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专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人物专访 > 消息正文
穿上七件套防护服:揭秘离“核”最近的人
发布:kittyll   时间:2018/5/15 9:49:40   阅读:5759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核电被认为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更关心的是核电站究竟安不安全。在我国目前已经有37座核电机组投入安全运营,而在这背后,是一群离“核”最近的人,为确保核电站的安全不懈努力着。
 

深圳 大亚湾核电基地
 
三十岁的陈鹏尹,是一名换料工程师,在这里工作已经八年了。
 
进入核电站的控制区,需要穿上七件套的防护服,穿过一扇又一扇的安全门,才能来到最核心的地方——核燃料厂房,层层防护的安全门后,正是存放着核燃料的换料水池。
 

陈鹏尹 换料工程师
 
存放核燃料的水池,碧蓝碧蓝的,陈鹏尹说他非常喜欢这个颜色。然而在这碧蓝水池的深处,隐藏的是核电站最核心,也是最神秘的核燃料组件。而陈鹏尹就是离核燃料最接近,与核燃料打交道的人。他的工作通俗点讲,就是将反应堆的燃料组件给全部卸出来,然后换入新循环的燃料组件。
 

乏燃料水池
 
更换核燃料,这是一项极具风险的工作,任何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陈鹏尹的工作对于操作精度的要求极高。
 
换料机在反应堆上方的定位误差不能超过一个毫米,如果超过了一个毫米,然后组件就无法正确在反应堆水池就位,这有可能带来核燃料的倾倒,以及其他的放射性风险。
 

核燃料换料
 
陈鹏尹不仅是核燃料的守护者,同时又是核燃料的手术师。一根核燃料组件中有264根燃料棒,而一根燃料棒的破损,将直接导致组件故障,从影响整个反应堆的正常运行。陈鹏尹和同事们不断摸索,潜心研究,最终完成了国内首次破损燃料组件单棒修复和燃料组件的骨架整体修复。
 
一个近5米,直径为9.5毫米的燃料棒,从乏燃料组件里面抽出来,在抽出的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的磕碰。因为这个磕碰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抽一根燃料棒需要20多分钟,但是修复一个组件需要抽264根燃料棒。
 
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强度也是非常大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陈鹏尹都需要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所以非常考验我们的意志和耐心。
 


大亚湾核电一号机组混凝土安全壳
 
在大亚湾核电一号机组巨大的混凝土安全壳外面,有一个小伙子正在向穹顶攀爬。他叫宋翔,今年31岁,是一名安全壳特性评估主管工程师。
 

宋翔 安全壳特性评估主管工程师
 
他所做的工作是做主要是保障第三道屏障的完整性,最主要是核电机组外面的安全壳,它是核电站里面最大的一个混凝土部件。
 
宋翔爬上的大亚湾一号机组的反应堆厂房的安全壳,从安全壳最底部到最高点是67米高,周长是122米,整个表面积是8000平方米。
 
宋翔要做的工作是要在这8000平方米中检测出0.01毫米的缝隙,这相当于要在20个篮球场的面积内精确定位到1/5头发丝的宽度。
 
 
在外人看安全壳这么大的一个结构,可能0.01毫米的这个缺陷,对安全壳不是什么大问题。 宋翔说,有句话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虽然安全壳看着是坚不可摧的一个碉堡,但是上面任何一个设计外的这个结构损伤或者缺陷都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安全壳,这座25层楼高的建筑物是核电站反应堆的第三道屏障,而定期进行的安全壳整体打压试验,是确保其可靠性最为严苛的一次“大考”。试验期间期间,1000余步操作, 50000个数据采集,8000平米的安全壳的表面检查,20余万下安全壳内衬钢板敲击检查。这些都是宋翔和他的团队需要完成的。
 
如果把安全壳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宋翔和他的团队就这个人的私人医生,他们要对安全壳的各项健康指标都加以监控,甚至每一寸皮肤的健康状况,他们都要了如指掌。
 
 
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做出成绩,被人看见,而宋翔的团队恰恰相反,他们希望他们的工作成绩永远埋在最低层,他们的工作成果永远不要被加以验证。因为真正要被加以验证的那一天,说明核电发生了事故。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宋翔和工友们在核电站厂房的最高处,享受着片刻的放松。安静的厂区,让人想象不到,在这里,强大的核能正在产生无数的电力送到千家万户。而这正是这群核电安全的守护者用长年的奋斗换来。
 

大亚湾核电基地自1994年首台机组发电以来,一直保持着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六台机组已累计发电6600多亿度,为粤港澳地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同时,这里的岭澳1号机组已经连续安全运行超过4400天,正在刷新着世界同类机组安全运行天数的记录。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科学家提出基于超晶格微腔的太赫兹量子开关
 1
 ?守正创新,笃行致远——致力于打造知名民族企业品牌——访艾因蒂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瑞先生
 1
 “做学问就是要推动国家发展”——记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创建者、吉大教授徐如人
 1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带你去看Olympus BX53M/BXFM工业正置显微镜发布会
 1
 2017第四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 暨海洋耐蚀钢铁材料学术交流大会 暨海洋新材料及防护新技术展览会 第一轮通知
 1
 2017第四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第二轮通知
 1
 2017重要埋地管道腐蚀防护研讨会在上海材料研究所隆重召开
 1
 2018第五届海洋材料与腐蚀防护大会 暨海洋新材料及防护新技术展览会 第三轮通知
 1
 2019管道腐蚀防护与可靠性评价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1
 2019军民两用功能粉体与防护涂层论坛
 1
 33年探查37万条轮轴:记火车“X光医生”闫兴楼
 1
 92岁院士一件衬衣穿了30年,却捐了420万全部积蓄帮贫困生
 1
 PTA装置碱洗对设备腐蚀开裂影响讨论
 1
 SBWC可否替代HPLC用于药物分析?权威专家来解答
 1
 Science:用于日间辐射制冷、可规模化生产的玻璃-聚合物混合超材料
 1
 WS-1缓蚀剂在石油化工精制装置中的应用
 1
 X射线“鬼成像”或能减少辐射剂量 可用于探测管道泄漏和医学成像
 1
 胺液脱硫系统的腐蚀与防护
 1
 胺液脱硫系统腐蚀与防护的研究现状
 1
 不要被国外期刊扼住“咽喉”——全国政协委员王涌天访谈
 1
 不用接触无需拆除就能测量辐射,科学家又出新招
 1
 材料辐射损伤现在可以实时监测了!
 1
 材料专业好老师:复旦大学杨振国教授访谈
 1
 长输管线外防护涂层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1
 长输热网管道铝箔玻纤布反射层的腐蚀原因
 1
 超级钢,如何从实验室到量产?——访超级钢研制科学家罗海文
 1
 超临界火电厂海水循环水泵的防腐蚀方案
 1
 超声波和其他无损检测到底对人体有害吗?
 1
 陈洪渊:为科学"嚼菜根"的院士
 1
 陈剑峰:列车探伤“名捕”
 1
 持续创新,推动检测技术的发展——访奥林巴斯(北京)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科学事业统括本部、产业营业二部部长潘伟先生
 1
 传承与发展:访上海材料研究所增材制造研发与应用中心主任张培志教授
 1
 船用海水过滤器的腐蚀和防护
 1
 从销售到专家 走在时代前列——访奥林巴斯潘伟先生和郑文平先生
 1
 大秦铁路上的钢轨医生:11年排查500根重伤轨
 1
 带着年少之惑,长成创业“高手”
 1
 邓玉强:丈量光的速度
 1
 第十三届防弹(爆)新材料与装备防护结构研讨会
 1
 董绍明:为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撑腰”
 1
 对话企业家:做国之重器安全守护者——访广州多浦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庆生先生
 1
 对话企业家:做国之重器安全守护者——访广州多浦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庆生先生
 1
 多元热流体对油气采输管线的腐蚀
 1
 方禹之教授:左手教务长,右手分析化学
 1
 芳烃抽提装置中碳钢设备腐蚀原因分析与措施
 1
 腐蚀与防护专家系统简介
 1
 感恩?回报?激励——访无损检测学会斯耐特奖创立者屠耀元教授
 1
 高含硫气田A333管材腐蚀情况及防护措施
 1
 高温高含盐凝析油稳定系统换热器的腐蚀与防护
 1
 巩岩:质量之魂 存于匠心
 1
 锅炉烟道气回收及注入系统的腐蚀与防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