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失效分析 陶瓷
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消息正文
“太空冰箱”里的奥秘(砥砺奋进的5年·中国温度)
发布:kittyll   时间:2017/9/7 9:57:36   阅读:2352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低温控制技术是中国核电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中国在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国产制冷和温控设备陆续投入使用。

正在九天之上运行的天舟一号是中国第一艘货运飞船。从今年4月升空以来的表现来看,天舟一号堪称完美,不仅成功验证了“太空加油”技术,而且按计划开展了各项实验,为中国建设长期有人值守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天舟一号的完美表现离不开中国先进的温度控制科技。
 
作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无疑干的是天地物流的活儿。作为特殊物流运输“从业者”,天舟一号承运的货物中有些对存储环境有特殊需求,比如低温保存。然而,在距离地球400公里以外的茫茫太空里,常用的冰箱压缩机制冷方式在微重力环境下均无法工作。因此,天舟一号必须另辟蹊径,携带一种特殊的“太空冰箱”。面对科研难题,中国科学家组建专项攻关团队,攻克了低功耗设计、保温设计、结构优化减重设计、抗力学环境设计、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高可靠性设计等重重难关,成功升级热电制冷方式,把该类产品只能制冷至0摄氏度的性能指标大幅降低至-20摄氏度,终于打造成了“太空冰箱”。
 
特殊材料是进行温度控制的重要基础,这些年来,中国科学家研制开发出了一种叫作气凝胶的材料。该材料是当今世界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之一,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极低的导热系数。在2016年长征五号的首次发射任务中,由高性能纳米气凝胶材料制作的隔热毡就为火箭燃气管路系统提供了有效的隔热保温手段,为成功发射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在核电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列,特别是从2015年开始,中国以华龙一号、AP1000和CAP1400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引领中国核电规模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长期以来,作为核电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低温控制技术和设备一直为外资品牌所垄断。2016年8月,中国核电制冷技术和装备迎来重大转折,知名电器设备制造商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鉴定认为,百万千瓦级核电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环境温度-40摄氏度工况下制冷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百万千瓦级核电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变频)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永磁电机变频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标志着格力成为全球首家完全满足已规划CAP1000/CAP1400三代核电站冷水机组需求的企业,为核电装备国产化、中央空调大型机组未来发展扫清了障碍。
 
冬夏寒暑,人类自古以来在适应气候条件的过程中,也在摸索对温度的控制之道,并以此来变革生产生活条件。中国科技工作者经过长期努力奋斗,已经逐步摸索和掌握了一整套升温和降温的方法,研制了各种温度控制的设备,为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多方案。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东方红一号”检测设备受奖被称“航天瑰宝”
 1
 “检测门”终落幕 大众与美国政府将达成和解
 1
 “神舟十一号”发射圆满成功:深度解读它的主要任务与技术革新
 1
 “塑料王”也能变身气凝胶
 1
 “太空制造”来了!中科院验证微重力制造技术
 1
 “真金不怕火炼”—杂化气凝胶具超强绝热性
 1
 《ACS AMI》:稻草妙用替代石墨烯制备气凝胶实现高效率海水淡化
 1
 《Nature》:实现“不可能”!3D打印微型二氧化硅气凝胶
 1
 《腐蚀与防护》2017专题报道:核电设备材料防护
 1
 《腐蚀与防护》杂志推出核电设备材料防护专题报道
 1
 《先进功能材料》新型高分子气凝胶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
 1
 《自然》《科学》一周(11.30-12.06)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至诚报国】80后博导发明新材料 淡化海水为世界解渴
 1
 1 000 MW核电机组主蒸汽隔离阀基板块螺栓裂纹分析
 1
 1000 MW 核电汽轮机高压转子耐蚀层堆焊工艺大观
 1
 2016第十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装备展览会
 1
 2016年最具潜力的20大新材料
 1
 2019年国家将重点支持这些“纳米科技”研究方向!
 1
 2020年快递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应用将达50%
 1
 304不锈钢在核电站二回路水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1
 ACS Nano:大气环境直接浆料铸造高性能石墨烯气凝胶
 1
 Angew. Chem.:硼碳氮陶瓷气凝胶可见光光催化剂
 1
 DR与传统胶片技术在核电检测中的能效对比
 1
 NASA选定三种超轻材料为飞船减负
 1
 NASA运用纳米技术降低航天系统重量
 1
 NASA在对3D打印部件和传统部件做对比测试
 1
 Nature:3D打印硅基气凝胶超绝热材料
 1
 SLENTITE?:用于定制化气候管理的全新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成功试产
 1
 北航AFM封面:兼具自清洁、隔热与电磁波吸收的多功能气凝胶
 1
 北化大潘凯教授团队《AFM》:1D+2D纳米材料协同制备强韧3D石墨烯气凝胶用于压阻式传感器
 1
 北化大潘凯研究员团队《Adv. Funct. Mater.》:具有3D互连的分层微观结构的纳米纤维增强石墨烯气凝胶
 1
 变废为宝!——从废纸中诞生的气凝胶
 1
 材料辐射损伤现在可以实时监测了!
 1
 常温常压下首次实现用激光制冷液体
 1
 嫦娥三号携带的月面望远镜实现2000小时观测
 1
 超弹性抗疲劳碳纳米纤维气凝胶研制成功
 1
 超弹性抗疲劳碳纳米纤维气凝胶研制成功
 1
 超高温金属防氧化涂料助力航天事业
 1
 超轻的导电银气凝胶
 1
 超轻陶瓷气凝胶可耐受极端温度
 1
 城市环境所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气凝胶方面取得进展
 1
 城市环境所在石墨烯气凝胶结构调控方面取得进展
 1
 城市中雾霾的形成机理及原因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可从鱼胆入手
 1
 处于盐渍土和盐湖环境下建筑物的腐蚀与防护现状
 1
 磁制冷——人类的福音
 1
 从区域能源消费探寻雾霾成因
 1
 从月球到火星,深空探测走向宇宙更深处
 1
 促进气凝胶推广应用 助力新型材料发展
 1
 带你看看火箭发射卫星全过程:火焰绚烂如烟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