的宽度(6~22nm)、超薄厚度以及开放的网络结构,具有发达的离子和电子快速传输通道,显著提高了电极结构的稳定性。研究发现,a-Ti3C2MNRs可用作高容量钠离子电池(SIBs)和钾离子电池(PIBs)负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20mA/g时,SIBs和PIBs的可逆容量分别为168mAh/g和136mAh/g;当电流密度增大至200mA/g时,可逆容量分别为84mAh/g和78mAh/g;同时,SIBs和PIBs都表现出良好循环稳定性,在200mA/g的高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可逆容量仍可分别保持在50mAh/g和42mAh/g,优于大多数已报道的MXene基电极材料。该方法有望推广至其它三维MXene新型结构的构建中,并拓宽MXene类材料的应用范围。

上述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大连化物所二维金属碳化物基储能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2
 Angew. Chem.:水系超级电容器体积能量密度新纪录:一类超高密度无金属多级孔碳储能材料
 1
 把太阳能储存起来,可以靠盐湖
 1
 材料科学:关于孔隙的故事
 1
 河北农业大学在储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1
 举杯共饮,同庆工程师们研发出新型储能材料
 1
 科研人员合成半导体型类MXene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材料
 1
 潘峰课题组研发新型超高比表面积纳米介孔碳储能材料
 1
 铍对Al-34%Mg共晶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1
 奇思妙想: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用作储能材料
 1
 深圳先进院在电介质储能材料领域获进展
 1
 石墨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电化学储能材料
 1
 铜含量对304不锈钢在Al-12Si-xCu合金熔体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
 1
 伪粒子在光敏材料行进
 1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无铅氧化物薄膜储能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
 新型储能材料成供暖“黑科技”
 1
 新型储能材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纳米级分析
 1
 新型固态储能材料 有望让我们穿上“阳光”外衣
 1
 研究在在储能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系列突破
 1
 原子铺层——打造新储能材料
 1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成功制备三维黑磷超级电容
 1
 中科院深圳先进院于淑会研究员和孙蓉研究员在电介质储能材料领域获得新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