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首页 > 科研探索 > 科学研究 > 消息正文
《自然·材料》上硅所:发现奇异独特力学性能的半导体材料!
发布:lee_9124   时间:2018/4/15 21:15:37   阅读:2997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金属和陶瓷/半导体具有迥然不同的力学性能,如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塑性、易加工等特性,而陶瓷和半导体则表现为脆性、塑性差、不易加工等特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这些基础材料的研究,目前金属和陶瓷/半导体已走进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们力学性能的差异导致了两者几乎孑然相反的应用领域。特别由于延展性的差别,金属和陶瓷/半导体的制备科学和加工技术完全不同,如金属一般采用熔炼结合机械加工、冲压、精密铸造成型等,而陶瓷/半导体则由于其脆性,一般采用粉末烧结等方法获得块体材料。在一些要求具有特殊形状或外形以及变形能力的应用场合,目前唯有金属和有机材料适合使用,而陶瓷/半导体因其脆性无法满足此类需求。
 
近年来,柔性电子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被认为有可能带来一场电子技术革命。它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衬底上的新兴电子技术,以其独特的可变形性以及高效、低成本制造工艺,在信息、能源、医疗、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的无机材料尤其是半导体均为脆性材料,在大弯曲和大变形下,或者拉伸状况下极易发生断裂进而导致器件失效;此外,有机半导体相对无机半导体迁移率较低,且电学性能可调范围较小,无法满足半导体工业的蓬勃发展需求。因此,开发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弯曲性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实现柔性电子技术的集成装备和制造工艺的突破,是柔性电子发展的迫切需求。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史迅、陈立东与德国马普所教授Yuri Grin等合作,发现了一种室温具有和金属一样延展性的半导体材料。研究发现,α-Ag2S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但却具有非常反常的和金属类似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它拥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弯曲性,有望在柔性电子中获得广泛应用。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材料学》杂志(Nature Materials)。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18-0047-z
 
 
 
室温α-Ag2S具有锯齿形(zig-zag)的褶皱层状单斜结构。4个S和4个Ag原子构成一个8原子的圆环,圆环和圆环之间通过S原子连接。α-Ag2S是一种典型的半导体,能带禁带宽度在1eV左右;未掺杂的α-Ag2S主要是电子导电,其电子浓度较低,电导率比较小,在0.01Sm-1左右,电子迁移率较大,在100 cm2V-1s-1左右。α-Ag2S的电子浓度和电导率可通过元素掺杂提高几个量级,其电性能在半导体区间可自由调控。
 
相对于其他的半导体或者陶瓷,α-Ag2S具有非常奇异和独特的力学性能。它具有和金属一样的延展性和变形能力,在外力和大应变下不发生材料的破坏和破碎,它的材料加工碎片也和金属类似为一片片细长的缠绕丝状物,而一般陶瓷和半导体的加工碎片则为细小颗粒或粉末。进一步表征它的力学性能发现,α-Ag2S的压缩变形最大可以达到50%以上,三点弯曲测试表明它的弯曲最大形变超过20%,拉伸测试则显示α-Ag2S的拉伸形变可达4.2%。所有这些数值均远远超过已知的陶瓷和半导体材料,而和一些金属的力学性能相似。
 
 
 
研究团队进一步研究了α-Ag2S这些反常力学性能的机制和机理。对于一个具有良好滑移能力和延展性的材料,必需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存在能量势垒较小的滑移面,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动;二是在滑移过程中不发生分解,仍然维持材料的整体性、完整性。
 
研究人员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了一系列材料包括α-Ag2S、NaCl、石墨、金刚石、金属Mg和Ti的滑移过程,发现α-Ag2S、NaCl、石墨、金属Mg和Ti均存在能量势垒较小的滑移面,其中α-Ag2S的滑移面是(100)面;而金刚石在滑移过程中势垒太大,不存在滑移面。同时还发现α-Ag2S、金属Mg和Ti的滑移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比较大,在材料滑移过程中很难产生裂纹和解离,维持了材料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而NaCl、石墨和金刚石的滑移面之间的作用力太小,材料在滑移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裂纹从而解离。
 
 
 
还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揭示了α-Ag2S滑移面之间作用力的根源和作用方式,发现在一个晶体周期内,除了分子间作用力外,(100)滑移面之间只存在2个黄色S原子和6个灰色Ag原子之间的成键作用。在滑移过程中,2个S原子沿着6个Ag原子构成的滑轨移动,此时不断有旧的Ag-S键减弱甚至断裂,而又有新的Ag-S键加强甚至生成。因此,(100)滑移面之间的作用力一直维持在Ag-S的成键状态,其在滑移过程中能量波动较小,导致了小的滑移能量势垒;同时该成键状态保证了这些滑移面之间较强的作用力,避免了在滑移过程中裂纹的产生甚至材料的解离。
 
针对柔性电子的应用,该团队还制备了α-Ag2S薄膜,发现它具有比块体材料更大的变形能力。同时还表征了α-Ag2S形变后的电学性能,发现数十、上百次重复弯曲变形后,它的电性能基本维持不变或变化很小。
 
 
 
不同于已知脆性的陶瓷和半导体材料,α-Ag2S半导体具有类似金属的力学性能,在弯曲和变形下能维持材料的整体性和电学性能。它宽范围内可调的电性能、合适的带宽、大的迁移率使其有望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领域。同时,该工作也将开启寻找和发现其他具有类似金属力学性能的半导体材料的研究。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25205 and 51632010)、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421)、上海市基础重大项目(15JC1400301)和学科带头人(16XD1403900)等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打破垄断!中国半导体关键材料取得突破 成功争夺5G时代主动权
 1
  碳纳米管制成的微处理器面世
 1
  锑化物半导体:打开红外芯片新技术大门的“金钥匙”
 1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利用断层扫描光电压成像方法揭示缺陷促进电荷分离新机制
 1
 #薄膜周报#看得见的手—原子力显微镜助力薄膜技术发展
 1
 #电子材料周报#看电子如何在新材料中“旅行”
 1
 #电子材料周报#芯片超材料助力量子计算机发展
 1
 #电子材料周报#有望实现光通路的硅基超材料
 1
 #高分子材料周报#聚合物纳米凝胶
 1
 #国内材料周报#“雾霾克星”?Yes!
 1
 #国内材料周报#划时代的突破——金属氢!
 1
 《Nature》:新材料的未来——从OLEDs到柔性电子|听鲍哲南等讲诉
 1
 《自然》《科学》一周(11.21-11.27)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4.13-4.19)材料科学前沿要闻一览
 1
 《自然》《科学》一周(4.23-4.29)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4.9-4.15)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自然》《科学》一周(5.28-6.3)材料科学前沿要闻
 1
 2017年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态势及2018年展望——新材料篇
 1
 Angew. Chem.:新型含有强反芳香性环丁二烯的多环共轭分子半导体
 1
 Nano Energy:具有超强光热转换性能的Au@Bi2MoO6-CDs复合材料,用于海水淡化和温差发电
 1
 OFET中有机半导体材料专利申请分析
 1
 Science Advances:一项揭示单层MoS2能谷直接-间接带隙转变的研究
 1
 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可再生氢气的半导体材料
 1
 半导体产业步入调整“深水区”
 1
 半导体堆叠起来时,材料趋于量子化
 1
 半导体均匀性测试法“翻”出新花样
 1
 半导体内载荷子特征参数增至7个
 1
 半导体所等在隐藏自旋轨道耦合研究中取得进展
 1
 半导体所在锑化物纳米线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1
 半导体行业将发布以应用为导向的新路线图
 1
 半导体制冷技术创新:近零排放点亮创业希望
 1
 鲍哲南团队 Adv. Mater.: 共轭碳环状纳米环作为本征可拉伸半导体聚合物的添加剂
 1
 北大宋柏研究员及合作者:超高热导率半导体探索屡获突破
 1
 北京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Macromolecules: 基于侧链液晶聚合物多链柱的高度有序亚10nm图案
 1
 不同尺寸半导体纳米晶体 有助生产彩色发光二极管
 1
 材料人报告丨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研究报告
 1
 材料最前沿: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丝蛋白材料、最细纳米电线、"金刚狼材料"
 1
 超材料结构:研究人员制造出首个超原子二维半导体!
 1
 磁性热电半导体耦合输运研究取得进展
 1
 大连化物所等在柔性电子用微型超级电容器驱动的集成系统研究中获进展
 1
 大连化物所确认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晶面依赖的本质原因
 1
 第三代半导体又有新成员?氧化镓有什么优点?
 1
 碘化铯锡半导体热电性能独特
 1
 电子科技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一步制备碳化海绵作为可扩展、环保和超快的水净化太阳能蒸发器
 1
 顶刊动态 | Nature子刊/AM/Nano Letters等纳米材料最新学术进展汇总
 1
 顶刊动态 | Nature子刊/JACS/Nano Lett.等纳米材料最新科研成果精选
 1
 顶刊动态丨电子材料前沿最新科研成果精选
 1
 董云庭:半导体行业一定需要全球化
 1
 俄科学家研发新材料 可让电子产品更小巧运行更快
 1
 二维GeAs中二向色性的垂直光学反转和偏振光探测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