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加微信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前沿 > 消息正文
碳纤维:撑起大国重器的“小材料”
发布:haige__   时间:2018/8/17 19:59:12   阅读:2342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 Google Reader 分享到百度搜藏分享到Twitter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联合研制出3D打印耐高温聚合物的新技术,未来有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动机,该技术使用的材料正是碳纤维。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向着低能耗、大载荷、隐身化和高机动性快速发展,对制造武器的材料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材料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等领域。借助碳纤维材料打造性能更优的武器装备,早已成为各军事强国比拼较量的新战场。
令人着迷的“黑色黄金”

还记得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里的机器人“大白”吗?这个感动了无数人的医疗机器人的原型,体内骨骼正是由碳纤维材料打造,这才让外形软绵绵的他能经受住碾压摔打。事实上,就连此前曾经为超重问题所困扰的F-35战斗机,最终也是靠着使用多达35%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才得以实现飞天梦想。被誉为“黑色黄金”的碳纤维,早已在国防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火箭、卫星、导弹、战斗机和舰船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

碳纤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860年,英国人瑟夫·斯旺在制作电灯灯丝时发明了碳纤维并获得了专利。碳纤维真正迎来研究应用“井喷”阶段,还是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事。1958年,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高性能碳纤维,日本和英国研究人员紧随其后,对碳纤维的性能进行改进升级。到20世纪70年代,碳纤维材料开始在战斗机结构件上崭露头角,F-15、B-1、F-16以及F-18等战斗机上都能看到碳纤维材料的身影。除美国空军的F-22和F-35战斗机大量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外,X-47B、“全球鹰”等装备更是借助碳纤维材料,实现了有效载荷、续航能力和生存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用“坚如磐石、韧如发丝”来形容碳纤维材料毫不为过。别看碳纤维材料像纺织纤维一样柔软可加工,却是一种强度比钢大,且耐腐蚀、耐高温、导电导热性好的新一代高性能材料。人们平时接触最多的碳纤维材料自行车,就是借助了碳纤维材料没有塑性形变的特性,不但减轻了车身重量,更大大提升了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特性还存在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在碳纤维材料重点研究的树脂领域,碳纤维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武器装备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并将显著改善武器装备抗冲击韧性、耐疲劳损伤性、工艺性和耐湿热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实现的3D打印,更将进一步提升加工大尺寸、复杂零部件的可靠性。

大国竞争的“新材料之王”

现代战争武器装备向着低能耗、大载荷、隐身化和高机动性快速发展,对制造武器装备的新材料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碳纤维材料每次取得重大研究进展,都伴随着相关军事需求的有力牵引。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导弹喷管和弹头耐高温、耐腐蚀等关键技术难题,美国率先研制出了粘胶基碳纤维。此后,伴随着更高性能、更多品种碳纤维材料的出现,看似柔软的纤维也成了大国竞争的“新材料之王”。

碳纤维是含碳量在95%以上的新型高性能纤维,制造技术难度大,是衡量武器装备系统先进性能的重要标志。碳纤维材料的制造工艺十分复杂,涉及化工、纺织、材料、精密机械等领域,是一项集多学科、精细化、高尖端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由于整个生产过程事关湿度、浓度、粘度、流量等上千个参数的高精度控制,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碳纤维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性。因此,目前只有极少数国家能稳定生产出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事实上,碳纤维材料尤其是高强度碳纤维原丝,可用于高性能武器装备研制,因而在一些国家的出口清单上达到了与核武器技术相提并论的禁运等级。因此,研制新一代碳纤维材料以及更高性能的武器装备,就成了各军事强国比拼尖端实力的“重头戏”。目前各军事强国纷纷将目光锁定在“碳纤维材料”领域,竞相推出研发碳纤维材料相关计划,或将引发碳纤维材料研制的“群雄逐鹿”。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此前就曾投入巨资用于改善碳纤维材料强度项目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也积极投入新型碳纤维热防护系统研究。

“上天下海”发展前景广阔

伴随着相关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武器装备需求的不断加大,碳纤维材料的应用也日趋完善。具备轻质、高强度、耐化学腐蚀等诸多优点的碳纤维材料,势必全面进军武器装备领域,实现“上天下海”,发展前景广阔。

在航空制造领域,碳纤维材料的应用早已不可或缺。F-35战斗机飞行头盔主体就全部使用了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可将空速、航向、高度、目标信息和雷达警告等直接投射到头盔的面罩上,为飞行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态势感知能力。2015年开启全球飞行之旅的“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整体结构的80%都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做“保暖外衣”,在飞行过程中还节约出了更多的动力。除满足机体减重和特殊性能需求外,能有效吸收雷达波的碳纤维材料还为战机披上了“隐身外衣”。美国B-2轰炸机的机身和F-117A战斗机也都采用了碳纤维吸波材料。

在无人机领域,碳纤维材料更成为无可替代的“最佳外壳”。为保证承载和续航能力,无人机外壳需要结构强度大、重量轻的特殊材料。相比于此前广泛应用的铝合金和工程塑料,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强度高,还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和隐身特性,且一体化制作成型较为方便,未来势必成为无人机外壳的主要材料。尤其是由碳纤维制成、仅重106毫克的微型无人机,能进入遭受挤压的狭小空间搜寻信息,在军用民用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碳纤维材料不仅能上天,还能下海。美国“福特”号航空母舰就大量使用碳纤维材料来“瘦身”,瑞典皇家海军“维斯比”级隐形护卫舰采用碳纤维材料,不但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用性,还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印度海军在制造“吉尔坦号”和“卡瓦拉蒂号”护卫舰时,也曾专门从瑞典进口碳纤维材料。

此外,碳纤维材料也被大量应用于卫星、导弹和火箭发动机。尤其是卫星在太空飞行时面临“冰火两重天”,热膨胀系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碳纤维材料恰恰是卫星的“拯救者”。研究人员甚至推出了一款碳纤维枪管,可大幅改善枪械的射击精度、耐用性和枪管寿命。一场属于碳纤维军事应用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来源:凤凰网
相关信息
   标题 相关频次
 3D打印出更强大步枪
 2
 壁虎启发新材料的设计
 2
 超大3D打印钛合金复杂零件试制成功
 2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王金兰教授课题组在机器学习预测新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
 福特在新车中加入大量碳纤维
 2
 国产“终结者”来了!此材料的问世,终于让普通机器人披上人皮
 2
 国家标准《增材制造 主要特性和测试方法 零件和粉末原材料》正式发布
 2
 红外成像技术促进增材制造技术的进步
 2
 解密最大太阳能飞机 新材料新技术将走进百姓家
 2
 科技的进步、3D打印的兴起是否会使无损检测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困难?
 2
 科学家首次实现陶瓷4D打印
 2
 美开发出可随光热变形的材料
 2
 难度高用处大!水下机器人:探索海洋非它不可
 2
 诺奖得主Dan :材料科学和工程学方面面临哪些挑战?
 2
 上海交通大学发表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稳定性研究成果
 2
 像墨鱼一样改变颜色和纹理的新材料
 2
 新材料:离子的高速公路
 2
 新材料:能够大幅削减用于生产塑料的能源
 2
 新材料十三五规划渐近 聚焦四大前沿领域
 2
 新材料行业迎来国家重大利好政策:工信部点名碳纤维、膜材料、工程塑料、车用非金属等
 2
 新疆理化所在新材料预测设计中取得进展
 2
 一张表看懂高端装备新材料领域
 2
 增材制造技术及其检测难点
 2
 中国增材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
 中科院化学所徐坚研究员:2020-2035年新材料发展前瞻
 2
 中新学者研制激光诱导“智能生长”材料取得新进展
 2
  “顽固的”通用电气公司科学家创造了新的节能材料
 1
  “网状的碳”是更快DNA测序的关键
 1
  “微梳理”有效提高碳纳米管性质
 1
  2015年新色谱柱及配件大盘点之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1
  3D打印在人体器官应用中的重大突破
 1
  MoS2纳米“三明治”提升充电电池性能
 1
  北航侯慧龙发《Science》 增材制造的抗疲劳、高性能材料!
 1
  长沙高新区:3D打印高强铝合金粉末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1
  干货:铸件中六大常见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1
  全新氧化钼二维材料问世
 1
  日本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部件 重量仅为钢制构件1/5
 1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需求迫切
 1
  我国石墨电极接头关键制备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 方大炭素一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我国石墨电极接头关键制备工艺技术获得新突破 方大炭素一创新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
  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涂层防止管道遭到细菌腐蚀
 1
  一文速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对27种新材料的要求
 1
  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发新材料
 1
  中国首次在太空验证3D打印技术
 1
  朱美芳院士:把碳纤维穿在身上
 1
 #轻量化专栏#揭开“新材料之王”碳纤维的神秘面纱
 1
 (科技)新材料可更好存储甲烷
 1
 ?材料的静电设计:一种全新的方法
 1
 ?对于碳的多事之秋,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材料——一种人人都用的起的超级过滤器
 1
 ?海水中管道腐蚀介绍
 1