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北航江雷院士团队:PMMA表面形貌调控实现水下气泡黏附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7/10/5 19:01:31   阅读:4650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水体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严重威胁到自然生物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气泡作为气体在水中的一种载体,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然而,气泡在水中的行为主要受浮力的影响,大量的气泡会在浮力的作用下、快速地脱离液相进入空气中,造成气/液反应效率的降低。传统的解决方案,如机械搅拌、超声、多孔膜处理等方法,可以将大气泡转化成小气泡、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气泡在水体中的停留时间、提高气/液的反应效率。尽管如此,微气泡的行为仍受浮力的影响,其在浮力的作用下、逸出液相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大自然是人类获取灵感的源泉,其为人类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无数可行的解决方案。自然界中的水蜘蛛、龙虱、划桨甲虫等可以依靠其超疏水腹部高效粘附气泡,受此启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雷院士团队的于存明博士研究小组通过激光切割、超疏水修饰等简单方法,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质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图1)。该表面在水下对气泡具有较高的黏附力,从而可以克服浮力的不利影响,有效的实现水下气泡的黏附。
 

 
▲ 图1. 超疏水PMMA表面的制备
 
通过实验,作者发现超疏水PMMA表面的形状对于气泡的黏附效率(即气泡的质量与超疏水PMMA表面的面积之间的比值)存在重要的影响(图2)。在具有形状梯度的超疏水PMMA表面,如五角星、三角形、椭圆等,气泡的两端会产生表面张力差,其会驱动气泡向形状中心运动,使超疏水表面黏附气泡的有效面积减小、进而造成气泡黏附效率的降低。圆形的超疏水PMMA表面具有高度对称性,气泡在其表面会迅速发生铺展,气泡的边缘与圆片的边缘完全重合,进而使超疏水表面束缚气泡的有效面积最大,因此气泡的黏附效率最高。
 

 
▲ 图2. 气泡在不同形状的超疏水PMMA表面的粘附及机理分析
 
在优选出最佳形状后,即超疏水PMMA圆片具有最佳的气泡黏附效率,作者研究了超疏水圆片直径与气泡黏附效率之间的关系(图3)。实验发现随着超疏水圆片直径的增大,气泡粘附效率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随着直径增大,气泡在其上的三相接触线会逐渐内移,造成黏附气泡的有效面积减小,进而使整体的气泡黏附效率降低。此外,作者还研究了液相环境的温度及超疏水圆片的浸没深度对于气泡黏附效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气泡的黏附效率逐渐降低。在不同的浸没深度下(实验室范围内,小于20 cm),超疏水圆片均可保持稳定的气泡黏附效率。
 

 
▲ 图3. 气泡在不同直径的超疏水PMMA超疏水圆片上的粘附行为
 
接下来,作者制备了超疏水的PMMA圆片阵列,并将其应用于有机染料污染物的降解,其中甲基蓝溶液(MB)模拟污水、臭氧气体(O3)作为反应气体(图4)。实验发现,臭氧气体可以在超疏水圆片阵列表面铺展有效铺展、并形成臭氧气泡阵列,其既可以有效延长臭氧气体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又可以增大气泡与水相的接触面积。对比直接的曝气过程,该方案可以显著地缩短污水处理时间、提高臭氧的利用率。
 

 
▲ 图4.超疏水PMMA圆片阵列用于甲基蓝的降解实验
 
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提高气/液反应效率,即通过模拟自然生物的特殊结构,依靠超浸润界面与气泡之间的特殊行为、将反应气体紧紧束缚在液相中,延长其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以实现气体与液相的充分反应,提高气体的反应效率。该方案所用原料易得、所用制备方法简单/可大规模制备,有望应用于污水处理等气液反应体系。相关研究论文近期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第一作者为北航化学学院本科生张春晖。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Materials Today:大面积制备二维非晶合金以及二维高熵合金
 1
 Ni-P/SiC、Ni-P/WC纳米复合电刷镀镀层的组织与性能
 1
 Q235钢在采出液中表面产物膜的结构及其对腐蚀的影响
 1
 爆炸复合Pt/Ti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1
 表面形貌对1Cr11Ni2W2MoV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1
 薄带连铸结晶辊表面形貌对界面传热的影响
 1
 不同铁含量的镍铁合金镀层耐蚀性能比较
 1
 超临界水冷壁管材T23在弱碱性S2-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1
 超声引发乳液聚合制备纳米Ag/PMMA复合粒子
 1
 船用Q235碳钢的海洋微藻附着诱导微生物腐蚀特性
 1
 磁场作用下磁流体粘度特性的研究
 1
 等温淬火时间对铁道机车用SAE8620轴承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1
 低碳钢金相试样铁素体晶粒表面发灰原因
 1
 电流作用方式对纳米TiN/Ni复合镀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品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的迁移量
 1
 段塞流下携砂水平弯管的冲蚀试验
 1
 多股铜导线过载残留物表面形貌分析
 1
 分次催化法在印刷线路板上快速化学镀锡
 1
 分阶振幅对薄金属超声焊接接头强度的影响
 1
 聚脲涂层的耐酸、碱、盐腐蚀试验及结果
 1
 两种砂轮磨削Ti5Al4V钛合金的表面质量比较
 1
 铝镀层阳极氧化膜的制备
 1
 脉冲电铸制备纳米CeO2增强镍基复合材料
 1
 脉冲频率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
 1
 镁对新型合金镀层金属液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
 1
 热轧带钢还原冷轧后的表面及横截面形貌
 1
 润滑条件对带钢还原冷轧后表面形貌的影响
 1
 润滑条件与缸套材料对活塞环-缸套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1
 射频磁控反应溅射制备ZnO/AlN双层膜的结构和性能
 1
 湿法超声机械镀锌层的结构分析
 1
 石墨烯常用表征方法
 1
 碳纤维复合材料与LY12铝合金的电偶腐蚀
 1
 纤维方向和铣削参数对T300/5222A复合材料层合板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
 1
 荧光探针实现线粒体中粘度及硫化氢水平的同时检测
 1
 用铝粉作增粘剂制备泡沫铝
 1
 有机玻璃在紫外光下老化机理的研究
 1
 轧制速度对高纯铝箔表面形貌的影响
 1
 正交试验法研究冷轧钢表面硅烷膜的制备工艺及耐蚀性能
 1
 直流电化学腐蚀法制备多孔硅的表面形貌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